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豆腐腦的“甜鹹之爭”一樣,白酒也有“高低之爭”,部分酒友覺得“白酒要喝高度酒”,因為低度酒“後勁大”、“品質差”,“後遺症”多;另一部分酒友則認為“喝低度酒好”,低度酒“不易醉”、“對身體刺激小”……常常互不相讓,都覺得自己說的不錯,爭辯得面紅耳赤。那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古來就有“高度酒偏好”
在古時候,因為蒸餾酒技術誕生時間較晚,在大部分酒都是10度左右的年代裡,宋元時期才出現的蒸餾燒酒(20~30度左右)算是“高度酒”,所以,人們品嚐到這類乙醇含量更高的酒,才會覺得“有味兒”“爽快”,於是就有了“暢飲催生豪氣,醉比劉伶放浪,狂若太白仙”的豪邁。
再者,在古時,由於工藝落後,生產環境難以保障,釀製出來的酒大多度數偏低,且含有更多人體難以分解的有害雜質,喝過之後更容易產生頭痛等不良反應,相對的高度蒸餾酒則“醉得比較純粹”,稍微好受一點。因此,結合“有味兒”和“好受點”,“真愛酒當飲燒刀子”這樣的“高度酒偏好”就流傳了下來。
高低標準變化
隨著蒸餾酒工藝的不斷髮展,晚清時期,蒸餾酒已經可以達到50度左右,而且伴隨著這種追求“高度酒”的需求和酒家不斷用“最烈的酒”作為吸引人的招牌,建國後,有些蒸餾酒甚至高達75度。所以,在建國後一段時間裡,60度以下的白酒都曾被稱作“低度酒”。
常言道“小飲怡情,大飲傷身”,人體對酒精的耐受度畢竟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度白酒”並不合理,而且隨著國家經濟和白酒釀製工藝的發展和提高,以前僅能“少數人飲”“飲少量”的酒都變得平常易得,國家便出臺了新的白酒標準規定,白酒酒精度在45到68之間是高度酒,低於45等於25度是低度酒。
所以,相對於現代白酒來說,已經不需要通過“高度”來判斷酒是否“有味兒”和“好受”了。
高/低度酒的選擇在於“人”
我們知道,有人喝酒會上臉,有人不會;有人是“千杯不醉”,有人卻“一杯倒”……而這種差異,是個人體內解酒酶不同產生的差異。
我們體內的解酒酶是指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兩種物質可以促進乙醇在體內的分解。我們喝酒時,酒精(乙醇)進入肝臟,通過乙醇脫氫酶的作用轉化為乙醛,然後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轉化為乙酸物質,最後乙酸再通過很多途徑,轉化成水分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解酒酶的數量和活性決定我們的酒量大小。解酒酶數量越多,活性越高,對乙醇的分解能力就越好,表現出來的就是越能喝,越不容易醉,反之,如果分解能力與飲用量不成正比,則反應越大,越容易上頭,越容易出現“一杯倒”。因此,對於一些人來說,喝低度酒像“喝水”“不易醉”“沒感覺”,一些人則感覺剛剛好。
“高”/“低”度酒的“張冠李戴”
經過科學的分析和驗證,我們判斷一款酒“對身體刺激大/小”“後勁大/小”“是否上頭”是跟酒中含有的雜品質有關,而不是酒精度數的高低。(相關閱讀:為什麼只有真正想醬香酒敢打“不上頭”的標籤?)
現在的低度白酒,是通過高度白酒降度之後得到。降度不是簡單的加水稀釋酒精度,而是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如果是合格的低度白酒,它的品質不會降低,只是風味和體驗與同批的高度酒有所區別,即我們常說的“醇厚”“綿柔”“淡雅”的口感區別。
因此,認為“高度酒一定辣衝”,“低度酒一定品質差後遺症多”,都是將酒品質張冠李戴到度數上的問題,並不能作為判斷喝高度酒好還是低度酒好的標準。
對一款好酒來說,酒度不是隨便定,需要釀酒大師們經過不斷試驗和精心勾調,得到最好口感才能確定。所以不管是高度還是低度,只要是好酒,怎麼選只是一個偏好問題,而不同度數的白酒的出現,也正是為了滿足這些不同的需求。我們喝酒都是為了喝得開心,喝得圓滿,無論高度還是低度,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好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