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茅臺外,還有哪些價效比高的口糧酒?”
“有沒有好的鎮酒可以推薦?”
這是所長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半個月前,我們發過一篇《500元以內的醬香酒,可以怎麼選?》,詳細介紹了漢醬與飛天迎賓酒兩款酒。
這一次,幾位常喝酒的酒友為我們分享了自己的口糧酒——每一瓶酒的選擇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不同的喜好。
根據個人喜好,他們都是如何選擇口糧酒的?
找茅臺鎮的酒廠定製,自己還提供了三瓶80年代老茅臺酒調味!
@收藏茅臺酒多年的崔雁鵬:
消費茅臺的人找茅臺之外的口糧酒,只能找接近於茅臺的。我個人感覺。目前來說,比較接近的,市場上只有青花郎,或者是年份稍早的,比如2008年左右的紅花郎15年。
其他的據說口感接近普茅的酒,兩三口以後的口感,差距很大,比如遵義1935,我個人感覺,如果不挑嘴兒,偶爾喝喝感覺差不多,如果挑嘴的話,只能說相似。
因為酒的勾調技術也很重要,很多酒入嘴頭兩三口還可以,但是再喝,缺點就暴露無遺了,沒有持續性。
我們是自己調了兩款酒,在茅臺鎮找酒廠合作。一款是跟圈內人眾籌的,還有一款是我跟我表弟定做的,我們自己提供了三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飛天,還有一些老習酒,老郎酒作為調味酒,本來酒廠的酒體也不錯,當然成本也高,連包裝算上得750元左右,我就自己喝的,那肯定是超越這幾年的普茅了。
很多酒廠有生產力,有儲酒能力,就是苦於就是沒有品牌影響力,只能賣基酒,但是有些酒廠的酒確實不錯。
其實這種找酒廠合作定做的方式,現在也比較流行。我們這種的,是為了自飲,而不是賣酒,為了提升口感不太計算成本。但是還有很多為了盈利,找酒廠定製、自己定包裝、酒體這種的,可能就會找很小的酒廠。
我有個朋友,就被忽悠了,找了家三無的小作坊式的酒廠,買了很多酒,最後都只能送出去。
每餐喝得不多,喜歡淡一點
@老幹部張菊:
我一般比較喜歡43度飛天,賴茅金樽,紅花郎15,青花郎。
我酒量一般 每餐較少,另外紅酒喝得更多些,所以有時候會喜歡喝淡一點,而且這樣也能照顧不會喝白酒的人。
這幾款酒裡,43度飛天茅臺酒的茅香味比較純正,只是它的酒體比較單薄,喝著會水一點。
賴茅金樽的醬香比較濃郁,有一種優質習酒的香味,但是酒體沒有茅臺優雅,細膩度不如茅臺,香氣也沒有茅臺好。
紅花郎15呢,他的爆香很有特色,進入狀態比較快;青花郎的酒體則會更協調一些,優雅度也很好。
喝過不下50種醬酒,買過不少鎮酒,現在轉變觀念了
@資深酒友:
我喝過不下五十種醬香型酒,其中幾個品牌的大單品都不錯,比如國臺國標、釣魚臺老國賓、飛迎、遵義1935,各有特色,但是這幾種酒的新酒不太好喝,還有點衝,一定要出廠後再放個兩三年再品。
飛天迎賓的2016和2017的前三批都不錯,市場上都說2016年的好,其實2017年前三批也不錯,我拿2017年第二批跟2016相比較,口感是一樣的。
用2016飛迎和2019年遵義1935做比較,遵義1935就衝口,分析原因就是酒比較新,要放放。
其實,坤沙酒放個幾年後,都會變好喝。
2018年,我買過一瓶賴茅傳承,當時喝得實在難喝,又澀、又衝、油漆味還重,難下口,我就封存了,前段時間再拿出來喝,還真不錯,說明醬酒放個一兩年變化還真大。
我的習慣就是,如果要買,就先買單瓶品品。
當時喝國臺國標2012的時候,我一開始也不太相信國臺,最初買了個小酒版先喝一下,後來覺得還不錯就又買了一點。國臺國標馬上就要出2015了,我現在是買老一點的國標2012,這個價格也能接受,但是早個三年的酒,酒的品質就完全就不一樣了。
實際上釣魚臺有不少好酒,我品到現在,只有一個感覺最差,琺琅彩。像當年的酒,鐵蓋精品、七星芳華、十年陳釀喝的都已經不錯了,十年陳釀是釣魚臺裡的A+酒質,七星芳華是A++酒質,鐵蓋精品是T級酒質,和龍鳳樽一樣的酒質;至於老國賓和琺琅彩,要放兩年再喝。
趁這個酒的價格還不貴,我時不時囤一點買一點,等放個10年20年以後,這酒絕對是好酒,不管別人炒作與否,自己喝也是不錯的好酒。
我覺得茅臺的溢價太高了,適合存。喝的話,不如國臺和釣魚臺來的實惠,而且口感也不錯。
此外,推薦300-500的酒,有個前提就是必須是坤沙酒,但是一般三五百的酒,也都是坤沙酒了,不像茅臺王子有的是碎沙酒。
其實我以前找酒的時候還買過好多鎮酒,現在我基本上已經轉變觀念了,除非是非常不錯的鎮酒就買一點喝喝,此外基本不會再買鎮酒了。
我有想過一個問題:多少年以後,這個酒如果我不喝了,或者一直沒喝,以後留給小孩,他就算不想喝,用來變現,有品牌的酒還是更好變現,無非就是價格低一點,所以我現在基本上我都是這幾個帶品牌的酒。
偏愛醬香味濃一點,論價效比選賴茅傳承
@薛行華:我感覺有三款酒適合當口糧酒:一個是遵義1935,一個是飛天迎賓酒,還有就是賴茅傳承。
遵義1935和飛天迎賓酒比較的話,我感覺遵義1935好喝一點,醬香味濃一點重一點,飛天迎賓稍微柔和點。
另外,賴茅系列也比較多,我為什麼選賴茅傳承呢?
我感覺傳承的醬香味濃一點,其他的好像也柔和點,而且賴茅傳承價效比最高啊,我買的是2017年的,只要250元左右,而遵義1935和飛天迎賓都會貴一點。
我覺得價效比最高,就是賴茅傳承,我們很多人喝過都覺得好喝,不過如果是2019年的可能會比較辣一點。
熱衷於嘗試各種沒喝過的酒,便宜的不一定沒好貨
@博比:
其實我現在也沒喝酒的習慣,大部分都是嘗試各種沒喝過的酒,各種品嚐,每天喝個2-3兩。
我家裡開啟的酒,經常在10多種,加上自己勾兌的,大概有20多瓶
其實茅臺就算同一種酒,不同批次,口感也是有差異的,但是我倒是認為如果讓我選擇口糧酒,有幾個原則:
大廠品牌;2,大麴坤沙;3,價效比高;4,自己屯酒,喝五年以上的。從我的口感來說,比較喜歡習酒窖藏88和98,還有就是茅臺系列酒裡面的賴茅,這些酒價位都在300-500之間的,我認為做口糧酒價效比可以的。
百人百醬,自己喜歡的口感,別管品牌和價位,只要滿足我說的前二個條件,都可以,便宜的不一定沒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