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過下廚經驗的小夥伴們都熟悉食材焯水的步驟,焯水是為了將食材出去本身的異味,或者是為了縮短食材的烹飪時間,當然還有就是為了保持食材的新鮮和色澤。但是很多人都表示,食材在焯完水後,味道變了,甚至連營養都缺失了,這是為什麼?那肯定是你焯水的方式不對。食材焯水雖然簡單,也是要根據食材本身的特性來操作的。
不同的食材需要選用不同的焯水方式,這樣炒好的食材才不會營養缺失,或者味道變差。比如豬蹄需要用冷水焯煮,而西蘭花則需要用開水焯煮,這些都是有學問的。那麼你知道什麼樣的食材該選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焯水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食材焯水的一些小知識。
第一,蔬菜焯水用開水。
蔬菜焯水需要用開水焯煮,這是因為蔬菜本身比較容易熟,用冷水焯煮時,蔬菜在與冷水一起加熱的過程持續受熱,一些可溶性維生素一直在流失,等水燒開後,蔬菜早就熟透,失去了蔬菜原本的清脆口感,營養也流失大半,而且還特別容易發黃。用開水焯的話,蔬菜在較短的時間焯熟,可溶性維生素來不及流失就已經焯好,這樣就保持了蔬菜原本的清脆口感和營養。
第二,大塊肉和冰凍肉,或者異味較重肉用冷水。
食材冷水焯煮時,與冷水一起被加熱,食材內部的血水和異味就會慢慢加熱的過程被焯出。如果用開水焯煮的話,食材一下鍋,表面的組織馬上就會開始被燙熟,進而將食材內部的血水和異味鎖住。這樣即使焯再久也達不到除異味的效果,在後續的烹飪過程,調料也無法進入食材內部,吃起來不入味還腥。
第三,新鮮家禽、海鮮、動物內臟和異味較小的肉類用開水。
新鮮家禽、海鮮等食材都用開水焯煮,因為這些食材本身血水較少,而且異味也不太大,在後續烹飪的時候比較容易去除,而且容易熟,也就沒有必要用冷水焯煮。這類食材在用開水焯煮時也需要特別注意時間,千萬不能焯太久,不然容易營養流失,肉質變老,影響成菜口感。
當然,除了焯水方式,焯水時還需要藉助其它輔助食材,比如蔬菜在焯水時,最好往水裡加入一些食鹽和食用油,這樣焯出來的蔬菜可以較好的保持原本的色澤。而焯肉時最好在水裡加入料酒等去腥材料,這樣將血水和異味焯出的同時還能吸收調料的香味。
關於焯水的小知識大概就是這些,記住這三點,什麼菜你都焯不壞,快點收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