首頁>美食>

如果你是一個資深酒蟲,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生產的中國白酒商標上,很難找到酒精度數的標識。其原因無他:那時生產的白酒基本都是高度的,一般為60°或者65°,甚至不達到一定酒精度數會成為白酒質檢“不合格”的標準之一。

在那個計劃經濟、以糧為綱的時代,如何在保證一定酒質的前提下,提升酒的產量是釀酒技術界的一大課題。

一開始,人們探索採用其他原料(如:紅薯、木薯、芭蕉芋等)代替主要糧食(高粱、大米、玉米)的辦法進行釀酒,比如當年的合肥白酒、哈爾濱老白乾、滄州白酒都是代糧酒中的巔峰之作,這些酒現在早已蹤跡難尋,成為極少數白酒收藏者的珍惜藏品。

到了上世紀70年代,釀酒屆開始尋覓探索另外一條路,代糧酒雖然能節省糧食,但是終究在口感上難登大雅之堂,那麼能不能想辦法在單位用糧的基礎上多出點兒酒呢?一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摻水,釀酒術語叫做“加漿”。這樣原來一斤酒可以變一斤二兩、一斤半、兩斤。於是這個難題在“戰略思路”上就被這麼“輕而易舉”地攻克了,並且取名“新工藝釀酒法”。

可想法總是和現實有些差距,釀出原酒後直接摻水,不,是採取“新工藝加漿”的做法直接導致兩個方面問題:一是酒液變得渾濁;二是口感失去了原酒的風格,變得寡淡,甚至產生怪味兒。

面對這個問題,張弓酒廠通過反覆實驗,分別提出了應對辦法:針對渾濁的問題,採取了低溫冷凍過濾的工藝,有些常溫下凝聚的物資在低溫中自然溶解了,酒液也就清澈了。不過,筆者猜想當時這種工藝產出的酒是不是得“冬天趁涼”喝啊;另一個針對酒味寡淡的問題,就採取雙輪底發酵、適當加入高溫酒麴的辦法,其實簡單說就是對酒質進行升級。兩種辦法一結合,張弓酒廠在1975年底率先推出了自己低度酒(38°),成為中國白酒界低度酒的鼻祖。後續幾年,雙溝、直沽高粱酒等也陸續照貓畫虎推出了自己低度酒。

俗話說:眾人吹氣兒火焰高,低度白酒一經推出,面對一臉懵逼的消費者,眾多白酒專家召開專門的品鑑會,紛紛表示低度酒優點很多:低度酒可以提高白酒產量、能夠讓更多的人民群眾經常喝上白酒;喝低度酒不容易上頭、有益於身體健康云云;有的酒廠更是腦子活泛,直接設計一幅廣告宣傳畫,上面一個大美女拿著一杯低度白酒,笑意盈盈地瞧著你,似乎在說:小夥子們來啊,快活啊,請我喝低度白酒啊,不讓我不知不覺多喝幾杯,我能相信你的鬼話麼?

隨著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大家往外一瞅,人家老外喝得什麼威士忌、伏特加大部分都是低度酒,中國白酒界算是提前與世界接軌了。於是,中國白酒開始包裝出口低度酒,以期換取當年亟需的外匯。

參考文獻:

[1] 低度優質白酒研究中的幾個技術問題[J]. 沈怡方. 黑龍江發酵. 1979(04)

[2] 濃香型和清香型低度白酒鑑定會[J]. 楊子培. 微生物學通報. 1980(02)

[3] 低度張弓大麴酒[J]. 詹炳耀,郭宗武. 黑龍江發酵. 1981(04)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體驗草莓採摘,可暢吃日本草莓界的愛馬仕,品嚐甜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