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路 烤魚,拍攝於新疆,攝影師@賴宇寧
一,偉大的燒烤燒烤是人類最基礎的烹飪方式。它基礎到即使對烹飪毫無概念的人,拿到陌生食材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也經常是“烤一烤來吃?”
燒烤是連偷紅薯、掰玉米的孩童都想得到的加工方式,因為它本就是來自人類矇昧時期的偉大發明。
燒烤就需要一個條件,火。它是藉助火產生的熱輻射和熱空氣對流直接加熱食材的烹飪手段。
最早的火種來自天然火,170-180萬年前,人類祖先學會了利用天然火種,開始長期儲存、接續、管理、甚至搬遷它們。燒烤的歷史就是這樣悠久。
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第1地點有厚達十幾米的灰燼堆積
考古學家估計,人工取火在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出現,因為人們在德國的莫斯特文化遺址,和英國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中,發現了黃鐵礦和幹蘑菇共存的現象。用燧石或石英石打擊黃鐵礦撞出火星,點燃幹蘑菇取火,類似的做法在愛斯基摩人和一些印第安人中一直用到近代。
土著鑽木取火是一些國家的經典旅遊表演節目,鑽木取火效率不低,有經驗的土著能在不到一分鐘時間內生火
火為什麼重要,除了驅寒御獸,更直接改變了人類的飲食。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韓非子·五蠹》)
燒烤的重要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吃火烤消毒的熟食無疑更安全更健康,燒烤強壯了人體。而且熟食易咀嚼,人的牙齒可以因此減少磨損。作為一生只有一副恆牙的人類不能像終身換牙的鯊魚那樣亂咬,一旦牙齒磨壞缺損,那麼一個人的健康很快就會崩潰,壽命必然不長。
燒烤熟食相比生食保護了牙齒,延長了人類壽命,知識和智慧才有條件獲得傳承。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關鍵一步。燒烤讓文明之樹開花結果。
《禮記》裡說,最開始先民是“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意思是說,當時吃飯,是用手撕開小豬和黍粒(就是糜(méi)子,舌尖裡做黃饃饃那個)一起烤著吃,然後在地上挖坑裝水,用手捧著喝。簡單粗糲至極,但這就是文明的開始。
二,急速消失的燒烤有上百萬年曆史的燒烤,在短短數千年間快速從中國廚房消失。
西周到兩漢,主要料理方式是羹,其次是煮、炸和烤。羹就是湯,不過比現在的湯要濃得多。羹有調味,是下飯菜。那時的炙烤脯膾大多調味淡薄,不是主流下飯菜。
到宋代,炒逐漸位居主流。到烹飪已經非常成熟的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隨園食單》記錄的上百道菜中,燒烤,就只有燒小豬(烤乳豬),燒豬肉,烤排骨,燒羊等區區幾種。
今天人們說廚房手藝,會說煎炒烹炸,卻不會說烤。烤離開了家庭餐桌已經太久,在商業餐飲領域卻混得風聲水起,各地紛紛興起了祖傳燒烤,地方燒烤,其實都是很晚的創新。
燒烤為什麼會消失在中國人家庭餐桌?原因大概有這些:
第1,燒烤太浪費,不是當家的吃法。“在富足的年代,燒烤既美味又豪放,是社交美食的代表。但在艱難果腹的時代,燒烤缺點就顯得很突出,既浪費薪柴,又浪費食材,看著火上肉食滴油,糧食焦黑,本不富裕的部落主婦心裡能不滴血?”
