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內蒙無肉不歡,簡直就是肉食者的天堂,每天睜開眼睛後的第一句“吃肉了”是期待,閉上眼睛前的最後一句“吃肉了”是滿足。每次談起南方的糯米燒麥,他們心裡都會很詫異,麵皮包米飯,那有啥好吃的。有時就連他們自己都會覺得吃太多肉有些膩,但是卻無肉不歡,所以就有了肉類的完美搭檔——解膩的磚茶。於是乎,週末的清晨,大家會結伴去燒麥館,吃著燒麥,喝著磚茶,或是悠閒的翻翻報紙,或是與好友侃侃而談,轉眼就過了中午,儼然就是廣式早茶的翻版。

據說在呼市,工資高的人早餐會吃燒麥,工資低一些的會要上個油香四溢的酥皮焙子,今天兩個都做,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需求。

羊肉燒麥

主要材料:麵粉,土豆澱粉,羊腿肉,沙蔥,姜,以及調味料。

羊肉燒麥與廣式燒麥或是南方的糯米燒麥有幾個不同的地方,我們一一來說。首先是餡料的選擇,羊肉燒麥選用羊腿肉,二分肥八分瘦,手工切成小丁而非機打的肉糜。切丁時請提前冷凍,在沒有凍實的時候取出方便切丁。

羊肉丁首先要加入適量的鹽、糖、白胡椒粉、料酒、姜泥調味,而後需要加入用熱水衝出的土豆澱粉糊糊,這樣可以使羊肉更加滑嫩。土豆澱粉糊糊的製作如下:將土豆澱粉與水按重量比3:7的比例混合並充分攪勻,燒開一鍋水,水的重量與之前攪勻的澱粉水重量一致。將澱粉水倒入鍋中,快速攪動,攪成如下圖的糊狀取出備用。整個過程與之前做川北涼粉的時候類似。

澱粉糊糊要趁熱用,稍微晾涼不至於燙熟羊肉就可以,不然會凝固,如果做多了可以放在冰箱裡,等冷卻凝固了做燜子(炒粉),因為是土豆澱粉,所以不建議做川北涼粉(綠豆澱粉)。

最正宗的羊肉燒麥會用到內蒙的特產——沙蔥,咱這也買不到沙蔥,所以就用大蔥代替,國內有條件的還是用沙蔥吧,味道沒有那麼嗆。為了使味道更像沙蔥,我選用部分小蔥和部分去了芯的大蔥白,這樣不會特別辣。還有要注意的是蔥一定要最後放,在包之前放就行,不然蔥的味道會搶了肉味,時間長了會產生硫甙,也就是我們說的蔥臭味。還有在拌好餡兒後記得撒上胡麻油,胡麻油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亞麻籽油,就是用來開鍋最好的油。

燒麥皮的部分要用半燙麵,我大概用了300g麵粉,把它從中間分成兩份,在準備用開水燙麵的一邊加20g土豆澱粉,目的是為了讓燒麥皮透光度更好,同事在麵粉中混入3g左右的鹽。左邊用75g開水燙麵,右邊用一個雞蛋加上20~30g的涼水和麵,都攪成面絮後混合在一起就好,然後醒面30分鐘。

將醒好的麵糰分成大小合適的劑子,差不多是正常餃子皮的1.5倍大小。這裡說個有意思的事兒,如果你去內蒙燒麥館吃燒麥,服務員通常會問你要幾兩燒麥,通常一兩是6~8個,千萬不要以為燒麥特別小,然後一個人要一斤吃。內蒙燒麥館說的一兩是指燒麥皮的重量,雖然不是很精準到一兩,但是絕對不算裡面的肉餡兒的,所以請慎重。

將分好的劑子擀薄,然後分成每六個一組備用,每張皮上面多撒點土豆澱粉防粘,我們還要擀第二次,所以多撒一點。如果你有如下圖這種專門擀燒麥皮的走錘,那就最好了,如果沒有的話請像我一樣準備一個酒瓶子。

用一隻手向酒瓶子方向將六張疊在一起的燒麥皮推起,然後另一隻手操控酒瓶子凸起的地方用力向前擀,目的是為了擀出像裙子一樣的花邊。這個過程很難描述,不會的最好一張一張來慢慢研究。

總之擀出來的效果是這樣帶花邊半透明的燒麥皮。

包燒麥就非常簡單了,收口的地方攥一下讓它成型就好,沒什麼特別的技巧。包好的燒麥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選擇寄給我,或者冷凍起來,冷凍之後最好放盒子裡儲存,因為燒麥皮會特別的脆。

在呼市,燒麥有兩種做法,第一就是水開後放蒸鍋上蒸10分鐘,第二就是做油煎燒麥。熱鍋涼油,先將燒麥底部煎到金黃,然後倒入清水,水量大概在燒麥餡兒的四分之一左右,蓋上蓋子大火將水煎幹就好了。

