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個朋友經常跟我說,天貓小二每次去墨西哥買貨,
都是黑幫、警方嘩啦啦十幾個保鏢圍著。
你以為他去買什麼?
買牛油果啊。
當地黑幫都改行了,牛油果賊好賣,跟搶錢一樣。
所以,你要不要投點錢咱們一起賣點牛油果?
朋友說得沒錯,牛油果很瘋狂,18年那會兒,天貓1個小時就能賣10萬隻牛油果。
中國的銷量8年漲了2萬倍。
這個水果30年前還是垃圾食品,為什麼突然就變成了席捲全球的健康水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故事。
1991年·紐約時間回到1991年,一群壯漢闖進了紐約最繁華的寫字樓。
他們來自加州,著急約見偉達(H&K)公關。
壯漢們說,那些營養學家在造謠,說我們的果子裡全是脂肪和炸雞、肥肉一樣,是造成肥胖的垃圾食品。
壯漢們說的這個果子,正是牛油果。
1990年的時候,牛油果很好賣,當年平均每個美國人就消費了1斤牛油果。
加州有大量果農專門種植牛油果。
但突然,牛油果被美國食藥監局踢出了健康食品的範疇。
這次找上門的壯漢們,正是加州牛油果聯盟的代表。
他們希望偉達公關能夠給出一個扭轉乾坤的營銷策劃。
2個小時後,壯漢們信心滿滿地走出了辦公室。
接下來的20多年,牛油果的形象果然一路飆升,到了2015年,成了席捲全球的網紅美食。
健康、時尚、奢侈的標籤全部被貼到了牛油果的身上。
當年號稱美國春晚的超級碗比賽上,
一條30秒的牛油果廣告,花費450萬美金。
但當天,全美就賣掉了1.05億斤牛油果。
有人說,牛油果就是一個偉達公關精心包裝的營銷騙局。
那1991年的那2個小時的談話,偉達公關,到底對牛油果做了什麼?
這個故事,我們從很久很以前說起。
人類來到美洲時間回到1萬年前,人類來到美洲,
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又傻又巨大的動物。
還有這麼多又大又好吃的果子。
這簡直是狩獵採集的天堂。
但這當中,有一種綠色果子是個例外。
別的果子都是酸酸甜甜的,誘惑各種動物過來吃。
吃了以後,果子裡的種子就會在動物的肚子裡待一段時間,動物再把種子拉出來的時候,這個植物也就完成了播種,可以分佈到更遠的地方。
但這次人類發現,這種綠色果子,既不甜也不酸,嚼起來怪怪的,皮還有毒,根本沒法兒吃啊。
只有那些傻乎乎的大地懶,
經常吃這種果子,嚼都不嚼,生吞生拉,搞得到處是油……
接下來的幾千來,各種又大又傻的動物都被人類吃光了,靠這些大動物傳播種子的大果子也就越吃越少。
但人口越來越多,終究要找個能填飽肚子的東西啊,怎麼辦?
科學家說,這個時候,可能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件。
追蹤大地獺獵人們好不容易追蹤到一頭大地懶。
他們捨不得殺死,想跟著它,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大地懶,好一網打盡。
結果,幾天下來,他們發現大地懶根本沒有同伴,它一直在找油果子。
獵人們實在忍不住了,一起衝上去宰了這頭大地懶。
這個時候,部落裡的薩滿走過來,像是從大地懶的身體裡感應到了上天的旨意一樣,開始跳大神。
儀式中,薩滿告訴大家,天神說,森林裡已經沒有大地懶了,部落必須找到新的食物。
這個油果子,剝掉它的皮,搗碎它的肉,混合著山下長出來的那些黃金種子,這就是天神給我們的新食物。
然後,這個部落衝下山,搶奪了很多黃金種子。
這個黃金種子,正是玉米;
這個油果子,正是牛油果;
而這個故事,正是科學家假想中發生在美洲的農業革命。
科學家說,狩獵採集的原始人,在歐亞大陸上選擇了小麥和山羊,完成了農業革命。
美洲叢林裡的獵人們選擇了玉米和牛油果,也完成了農業革命。
本來,牛油果也是要和那些大動物們一起滅絕的,幸好,這位史前薩滿告訴大家,它得混合著玉米麵一起吃,千萬別生吞。
到了瑪雅時代,不知道哪個瑪雅的營銷天才說,
大家看哈,這個牛油果都是成對生長,長得多麼像大家腰間的那對巨蟒之蛋啊,所以,食之壯陽。
然後,牛油果在玉米之後,第二個被封神,受到全瑪雅人的祭拜。
緊接著,瑪雅人口開始爆發,進入了阿茲特克的帝國時代。
雖然,我們今天不知道瑪雅語中牛油果叫什麼,但是,在阿茲特克語中,它就叫睪丸,食之壯陽。
至於瑪雅、阿茲那幾千萬人口,究竟是不是因為它的壯陽奇效而產生的呢?