尤其是浪費薪柴,柴在古代是開門七件事之首,古代城市周邊大片森林消失都與此有關。
第2,農耕民族本身不以肉食為主,口味清淡。燒烤不吃個飛禽走獸就沒什麼意思,天天吃個韭菜、大蔥、南瓜,不值當興師動眾。
第3,隨著陶器、青銅器、再到鐵製品的普及,各種食器的發達使得烹飪手段不斷更新。相比燒烤,煎炒烹炸更能提供豐富口感,還更能保持營養,也更利於消化。
豐富的食器和有自身特色的食材,使得我們的烹飪自成體系,調味逐漸成為烹飪的核心問題,而燒烤作為一種單一技法快速邊緣。
三,誰還不盼著吃頓烤的
燒烤有獨特的絕佳風味,在商業飲食中始終有重要地位,各地路邊攤萬物皆可烤,日新月異的名品簡直不勝列舉,今天來看看傳統的燒烤名吃吧。
北京烤鴨
烤鴨是北京最有名的美食,有兩個流派,一種是“燜爐烤鴨”,以便宜坊為代表。所謂“燜爐”就是用柴火燒爐、待火熄滅後把鴨子放入,關閉爐門。特點是烤鴨不見明火,利用爐壁和餘燼的熱力將鴨子烤熟。
客人直接選鴨坯,這是老年間的做法
另一種是掛爐烤鴨,以全聚德為代表,方法是用棗木、桃木等果木來烤,廚師用長竿將鴨子掛入爐膛,看火候翻轉。兩大流派歷經百年競爭,至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北京烤鴨。
燒鵝
北有烤鴨,南有燒鵝。燒鵝是粵菜傳統名菜。
黒鬃鵝處理好,淋好調料汁先要風乾2小時,這樣烤出來皮子才會漂亮。燒鵝用暗爐法或稱缸燒,就是所謂明火暗燒,明火不直接接觸鵝,出來的鵝沒有煙火氣息。設計巧妙的燒鵝爐除了隔離煙火,還能把燒烤溫度穩定控制在220度左右,能烤出顏色最漂亮的燒鵝。
烤羊肉
在喜歡吃羊肉的地方,烤羊肉和手把肉,哪種才是羊肉的最佳品鑑方式恐怕永遠沒有答案。不過,在不熟悉羊肉的地方,烤羊肉串的名氣要大得多。烤羊肉串是一種生活方式。
烤羊肉之味,用袁枚的話說,“味果甘脆”。
烤羊肉好吃到讓皇帝糾結。北宋宮廷最愛吃羊,《宋史》記載,宋仁宗半夜餓了想吃烤羊肉,但又不忍廚師會因此總是殺羊備著,就忍著不要。(“宮中夜飢,思膳燒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賊物命,以備不時之須。”)
烤羊肉串在今天也是屬於深夜的社交美食,它擁有和可樂,酒精類似的解憂功能。滿溢的帶著羶味的脂肪、香氣四射的彈牙蛋白質,可以讓人拋卻斤斤計較的心態,敞開草原般的胸懷,開心喝一場。
烤乳豬
烤乳豬的歷史悠久,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就出土了烤乳豬的烤架等廚具。北魏農書《齊民要術》中有烤乳豬的菜譜。烤乳豬的妙處在於皮,袁枚給出的評價標準是:“酥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賈思勰的說法更加精妙:“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消,壯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
烤乳豬現在是廣東名菜,是家家戶戶祭祖應節的保留節目,在整個珠三角也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大菜。
燒肉是另一道繞不開的粵菜名菜
烤饢與燒餅
它們都是中國產烘焙的代表。
烤饢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新疆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阿凡提的故事》中,你就經常可以讀到它。
饢在古代就有大粉絲,白居易的《寄胡餅與楊萬州》寫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饢是用發酵後面團在特製的饢坑中烤制而成。饢的具體形狀因地域和習慣而不同,有擀制的麵餅,有盤起成半球狀的麵糰,也有直接拿手拉拽成長面片的。製作講究的饢餅中間會拓上花紋,並撒上芝麻、洋蔥末。
饢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不壞,是古代著名的旅人乾糧。今天,饢不僅僅是一種地方風味,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燒餅是傳統烘焙,燒餅有很多種。
芝麻燒餅非常日常,很多地方都有,口味各有不同,是簡單美食。袁枚做的配置就比較高,他用松子、核桃仁敲碎,加糖屑、油脂、和麵烤之。兩面金黃時加上芝麻,還說面裡放些奶酥就更好了。
黃橋燒餅原產於江蘇泰興市黃橋鎮,由麵粉、油、芝麻等原料烤制而成,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傳統分為甜味和鹹味,一般甜味做成圓形,鹹味做成長橢圓形,以便區分。
蟹殼黃是浙江、上海、安徽的地方小吃品種,是一種小而圓的燒餅,烤焗得酥脆,外觀色澤金黃或橙黃,猶如熟螃蟹殼,因而得名。安徽蟹殼黃燒餅屬於徽州風味,選用徽州梅乾菜和豬肉丁製作餡料。
烤魚
烤魚在十幾年內成為都市流行美食,不過麻辣為主的口味,醃、烤、燉的繁複工藝,掠奪了它的原始燒烤風味。
新疆烤魚以當地河湖中鮮魚為原料,以紅柳枝條為燃料,完整鮮魚剖開用樹枝撐開燒烤,最簡單的方式烤制,又是好食材用簡單料理方式的體現。
烤紅薯
烤紅薯不知道慰藉了多少個冬夜浪奔的胃。澱粉和糖分可以為消耗了一天的腦、體細胞瞬間補足能量。
看見半截會動的汽油桶,飢渴一天的人知道自己得到拯救。這些賣烤紅薯的烤爐,約定俗成用圓柱形的大汽油桶做成,它可以實現烘烤、展示和保溫多種功能。這是普通人最基本的謀生手段,這也是燒烤風味最純而又純的奉獻。
- The End -
文 | 墨墨知道
圖 | 網路
-參考資料-
[1]《華夏飲食文化》 王學泰
[2]《人類學會人工取火新探》 傅朗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