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青團
又到了吃青糰子的時節:
上個星期週末的時候,母親回家帶來些青糰子,真的很好吃,皮很薄、餡很多,這不由地讓我回想起小時候提籃挑艾葉,做青糰子的事。
我的老家在農村,每到春季來臨的時候,田野裡都是綠油油地一片,這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做些青糰子吃。
艾草
做青糰子的主要原料就是艾葉,田野裡多的是,放學回家就拿著竹籃子、剪刀到田埂上、小溪邊去尋找艾葉。田埂上的比較瘦,而水草豐茂的小溪邊艾葉比較肥厚,而且多、乾淨,基本上用不著挑揀,拿剪刀剪了放進籃子就行。
我們小孩子主要負責挑揀艾葉,剩下的活由母親來操作。母親把艾葉放進開水裡汆一下,再放點鹼,鹼的作用是讓艾葉柔軟些。汆過水的艾葉拿到河水裡清洗,目的就是清洗掉鹼水。擠幹水分之後合著米粉一起揉,並且充分揉勻,這時候原本雪白的米粉變成了青綠色,其實就是艾葉起的作用。
摘一點麵糰揉捏,中間捏出一個凹,把事先調配好的菜餡放進凹內,再慢慢把四周的邊揉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青糰子。我們家做青糰子的時候,一半是菜餡、一半是豆沙餡的。菜餡可以放點筍、肉、豆腐乾、雪菜等等,當然餡是要炒熟的。為了便於區別可以在豆沙餡的青糰子上預留一個小尖尖頭。
煮青糰子這可是一門學問,時間短了不熟、時間久了青糰子會發黃。出鍋之後還得拿扇子扇熱氣,這主要有兩個好處,一是青糰子不會太熱而發黃,另一個原因就是散熱後,青糰子的表皮遇冷馬上結皮,光亮亮的,很漂亮,而且糰子之間不會粘連。
苜蓿炒年糕:
吃過苜蓿炒年糕的人不會忘記,這可是春天裡的一道美味小吃,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
苜蓿,也叫紫雲英其實是種起來給豬吃的青飼料。現在這個季節,油菜還沒有開花,是苜蓿最嫩的時候。小時候,農村的田野裡種滿了苜蓿,母親就到自家田裡挑最嫩、最肥的苜蓿,割一把回來,除去一些葉子,放點大蒜葉子炒來吃,也是一道很好的菜餚。
在我們農村最喜歡吃的還是苜蓿炒年糕,因為這個時候,年前加工的年糕還沒有吃完。於是母親就割一些苜蓿、再切點臘肉、筍絲,把切好的年糕放在鍋裡炒,炒到年糕有點軟的時候,再少放點水,蓋上鍋蓋燜三五分鐘,年糕就熟了。吃起來那個叫香而不油膩,實在是一道美味小吃。
說實在的,現在農村裡很少種植苜蓿了,也就好多年沒有吃過苜蓿炒年糕了,不知道縣城各大酒店有沒有這道美味小吃。
想念遠方的故鄉:
吃著這家鄉的小吃,常年在大城市裡打拼的我們,不由惆悵了起來,心裡默默地想念著那心裡的故鄉。
喝過了烈酒,才知白水的溫柔;去過了遠方,才知家鄉的美好!
曾經的我,嚮往著外面的世界。只因有句歌詞唱的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的,很精彩;但是我忘了精彩背後的無奈,漂泊在外的辛酸。曾經的我想成為一隻鳥,一隻自由自在飛行的鳥,遠離大山禁錮的牢籠,掙脫命運的枷鎖。
年少輕狂的我,雄心勃勃!心就像一隻雄鷹,嚮往著自由。滄海桑田,時過境遷;一路的風霜雪雨。時至今日,歲月無盡的風霜,已經磨礪掉了當年的銳氣。滾滾紅塵,茫然若失,在這個無法屬於我的土地上,流浪著這樣一個異鄉人。
心累了,棲息的故鄉,在遠方……;觸碰不到的一切,幻化成了現在的淚。思念的淚是苦的,但也是甜的;苦在心裡,甜在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