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春天是吃鮁魚的季節。鮁魚,是北方沿海人的叫法,南方更多叫它馬鮫魚、馬加鰆或者土魠[tuō]。而在日本,鮁魚還有一個更富有春意的名字——鰆。

無論是相比於“長江三鮮”還是三文魚、金槍魚,鮁魚都算不上是網紅。但就是這樸實無華的鮁魚,給很多沿海地區的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第一縷鮮美。

中國人最常吃的兩種鮁魚

鮁魚,學名馬鮫魚,包括輻鰭魚綱鯖科馬鮫屬的18種魚類。鯖科的魚類還包括金槍魚屬(8種),可以說馬鮫魚算是金槍魚的近親。

馬鮫魚在全球分佈都很廣泛,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食用魚類。而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吃的最多的就是藍點馬鮫和康氏馬鮫。

藍點馬鮫,又稱日本馬加鰆、正馬加,是最經常食用的一種馬鮫魚。主要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沿海、日本、北韓半島等海域。魚身細長而側扁,魚體上散佈著藍黑色斑點,側線形成波浪狀,體長可達一米。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所以在潮汕地區又稱它為白腹馬鮫、白魚。

藍點馬鮫棲息在沿岸的表層水域,冬季才轉棲息於較底層處,產卵期在4至6月,此時洄游到內灣產卵。所以,藍點馬鮫在日文中直接稱“鰆”,而其他馬鮫被冠以“X鰆”的名字。

康氏馬鮫,俗名鱍魚、竹鮫,閩南語稱土魠魚,同樣是中國人經常食用的馬鮫魚。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海域。康氏馬鮫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最長身長可達兩米,重70公斤。

此外,中國人還有可能吃到斑點馬鮫、北韓馬鮫和中華馬鮫。斑點馬鮫體型較短,而中華馬鮫正好相反,體長最長超過2.5米。

鮁魚,春天的使者

鮁魚是洄游性魚類,冬季會潛入較深海域,而到了清明、穀雨前後,鮁魚會沿洄游路線遊向近海海域產卵。所以,每年的四月至六月是鮁魚的春汛。此外,每年九十月份還有一次秋汛。

對於中國沿海很多地區來說,洄游的鮁魚是春天第一批吃到的鮮魚,而且此時的鮁魚,肥嫩豐腴,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特別美味的時刻。在日本的關西地區,鰆(鮁魚)作為春季的季節魚很受歡迎,也被稱為“春天的使者”。

說起關於鮁魚的風俗,膠東人最熟悉的莫過於“穀雨到,鮁魚跳,丈人笑”這句俗語。意思是說,每到穀雨時節鮁魚上市時,女婿要在第一時間買兩條大鮁魚送給丈人爹,以示孝敬,所以這鮁魚又叫“爸爸魚”。這個有趣的習俗是有起源的。

關於鮁魚的故事

在膠東民間流傳著一個質樸無華的故事。有一個父母雙亡名叫小伍的孩子,被一位忠厚慈善的老人收養。待他長大成人後,老人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小伍為妻。小伍為報答老人的恩情,天天勤奮勞作,早晚種地,白天捕魚。

有一年春天,正值魚汛期,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時想吃鮮魚,可天公不作美,天天颳大風,無法出海捕魚,眼看老人病情越來越重,小伍冒著生命危險出海了。老人最終還是沒等來女婿,臨終前對女兒說:“難為小伍了,罷了,罷了……”話沒說完老人就去世了。此時小伍拿了一條大鮮魚跑了回來,可老人已經去世了,夫妻二人悲痛欲絕,抱頭大哭,只好把鮮魚做熟後供在了老人的靈前,從那以後,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墳前供上這種初春剛捕到的大魚,並按老人死前口中唸叨的“罷了,罷了”的哀嘆為這種魚起名為“罷魚”,即現在的鮁魚。此事傳開後,人們從小伍的經歷中得到啟示,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時候,一定要讓老人吃夠,老人想吃的東西一定要讓老人吃上,尤其是春天的鮁魚。於是,春天送鮁魚孝敬岳父岳母就這樣積久成俗,流傳至今。

同樣深諳此道的還有潮汕人。潮汕漁諺說:四月巴浪身無鱗,五月好魚馬鮫鯧。清光緒《揭陽縣續志》則是這樣記載馬鮫魚:“色白如銀……味甜無鱗,銀膚燕尾,品在鯧鱅之間。”

潮汕美食家張新民曾經寫到說:“潮汕還有一句很出名的飲食諺語,叫‘好魚馬鮫鯧,好菜芥藍薳,好戲蘇六娘’。馬鮫魚和鯧魚,都是潮汕人所認為的“好魚”,價格昂貴,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產收購價來說,馬鮫魚要比龍蝦和石斑魚都略高一些。芥藍薳指芥藍菜的花苔,被潮人當成眾蔬之首,常用豬油和魚露爆炒。蘇六娘有明代古本傳世,是經典的潮州戲,同時也是劇中女主角,以美貌聰慧著稱,是潮州男人的夢中情人。將馬鮫鯧與最好吃的蔬菜和最好看的戲劇相提並論,即使從來沒有吃過,憑想象也能推斷它們一定有極鮮美的滋味。”

如何挑選新鮮鮁魚

新鮮的鮁魚其實不難分辨,除了要有發黑透亮的魚眼以及色澤鮮紅的魚腮以外,新鮮的藍點馬鮫全身呈藍綠色,背部有明顯藍色斑點,Sunny直射下藍綠色有熒光感覺。而且新鮮的鮁魚魚身,摸上去是堅挺的,魚皮有彈性;冷凍過的鮁魚,魚皮已經失去彈性,甚至很多已經破裂,用手按壓鮁魚身體會發現魚皮不彈起或魚身偏軟不夠堅挺。

