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去日本工作或旅遊的人或許會發現,日本街頭有許多標註著“正宗中華料理”旗號的飯店餐館,很多日本人會經常光顧,生意火爆。
這些店鋪提供的菜品聽起來就像是正宗的中國菜:炒飯、餃子、拉麵、麻婆豆腐、糖醋肉……
不過,如果你以為這些菜所謂的“正宗”指的是純正的中國口味,那你就錯了!
真正的日本中華料理跟中國菜的口味可能完全不同,有些菜可能你在中國根本就沒聽說過,在日本卻成為了人們追逐的名品美食!
被“入侵”的飲食文化早在公元9世紀以前,中國的飲食類著作便已經傳到日本,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有關中國菜的記錄出自公元801年,是一份送別遣唐使時所用的選單。
在此後將近1000年裡,中國飲食相繼傳入日本。到了明治時代,更是有大量中國廣東人移民日本橫濱,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美味、管飽且便宜,備受日本人的喜愛。
這也成為了現在遍佈日本大街小巷的平價中華料理的起源。
遍佈中華料理店的橫濱中華街
除了飲食,中國的餐具也對日本形成了重大影響。奈良時代,日本宮廷開始學習中國使用筷子;平安時代之後,筷子逐漸進入普通人家,被稱為“唐筷”。
成為流行的改版“川菜”
川菜在日本的崛起要歸功於一位中國大廚——陳建民。
1958年,陳建民在東京田村町開了日本的第一家川菜館“四川飯店”,以一道麻婆豆腐打開了日本人對於川菜的熱情。
此後,他更是對麻辣的川菜進行了改良,減去麻辣味,增加甜味和清淡感,推出了回鍋肉、擔擔麵、乾燒蝦仁等諸多名菜,直到今天還在被日本人所喜愛和推崇。
到現在,川菜已經超過了一開始的廣東菜,成為日本人最喜歡的中華料理菜系,甚至舉辦了“四川料理節”來推廣!
飲食本土化:拉麵一般認為麵條是中國人發明的,日本是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在唐人街出現湯麵等食品。無論是拉麵還是切面,都被不懂漢語的日本人統稱為“拉麵”,這也是日語拉麵一詞的由來。
日本拉麵的起源可追溯到成立於1910年的“來來軒”。
日本人尾崎貫一在海關工作退休後請來一批中國廚師,來到淺草開了一家中華料理餐廳,賣雲吞、包子、燒麥等廣東點心,但真正讓這家店載入日本飲食史冊的,只有拉麵。
“來來軒”的拉麵是以雞骨和豬骨作為湯底,加入叉燒、筍乾、蔥花等配料製成的,這也是關東地區醬油風味拉麵的起源。
到二戰後,日本一度經濟低迷、物資匱乏,拉麵因為便宜美味又量大管飽,迅速成為了日本人喜愛的美食。
等到1958年,第一代泡麵“日清油炸拉麵”問世,拉麵由此而人盡皆知,不僅在日本國內得到普及,還推動了拉麵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使之徹底成為日本本土飲食的一個標誌。
可不要因為當地人喜愛就貿然嘗試哦,因為那個味道絕對和你想象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