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做這個燒麥,雖然比較麻煩,但是很值得。

酥皮焙子

我記得六年前內蒙的羊肉燒麥便宜點的也要40一兩了,現在不知道多少錢,有知道的朋友們報個價。由於燒麥太貴,大部分人在平時吃早餐的時候都會選擇酥皮焙子,裡面夾點香腸豆腐皮水煮串串什麼的,可謂是物美價廉。

主要材料:麵粉,鹼面,胡麻油,鹽,酵母,糖。

首先將350g麵粉與5g乾酵母、5g糖和220溫水混合在一起,揉成麵糰醒發30~45分鐘。然後將95g麵粉與50g胡麻油還有3g的鹽混合在一起,揉成團。做焙子一定要用胡麻油,也就是亞麻籽油,色澤金黃,而且很香。上述材料大概可以做4個焙子。

將醒發好的麵糰戧個面,與2g左右的鹼面與25~30g的麵粉再揉在一起就好,然後與之前揉的油酥各自分成四份,擀開小麵糰,將油酥包裹在裡面。

然後擀成牛舌狀。

然後捲起再次擀成牛舌狀,再重複一次操作就好了。

將擀好的焙子再醒發30分鐘,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上下火180度烤大概15分鐘,烤好後在表面再塗一層胡麻油就OK了。

酥皮焙子表面非常的酥脆,切開之後分層非常的漂亮。

對了,我剛才開玩笑說有呼市錢人吃燒麥,不那麼富裕的吃焙子,而其他的人都是像下圖這樣切開焙子夾著燒麥吃...這是真的。

羊雜湯

但吃焙子的話可能會比較噎,所以大部分人會加上一碗經濟實惠的羊雜湯,我本來想做一碗比較正宗的羊雜湯的,可是去超市一看,只有賣羊肚的,所以我決定做一個升級版的羊肚湯。

主要材料:羊骨,鯽魚,羊肚,生薑,大蔥,花椒,白芷,沙姜,豆蔻,小茴香,火鍋底料。

首先將羊骨焯水後洗乾淨,將羊肚也用白醋和澱粉洗乾淨,撕掉內部的薄膜並焯水,之前做大腸時候說過,買來的內臟已經被屠宰場翻過來清洗過一遍掏乾淨了,所以內外是反的,羊肚帶薄膜的一面其實沒接觸過肚子裡的東西,不用怕髒。

將焯過水的羊骨和羊肚讓入冷水中,加生薑、大蔥、花椒、白芷、沙姜、豆蔻和小茴香,小火燉煮一小時,之後撈出蔥姜等香辛料繼續燉煮半小時。同時燒熱鍋,倒涼油,把處理好的鯽魚丟下去,大火大火大火,不要輕易翻面,一定要把魚的表皮煎的幹一點再翻面,這樣才不會粘鍋。

搖動炒鍋,等到魚可以自己與鍋的表面分離時就可以翻面了。這樣魚的表皮既不會糊,也不會粘在鍋上。有人煎魚的時候有推薦過在鍋表面塗生薑,我沒試過,覺得這樣更方便。

等魚的兩面都煎好,舀幾勺熱羊湯到鍋中,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想要做奶白色的魚湯一定要用熱水,加牛奶什麼的...我覺得有點扯。

稍微燉煮個幾分鐘就可以把魚湯連同魚一起倒入煮羊湯的鍋子,繼續燉煮半小時,這時可以把羊肚撈出來晾涼,然後切成細絲。等魚羊湯熬好之後,可以舀出來點,放到另一個鍋中並加入適量羊肚,還有適量的鹽、糖調味,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少量的火鍋底料,不會做火鍋底料的看我之前寫的文章,這是連結,不建議買外面賣的,自己熬的無敵香。

我是在呼市吃羊雜湯的時候感覺紅紅的,加點火鍋底料感覺還原度還挺高的。另外呼市有些小的早餐店的羊雜湯裡會加些小的土豆條,可能是為了頂飽和增加湯的濃稠度,我就沒加。撒點香菜就可以配著焙子和燒麥大吃了,記得配點磚茶解膩。

這個升級版的羊肚湯特別的鮮,之前看鮮字在說文解字裡是這麼說的:“鮮,魚名,出貉國。從魚,羴省聲“。貉國在東北,第一句也就是說鮮最早是指東北的一種魚,羴表示羊臭,第二句就是說後來人們把它形容一種魚的腥味和羊的羶味結合的一種味道,非常的鮮美。我剛開始是不信的,結果有一次試著用魚和羊煮湯,真的非常的鮮,而且明明一點味精也沒加,喝過之後會覺得口渴,就像吃了味精一樣,大家試試吧。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茅臺王子酒系列最新分析大集,哪款價效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