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有句俗語“明前螺螄賽似鵝”,言下之意在清明前是吃螺螄的最佳時期,因為此時的螺螄尚未孕育小螺螄,是最肥碩的時候。週末到小菜場買菜,問了一下螺螄的價格,不剪“屁股”的每斤5元,剪去“屁股”的每斤7元,比較大的還需8元一斤。由此,想起來小時候經歷的耥螺螄、摸螺螄的事情。
清明螺,賽過鵝
螺螄對於江南水鄉的人來說,那是最熟悉不過的“水產”了。螺螄的生長適應性很強,只要有水,基本上都能生存。我小時候經常將螺螄作為“葷菜”看待,我們吳江有個謎語,謎面是“小小瓶,小小蓋,小小瓶裡有點好小菜”,謎底就是螺螄。吳江人將所有下飯菜都稱為“小菜”,平時都以地上出產的蔬菜為主,一定要到“逢時過節”,或者有“人來客去”,才會到街上買點肉,或者殺只雞,炒個蛋,稱為“有好小菜”吃了。
在春季滿地金黃的菜花田邊,悠閒地摸著螺螄
旺火爆炒螺螄
日常的“開葷”或“好小菜”,往往都是“自力更生”取得的。最好弄的“好小菜”就是螺螄。
螺螄的獲得方式有多種,最主要的是耥螺螄、摸螺螄、撈螺螄三種。
耥螺螄
摸螺螄
撈螺螄
耥螺螄需要藉助一種工具,叫耥網。耥網一般都是自己弄的。先要織網,織網的線一般用插秧時作“經線”的尼龍線,把尼龍線繞到“襯”(梭子)上,在空閒之時逐格編制,空格不能過大,要能網住螺螄為準。織完網兜後,將網兜系在由三塊木條或竹片形成的倒三角形上,再在此倒三角形的木(竹)架子上系一根竹竿,這樣就成了一個耥網。想“開葷”了,就掮著耥網到“河灘頭”去耥。
耥螺螄的技術含量不高,是個力氣活,只要將耥網克服浮力沉向河底,再在河底平穩地來回推拉,數次之後,把耥網拎起來,讓耥網浮在水裡,在河裡來回晃盪,洗去淤泥,然後將耥網收回到岸上,把裡面的東西全部倒出來。接下來的活就是撿螺螄。一般耥螺螄的活大人幹,撿螺螄的活孩子幹。撿螺螄有時也會有意外收穫,除了螺螄外,會有一些小魚和河蝦也會被一股腦兒耥上來的。
耥螺螄常常是秋收以後或冬季這個“農閒”時段乾的活。忙完秋收之後,農民相對比較空,待在家裡反而覺得不適應,於是出去“活動活動筋骨”,還可以添點“葷菜”,孩子往往也樂意跟著大人後頭幹撿螺螄的活。
耥螺螄是個力氣活,寒冬耥螺螄只穿棉毛衫即可
到了春季,又要開始忙春耕了開春後的第一件事,往往是罱河泥,給尚未“拔節”的麥子或尚未開花的油菜,加一次有機肥——河泥。
老照片罱河泥
油菜花開
罱河泥是江南農村男人們最累的體力活。在農村實行“大集體”時期,評定“男勞力”是否能拿“十成公分”,主要就看其會不會罱河泥。罱河泥與耥螺螄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在河底“搗鼓”的活。所不同者,耥螺螄在岸上進行,罱河泥都在船上,船在水中是動態的,因此罱河泥較之固定在岸上的耥螺螄難度要大得多;耥螺螄使用的工具是耥網,罱河泥使用的工具是罱泥蘆頭(由兩個竹篾編制的蚌殼狀竹器,通過連線它們的一粗一細兩個竹竿控制,開合自如);耥螺螄關注的是河泥中的螺螄和魚蝦,而罱河泥的重點是河底的淤泥,耥網中的內容是經過洗盡淤泥後的含魚蝦螺螄以及雜質,而罱泥蘆頭中卻是滿滿的河泥,死沉死沉的,儘管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但是要將它整個提進船艙,還是需要巧勁和力量的,沒經驗的人是無法完成這一些列連貫的動作的。
罱河泥滿艙後,要把船搖到需要河泥的麥田或菜田附近,通過“釣河泥”的方式,將河泥從船艙“釣”到岸邊的河泥潭中,再將河泥潭中的河泥“釣”到河泥塘中。“釣河泥”一般由婦女幹,這活同樣需要巧勁,即經驗。兩人組成一個“釣河泥”的對子,分別站在船艙前後或河泥潭兩側,兩人雙手各牽著一根繩子,繩子系在木製的“釣桶”上,兩人合作將“釣桶”甩到船艙或泥潭中取河泥,然後將裝滿一桶河泥的釣桶甩向目的地並傾倒出來,如此反覆地幹,直至完工。這是一項農村婦女工種中最吃力,也是較難掌握的工作,會幹能幹此活者才能得到“十成公分”。不會幹的,或者剛學不久者,往往會因為動作不協調,跌到河泥中的也不在少數。一天干下來,即使是熟練工,也會全身痠痛。
罱河泥也會誕生副產品,那就是河泥中有魚蝦和螺螄。相對於罱河泥和釣河泥,歇工之餘,順便在河泥塘中“撈螺螄”,那就是一個“小兒科”了。等到“釣河泥”結束,河泥塘表面會有一個個小孔,那就是螺螄的呼吸孔,順著小孔一撈一個準,不一會就能撈到一大堆螺螄。帶回家,在清水中洗淨,再養養,就是一隻美味的“明前螺螄”了。
這時候的春日,也是吳江最美麗的時候。Sunny濃郁,明亮流淌,留到地上,變成了整畦的油菜花和嫩綠的麥苗;流到人身上,變成了欣欣然的力量。天地萬物,都開始顯出明亮、柔潤、輕盈、鮮豔的色彩來。
很快就到了夏天,因為天氣較熱,摸螺螄便是通行的做法。晚飯後,農村人習慣到空曠的地方“乘風涼”,拉家常。這個時候也是摸螺螄的極佳時期。
水鄉的居民一般都是擇水而居,不是房前便是屋後總會有著一條小河,河邊為了洗刷方便,總會有用條石搭建的“河橋”(吳江人稱河埠為“河橋”),平時人們可以拾級而下洗衣洗菜,或停靠船隻用。“河橋”總會有幾級是浸在水中的。
江南水鄉
在夏日的傍晚,浸在水中的條石側面總有螺螄爬著。因此,只要想吃螺螄,在夏晚出手,用手沿著條石側面,從下往上,一摸一把,屢試不爽。
在夏天還有一種弄螺螄的辦法,就是用一隻相對較大的竹篾簸箕,插到“河養草”(吳江人稱水花生為“河養草”)底下,晃動河養草,讓爬在河養草根系的螺螄掉落到簸箕中,抽出簸箕,就有收穫了。一次不夠的話,可以換個地方再次重複。這種弄螺螄的辦法,吳江人叫做“出螺螄”。
當然,一定還有更多弄螺螄的辦法,不再一一贅述了。還是來吃美味的螺螄吧!
徵稿啟事
請傳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絡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傳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