這個從生物層面不好說,但是,子曾經曰過,飽暖思淫慾。
牛油果富含的脂肪,一顆下肚,全天不餓,看來,子沒有騙我們……
西班牙人來了200年後,西班牙人來了。
第一批征服者看中了金子,全部運回歐洲。
第二批征服者看中了土豆,運回去,餵飽了全歐洲。
第三批征服者看中了玉米、南瓜,花生、瓜子,這些又好種又高產的美洲神果,很快,讓全世界人口都爆發了。
第四批征服者看中了番茄、辣椒、胭脂蟲,這些香料和蔬菜也在外面的世界創造了種植神話。
又過了200年,當第五批征服者還想再運點啥寶貝回去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牛油果。
告訴大家,這是僅次於玉米的美洲神果,你看,它的皮又糙又厚,像鱷魚一樣,多威武,你看它的肉,又滑又膩,就像吃肥肉一樣。
這叫做美洲鱷梨,威武霸氣,一顆下肚,全天不餓,你值得擁有。
但當時,大家根本不買賬,首先鱷梨皮有毒,能直接毒死貓狗,雖然它對人類幾乎沒有毒性,但沒人願意再嘗試。
即使有人嚐了,也會覺得太難吃了,和剛到美洲的原始人一樣,直接吐掉,認為這不是食物。
就像讓老外生吞皮蛋一樣,其實這根本不是牛油果的正確吃法。
其次,鱷梨樹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種不活,只有熱帶和地中海氣候帶,才適合它生長。
就這樣,鱷梨被冷落在美洲,直到又過了200年。
1925年·加州這年,一個叫做哈斯(Rudolph Hass)的郵差,
在雜誌上看到了一個故事,故事的配圖中有一張百元美鈔掛在一顆鱷梨樹上的。
故事中講了一種叫鱷梨的果子,說它是瑪雅人、阿茲特克人的神果,食之壯陽,故事中還預言這個果子,將來一定可以紅遍美國。
漢斯從小喜歡園藝,這年,他33歲,他看完這個故事後,第二天就辭職了,拿著所有的錢,在加州的一片荒地上,開始培育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鱷梨。
他和妻子花了10年時間,終於在1935年的時候,培育出一種完美的鱷梨,口感豐富,油脂很足,果實可以在摘下後20多天再成熟,這非常適合運輸和儲存。
哈斯還給鱷梨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哈斯牛油果(Hass Avocado),並且定位高階市場,以1美元1只的價格出售。
當時,1美元夠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支付一天的伙食費了。
哈斯說服了富豪們的私人廚師,告訴他們牛油果蘸醬、配沙拉、抹土司等等遠古吃法,味道很棒。
然後,牛油果就被源源不斷地端上美國富豪的餐桌。
到了1980年代,美國經濟爆表,大家都很有錢,富豪們吃的牛油果,也開始被大眾追捧,還有了“森林黃油”的美名。
加州牛油果聯盟,也成了一個有實力的經濟體。
然後,就是1990年,他們遇到了那場垃圾食品的危機。
完美營銷故事回到最開始的那間辦公室,偉達公關告訴加州壯漢們。
不要回避脂肪,人不可能不吃脂肪。
健身房裡那些害怕牛油果的人,絕不是要拒絕脂肪,而是想要一個吃脂肪的理由。
趕緊給他們一個臺階,“森林黃油”,健康脂肪,瘦身必備。
脂肪是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牛油果的脂肪是不是和炸雞肥油不一樣?
遠古的瑪雅人是不是健健康康地吃了幾千年?
找專家來論證這些問題,先告訴消費者,健康脂肪的理論。
再演示給他們看,一餐半顆,好吃不餓,迎合他們節食瘦身的心理。
再找超模、運動健將,身材倍兒棒的時尚達人來帶貨,想瘦嗎?想像我一樣美麗嗎?
