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很多的地方,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特色,最讓大家感到吸引的就是美食了,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美食,都是自己的特色。
今天大志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合肥,如果說大家想要去合肥去玩的話,那麼應該要吃一些什麼東西呢?
這些東西也是比較經典的,而且是很吸引人的,如果說到了合肥,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大志還整理了這些美食的做法,如果不能出門的話,也可以在家裡做哦。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冷菜類。
因取材於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鯽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
該菜通常取鯽魚、蓮藕、冰糖等食材,上鍋用旺火燒乾後,改用小火燜燉,下鍋冷透後,覆扣大盤中,淋上芝麻油即成。成菜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做法:
準備材料:
黑背小鯽魚500克,蓮藕1節,無肉豬肋骨適量,冰糖50克,蔥適量,姜25克,醬油100克,香醋25克,黃酒50克,香油適量。
步驟:
1.準備好所有的食材後,將小鯽魚去內臟,魚鱗洗淨,加入醬油50克,黃酒25克,蔥姜10克,醃製30分鐘備用。
2.取一個小碗加入醬油50克,香醋25克,黃酒25克,冰糖50克調均勻。
3.燜燒鍋放入洗淨的無肉豬肋骨,再把去皮切厚片的藕片鋪滿鍋底,加上蔥段和薑片,隨後把小鯽魚排放在上面。
4.把調好的料汁澆在鍋中。
5.加入150克清水用小火燜4~5個小時。
6.把鍋端離冷卻,取出蔥姜,吃的時候把藕片墊在盤底,擺入小鯽魚,淋入香油即可。
大麻餅是安徽合肥的四大地方傳統名點之一,在國內享有盛譽。相傳起源於北宋時期,其名稱也是幾經變化。
合肥大麻餅以南瓜為主料,白糖、冰糖為配料,再配上青紅絲,再和拌麻油做餅餡,用精細麵粉做成餅狀,並將餡包入其內,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爐炕制而成。這種麻餅面如蟹殼黃色,邊沿泛白,吃起來脆而不焦,香甜柔軟。
做法:
準備材料
小南瓜一個、糯米粉適量、雞蛋一隻、麵粉、飴糖、香油、芝麻,適量、糖可選
步驟
第一步、將南瓜削去外皮,掏淨瓜瓤,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用水煮開煮熟。用蒸的方法 弄熟也可,不過覺得沒水煮的方便。
第二步、煮熟的南瓜撈出,放到容器內用勺子碾碎,加入適量糯米粉、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均 勻。不宜過軟
第三步、手上沾些乾的糯米粉將和好的南瓜餡拍成小餅狀,在一個小碗裡倒入適量黑芝麻,將大麻餅的表面沾上芝麻;
第四步、鍋裡到油(少量)、8成熱的時候放入大麻餅兼熟,盛盤大麻餅色澤金黃,綿軟酥脆,味道還是不錯的。因為南瓜本身有甜味,可以不放糖,不過放入適量白糖會增加口感。
肥西老母雞
“肥西老母雞湯”是安徽合肥(屬廬州菜系)的傳統經典名菜。
因其“肥西”地域名稱而得名。安徽合肥,古稱廬州,其下有肥東、肥西二縣。當地有方言,
“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母雞。”
“肥西老母雞湯”因原料好,在烹製時,不需要加入任何輔助材料。
其湯鮮肉美,營養價值高。
做法:
準備材料
肥西老母雞(或者自己家買的雞)半隻(重約600g)、細鹽 7g(約一茶匙半)、清水600g。
步驟
1、準備好食材,肥西老母雞半個、細鹽2g+5g(前者用來搓雞皮,後者用來放在雞湯中調味)。
2、將冷鮮的肥西老母雞裡裡外外都洗乾淨,洗去血水,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水分。準備2g細鹽。
3、用手把2g細鹽搓抹在雞皮上,搓到鹽在雞皮上充分融化。4、注意:鹽只搓在雞皮部分,不要讓鹽接觸雞肉的部分。
5、搓好鹽的雞,放入冰箱冷藏20分鐘(搓鹽並冷藏後再蒸,蒸好的雞皮會香脆)。
6、冷藏後的雞取出切成小塊(如果用整隻雞蒸可以不切塊,整個蒸制上桌會更好看)。
7、切好的雞塊放入砂鍋,同時注入600g清水。
8、蓋上蓋子,入蒸鍋,水開後開始計時,用中大火蒸30分鐘。
9、開蓋加入5g鹽(一茶匙),然後再加蓋蒸2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享用啦
三河米餃三河米餃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古鎮傳統的名小吃之一。