早些年,數十斤一條的鮁魚並不罕見,現在卻越來越難以見到了。在藍點馬鮫的重要產區浙江象山港,目前捕上來的藍點馬鮫個體呈現出越來越小的趨勢。30年前,洄游象山港海域產卵的藍點馬鮫平均體長630毫米,而近年來體長縮短至532毫米,個體平均體重更是從1900克下降至1474克。鮁魚的魚汛期也從原來的3月至7月縮短到現在的3月至5月。

鮁魚的個頭越來越小,過度捕撈是首要原因。以前漁船網具500米算長的了,現在都1000米了。為了增加漁獲,漁民們加長漁網的同時,網孔也越放越小,20年前網孔15釐米上下,現在下降到了9釐米。另外,受幾年來價格上漲的影響,一批捕捉其他魚蝦的船隻改捕鮁魚,致使大量鮁魚在進入象山港前的洄游路上已經被截捕。

◆◆◆

鮁魚都有哪些吃法

鮁魚出海水即死,所以從漁船到餐桌的時間越短越好。春天的鮁魚不僅肥美,而且正好洄游到中國近海,從漁船到餐桌的時間也是最短的。

1.薰鮁魚

薰鮁魚,從字面意義上看是用煙燻的方法制作鮁魚,其實這個薰魚不是煙燻出來的,是魚經過醃製後再炸制,吃起來有一點點燻肉的香味而已,所以稱之為“薰鮁魚”。

薰鮁魚做法並不複雜。新鮮鮁魚放入冰箱冷凍一會後,將緩凍後硬度適中的鮁魚嘁哩喀喳切段並處理乾淨,直接投入醬油、料酒、鹽、五香粉、糖、白醋醃製24小時,然後將魚段撈出擺在蓋簾上瀝乾,再下油鍋炸至肉緊撈出控油即可。具體步驟做法如下↓↓↓

【做法】

主料:新鮮大鮁魚1條

調料:醬油、料酒、白醋、五香粉、糖、鹽

【步驟】

1.1鮁魚切成片狀;

1.2將調味料置於容器中,混合均勻;

1.3將鮁魚片放入容器中,讓每片魚片都蘸滿調料;

1.4放入冰箱保鮮醃製24小時,中間翻動幾次;

1.5將醃製入味的鮁魚片擺到蓋簾上將表面水份風乾;

1.6鍋中做油,油溫220度時,將鮁魚片入鍋炸制,炸至表皮酥硬即可。

【小貼士】

a 鮁魚片厚度不要太厚,醃製時不容易入味;

b 新鮮鮁魚最好先放在冰箱冷凍室裡凍制1小時,這樣易切片成型;

c 調味料依個人口味新增,糖用量可適量多些,吃起來有甜味,口感好;

d 炸制時,火候稍微大一些。這樣口感韌、有筋道,好像吃牛肉乾。

2.鮁魚餃子

鮁魚餃子的調餡,每家各有不同,有的是將去皮鮁魚肉和少許五花肉混合剁碎後,加入蔥姜水打漿,再加入韭菜和調味料拌勻;還有的是將魚肉先剁碎打漿,再與五花肉糜和韭菜以及調味料拌勻。當然,無論哪種做法,春韭和鮁魚都是絕配。

民間有“春韭香,夏韭臭”的說法,所以在春天,最好的韭菜遇見了最好的鮁魚,也呈現了一年中最好的鮁魚餃子。

不過,在春天,這個鮁魚最美味的季節,只會把它做成餃子,確實有些可惜。

其實新鮮的鮁魚怎麼吃都好吃,最能享受到它原本滋味的,當然就是刺身了。作為大型魚類,鮁魚魚肉卻有著甘甜和清淡,並且脂肪含量較高,非常適合生食。

鮁魚刺身

香川縣的特產,鰆押壽司

在日本,除了生食以外,鮁魚還適合烤、西京燒、火鍋、炸等等很多烹調方式。

烤鮁魚

日本人也非常喜歡將春天的風物與這隻叫”鰆“的魚聯絡起來。

櫻花與鮁魚的結合

在中國很多地方,常見的做法還有香煎鮁魚、紅燒鮁魚、鮁魚丸子、茄汁鮁魚、鮁魚燴餅子……

對於新鮮的鮁魚,香煎是非常合適的做法。切成1-2釐米厚薄的片,醃漬後下鍋煎至兩面金黃即可。注意油不要放得太多,否則就成炸魚了。

紅燒的做法在全國各地都很常見,只是手法也略有區別——有的用啤酒,有的加蒜薹,有的加糖醋,還有的只放水……

鮁魚刺少肉多,做魚丸子是非常好的食材

閩南人家喜歡將魚肉炸酥後加水勾芡形成稠湯,加入醃筍塊、香菇絲、木耳、蝦米,再加烏醋、醬油和芥末調味——便是閩南小吃“土魠魚羹”。

土魠魚羹

就算一時吃不了,除了冷凍,鮁魚也還可以做成鹹魚或者甜晒魚。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甜晒魚是不加鹽做的自然晾晒的魚,製作時間也只有從初冬到過了年這幾個月。

甜晒鮁魚

醃鮁魚則需要將魚洗淨後,剖開,去內臟,再洗乾淨,抹乾,渾身抹鹽,肚子內都要,可以找一個木板或者蒸東西的蓋簾,將鮁魚魚肉放在上面,自然陰乾,找一個通風的地方,一般2-3周左右就好了。

而鹹魚餅子,又是膠東人的另一種美食,這也是遼東半島特別是大連人愛吃的美味。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52歲大嬸賣這“不起眼”小吃,6塊一份,太火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