那就節食,吃牛油果吧。
最後,記得要不斷漲價,要不然,你們付不起昂貴的公關費。
接著,1992年,美國最當紅的脫口秀主持人(Gordon Elliott),
在節目中敲開一位老太太的家門,他身後還站著一位牛油果先生,擰著一籃子牛油果。
他們要為老太太做一頓早餐,菜譜是加州牛油果煎餅,
牛油果先生還送上一張牛油果面膜,說牛油果能讓老太太更年輕、更美麗。
臨走前,還告訴老太太盡情享用,因為6月是“加州牛油果月”。
接下來的20多年,各種電視節目開始展示牛油果的健康生活方式,網路上超模們、時尚達人們都開始吃牛油果、穿牛油果。
再加上美國本來就有很多愛吃牛油果的美洲後裔,到了2015年,牛油果到達了頂峰,衝出美國,走向世界。
2015年·智利這年,智利的第一櫃牛油果抵達中國。
當年,智利就取代墨西哥成為中國進口牛油果的第一大國。
北美的水果商都感慨,如果在中國人的每碗湯裡都加四片牛油果,那全世界的產量都不夠。
誰都想搶佔中國這個大市場。
有個段子說,2015年墨西哥的著名黑幫,聖殿騎士團(Los Caballeros Templarios)被政府軍攻破。
本來,這個黑幫常年控制當地的牛油果產銷,他們和警方配合,組織起一張壟斷網,強迫當地農戶種植牛油果,再把牛油果出口到美國。
這個生意比販毒還賺錢。
結果,到了2015年,中國市場開始發力,墨西哥政府實在眼饞了,直接端掉了聖殿騎士團,開始自己獨享這門生意。
雖然,這是江湖段子。
但是,那幾年牛油果每顆15人民幣、2美金的超級印鈔能力,誰都眼紅,這絕對不假。
智利一看墨西哥的操作,也急了,他們開始嚷嚷著,要炸掉雪山,來灌溉牛油果。
智利比較乾旱,水源不足,牛油果產量一直上不去。
牛油果很吃水,大概產出1斤牛油果需要耗費350升淡水,這幾乎是番茄耗水量的70倍。
相當於,你吃一顆牛油果,就要倒掉了一浴缸淡水。
2015年還發生了兩件事兒,先是肯亞的咖啡農砍掉咖啡樹開始種植牛油果。
然後是紐西蘭的農場主拔掉牧草也開始種植牛油果。
牛油果其實和它那些美洲先輩們一樣只要找對了地方,就會瘋狂高產。
當時有很多環境專家呼籲,政府應該制止這種行為,肯亞比較乾旱,這樣大規模種植,將來會更乾旱。
比如,墨西哥,瘋狂種植牛油果10多年後,很多種植園旁邊都留下了乾枯的河道。
但是,黑幫問題,環境問題,都沒能擋住牛油果瘋狂的腳步。
到了19年、20年,肯亞、紐西蘭5年前種的牛油果,開始豐收上市,導致全球價格平穩回落,買家舒心,賣家開心。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牛油果,攻佔全球的趨勢進一步擴大。
但問題還在那裡,它究竟是營銷神話創造的流星,還是會像玉米、土豆那些美洲先輩一樣,徹底佔領全球呢?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正在用嘴巴投票,續寫這個故事。
極品牛油果我朋友說,最極品的牛油果叫做西凱特(Choquette),來自南佛羅里達,產量很低。
表皮光滑,核大肉細,一刀下去飽滿的油水就會流出來。
簡直是,牛油果中的流油鹹鴨蛋。
其次是南佛羅里達的盧拉(Lula),油沒那麼多,水果口味更鮮明。
第三名才是哈斯(Hass),這是市場上最流行的牛油果,
正宗哈斯果上一般會有這樣幾種標識,哈斯果聯盟(HAB),加州牛油果聯盟(CAC),智利牛油果協會(CAIA),墨西哥牛油果協會(MHAIA)。最新上市的紐西蘭牛油果也是這個品種。
森林黃油,說的就是它,
口感像黃油一樣細膩,口味有淡淡的堅果香,表皮會變色,從墨綠色到深紫色,每一種顏色的對應著獨特的口感和最佳的吃法。
總之,蘸醬、沙拉、做奶昔,各種流行吃法,選它沒錯。
其餘的品種還有溫蒂(Reed),只在夏天結果,
產量不高,口感微妙,像壘球,表皮顏色怪怪的,據說資深牛油果愛好者特別追捧這個品種。
培根(Bacon),也是加州的主要品種,很耐儲藏,變軟後口感很好,做奶昔的極品。
平克頓(Pinkerton),墨西哥牛油果的主要品種,
也是哈斯果的有力競爭對手,吃起來口感更淡,感覺中國人似乎更偏愛這個口感,但弄不好會有點腥。
富爾特(Fuerte),西班牙語強壯的意思,智利種了很多這個品種,據說,這是最原始的壯陽極品。
最近開發的品種還有,沙維爾(Sharwil),來自澳大利亞,非常油,口感很刺激。
珍寶或者叫巨無霸(Jumbo),這是新上市的肯亞品種,很大,很威武,口感很非洲,資深愛好者可以挑戰一下,據說吃一顆,一週不餓。
還有最新的無核牛油果和埃及豔后(Cleopatra),這些都是非常迎合市場需求的新品種,在中國南方、印尼、臺灣等地種植。
最近幾年,牛油果愛好者又開始提倡一個“穴居人飲食”的概念,他們倡導像1萬年前,剛剛發現牛油果的原始人一樣飲食。這個理念影響力很強。
牛油果、玉米、紅肉等等原始食材正在逐漸成為大家心目中健康飲食的標配。
也許,美洲真的是一個外星人的基因農場,
從這裡走出來的農作物,沒有一個不是身懷絕技。
The End最後夫人說,吃一顆頂一頓,還能減肥,很省事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