三河米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用五花肉等及調料製成餡,成餃後油炸而成。
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味鮮美。
做法:
準備食材
米粉、白米蝦、豆腐、肉丁
步驟
制餡:白米蝦洗淨、豆腐乾切黃豆大小,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燒熱,先將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乾丁、蔥末、醬油、精鹽、味精煸炒,緩緩淋入調稀的澱粉,停攪動,燒開即成餡心。
制皮:將鍋置中火上,放入加鹽的米粉,炒至約60C時,加清水少許,攪拌均勻,燒熟出鍋。將粉團放在案板上稍涼、揉透,做成重約65克的面劑數個,把面劑揉成圓,用刀壓成直徑10釐米,厚1.7毫米的麵皮。成型:左手託皮,包上餡,捏成餃子形狀即成生坯。
炸制:鐵鍋置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餃子生坯,炸至呈金黃色時,改用中火再炸5分鐘左右,出鍋即成。
剛出鍋的米餃,有點燙嘴,外層餃子皮焦酥鬆脆,裡層的餃子皮軟糯嫩滑,餡有一種獨特的鮮味,口感很好。
吳山貢鵝(又名行密貢鵝)起源於吳山鎮,是安徽合肥的傳統名菜,色澤清爽, 香氣濃郁, 味美醇厚,回味無窮。
吳山貢鵝貢鵝肉質較普通鵝細嫩,味美,燒、煮、燉、烤、醃食皆宜。
滷製的吳山貢鵝,滷製方法獨特。傳其滷製祕方傳自吳王王府御廚史氏的後代,迄今已逾千年歷史。經史氏祕方滷製的吳山貢鵝,色清正,香濃郁,味道鮮美。
歷史上若以活鵝上貢朝廷,需隨活鵝備足吳山當地的水和青草,方可保持吳山貢鵝的特有品質。
製作方法
把大白鵝1只(毛重在4千克以上)宰殺治淨,焯水後 放入滷水鍋中,大火燒開,改小火滷100分鐘,離火浸泡30-40分鐘至鵝入透味,取出改刀成塊,裝盤即可。
注意兩點
第一,一定要選用肥大的老鵝,毛重控制在4千克以上為好。鵝太小肉不香。
第二,由於滷鵝的時間比較長,為了保證鵝皮不破,可以用竹箅子將鵝壓住,防止水滾破皮。除了這兩個製作關鍵外,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滷水的調製方法。
貢鵝的滷水怎麼做的呢?
原料
豬大骨2千克,老母雞、老鴨、鹹鴨各1只,鹹肉、姜塊各1.5千克,鹹豬排2.5千克,鹹豬手4個,金華火腿1千克,香料包(辛夷、草豆蔻、丁香、山楂、陳皮、山柰各10克,小茴香、乾薑、草果各15克,稻子殼、白豆蔻各25克,白芷、桂皮各30克,花椒20克,八角100克),素料包(香蔥500克,幹辣椒、蒜各100克),蔥油、雞精各500克,冰糖150克,鹽100克,黃酒、臘豬油、芝麻油各1千克。
製作
1.鹹鴨、鹹肉、鹹豬排、鹹豬手用水浸泡後切成大塊,豬大骨、老母雞、老鴨焯水後斬成大塊。
2.不鏽鋼桶內放入清水25千克,倒入處理過的原料、金華火腿、姜塊,大火燒開,放入香料包小火煨制40分鐘,再放入素料包,小火煨制12小時,濾去料渣,放入剩餘的原料調味即可。
注意
香料包一週換一次,素料包三天換一次。
每天要用漏勺打撈去渣。
這款滷水主要突出鹹貨的香味,所以鹹貨和臘豬油要經常新增,一般5-7天新增一次。
(如果是家庭做著吃的話,滷汁要求就沒有這麼嚴格了)
合肥烘糕為安徽省合肥地區地方傳統糕類名點,被譽為合肥糕點族中的“四大名旦”之一。
具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傳說始於北宋末年。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具有潤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會變味,不減焦酥,便於貯存攜帶。
做法
原料配方:白糖18.85公斤,糯米28.7公斤,化豬油1.65公斤,飴糖0.8公斤
步驟
(1)制粉:選優質糯米用溫水(以不燙手為宜)淘洗乾淨,再用85~95℃的熱水潑灑,翻拌均勻,等“收汗”後將米磨成米粉。
(2)潮粉:選擇通風良好,比較潮溼的地板,以篾席作墊,將糯米粉平攤在上面,進行攤粉吸潮。攤粉厚度以5釐米為宜。要求勤翻拌,粉子不結塊,上潮均勻,不黴不變質,以手捏成團,抖動即散為度。
(3)熬糖打砂:將白糖溶化加入飴糖、化油熬製,用手粘成絲狀即可。然後趁熱充分攪拌,使糖液翻砂,即成細砂糖。或將白糖加工成糖粉,加入清水、化油、調成幹稠的糖漿亦可。
(4)拌糖、蒸糕:將潮粉與細砂糖混合,用木製擀筒擀均勻,裝入錫制糕盆內,再放入鍋內蒸至不軟、不硬、不散的程度。
(5)切片、烘烤:將蒸好的糕坯取出,放在麵粉內靜置16小時(稱養坯),然後切片,烘烤,即為成品。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透口,有糯米的清香味。
色澤:色白、微黃 組織:酥脆細膩,不翻粗。
以上就是大志為您總結的合肥特產,可以前往合肥品嚐當地特色,或者購買材料按照大志為您總結的步驟來製作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