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編者按:元曲,“阿膠一碗,芝麻一盞,白米紅餡蜜餞,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帶著笑,潤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錢”。此曲牌被當做美容祕方廣為傳唱。《全唐詩》記載:“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據說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一日食三盞阿膠,才能以“酥胸如兔裹衣裳”的奧妙身姿博得唐明皇的歡心。

從唐代至明清時期,阿膠養顏之風更勝。清代慈禧在為懿嬪時就對阿膠鍾愛有加,終生服用,以阿膠調養身體、美容養顏,不僅治好了所患“血癥”,更用白嫩如霜的容顏俘獲了咸豐皇帝的寵愛。翻近歷史文章,有關阿膠的譽文層出不窮。據史料記載,阿膠早在北魏時期就已是皇室貢品。

阿膠糕起源

阿膠糕的歷史起源目前找不到相關證據,或許元曲“阿膠一碗,芝麻一盞,白米紅餡蜜餞”是最早的祖師了吧,這個詞曲裡有阿膠糕配料其一的芝麻,亦或許是《清宮敘聞》記載,“西太后愛食胡桃阿膠膏,故老年面板滑膩”,這裡的胡桃應該是核桃。起源的版本很多,如山東東阿縣福祿堂原負責人是湖南人,幾年前聊起在他們老家素有滋補的傳統,小時候就見老人用阿膠和芝麻核桃做成“黑餅子”食用。而東阿縣多位從事阿膠產業的負責人則說很早就有用阿膠加各種乾果輔料做成膏(糕)狀物品來食用的習慣。還有的說法是去江浙滬一帶推銷阿膠時,該地區冬至節前後阿膠銷量猛增,看到他們冬天有食用阿膠的傳統習俗,把阿膠用黃酒泡了加各種乾果調成羹狀物體或者加上其他中藥做成十全大補膏作為一種藥膳食用,地方話“用來補一補”。這種說法比較靠譜,2019年記者參加在杭州召開的全國膠類中藥品質產業論壇上,國醫大師、浙江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葛琳儀、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苑素雲主任醫師分別做了冬令膏方和中藥膠劑在臨床膏方的應用報告,主要就講到了阿膠類膠劑在膏方上的使用。所以提倡秋冬季節吃膏方,還是基於中醫理論。《黃帝內經》講,冬季陽氣潛藏,萬物多靜少動,紛紛養精蓄銳。人類亦要順應自然,藏精納氣,此時服用一些滋補腎命的藥物,將有利於腎的藏精功能,加強命門的元精儲備,提升來春新一輪的生髮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真正有實物證據的是,已經在東阿阿膠工作20多年的高階食品保健食品研發工程師張建嶺,跟記者聊起告知產品來源及歷史沿革,稱該司科研人員根據江浙一帶民間服用阿膠的食用方法,提煉加工而成。最早2001年開始研製,2002年申報普通食品伊寶阿膠,2002年9月經東阿縣衛生局批准,其批准文號為:魯東衛食準字(2002)GQ0002號。04年更名為阿膠核桃糕,08年更名為桃花姬阿膠糕至今,這應該是阿膠糕最開始的雛形吧。記者查閱了當時山東生產阿膠糕的企業,更多的是2010年前後申請的企業標準。

阿膠vs阿膠糕

很多人知道阿膠是補血“大補”作用,也記住了它“美麗高貴”的價格,但90%以上人搞不清楚阿膠和阿膠糕的區分,正如東阿阿膠和東阿縣的阿膠、東阿鎮阿膠有幾個人能搞清楚?東阿縣能明白,東阿鎮、阿城鎮又有幾個人清楚,相信很多人認為是一個城市,這些地理因素就不講了,查查三個縣歷史或縣誌即可,再如東阿阿膠和桃花姬又有幾個人搞清楚?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人跟我講,搞點東阿阿膠吃吃,我就問他了,你要東阿(縣)的那個牌子,你咋吃?“東阿還有幾個牌子,電視裡廣告的東阿的就行,一小包包的嚼著吃啊”,阿膠是能一塊塊嚼著吃的嗎,2002年前還是藥品,後來原國家衛生部根據國人飲食習慣改成了藥食同源產品,這才有了阿膠可以當食品使用的官方規定。可能諸多人嚼著吃說的是阿膠糕吧。

被微商渠道搞個半死

2012年以前,阿膠糕還默默無名,只有個別的企業生產,如東阿阿膠、福牌、東阿縣幾個公司等,但是這個時節的阿膠糕還是正經的。真正讓阿膠糕形成大規模生產經營是當時的所謂“微商”操作。或許是對桃花姬等這種產品價格的仰望,你的朋友圈突然出現能治療各種疾病、銷售價格每盒在168元-298 元,代理價格68-98元(桃花姬市值368元左右)還宣稱一邊吃還可以掙錢的模式,讓一般人心動,這個單品爆發了。2014至15年,一個阿膠糕單品,只要能生產的企業、能接單的公司是24小時不停的生產,單品的爆發讓生產型企業措手不及,當時最大的對外貼牌公司山東東阿縣東盛公司,就一條生線能生產一噸,貼牌幾十個品種。不用擔心價格,湧進這三個地方(東阿縣、東阿鎮、膠城鎮)的全國淘“糕”者不計其數、連綿不斷、數不勝數。此時東阿縣旅遊業不發達,普通酒店住宿五、六十元,17年後到了120元左右(扯遠了,不扯了)。

圖片源自網路

阿膠糕的崛起讓東阿縣大部分小型阿膠製品生產企業快速發家爆富,如某膏集團、御某堂阿膠等公司,還有號稱當年OEM幾個億銷售額的東阿縣東某科技公司,據說當年業績好,上級母公司給幾個負責人每人獎勵一輛賓士。還有一個牛逼人物,最開始在農村家裡生產,後來榜上一個微商團隊,然後一年時間就在鋼球東面買了土地建工廠。最高峰時三個地方有證無證的公司三百多家,前幾天被聊城市場局公告清理的阿膠銷售類公司多達76家,而當年紅火一時的“張藥師”“小玫”“二蛋媽”“老膠師”“花紅藥業”等所謂的微商品牌,現在再也見不到影子。

這些不可怕,可怕的是無序!當年,以阿膠為原料衍生產品阿膠糕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容,而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一行業,搶蛋糕吃。然而,法律意識淡薄、無序競爭、誇大宣傳,造成了阿膠糕產品市場亂象迭出。阿膠糕當時出廠價28-50元,行業人說,如果加不到8%以上的阿膠,糕就不會成型。以當年阿膠平均價格600元成本算,光原材料也得48元啊,28元的阿膠糕怎麼出來的,芝麻核桃包裝盒等輔料不要錢哪,那些當年的阿膠糕都是啥做的啊,咱就不說了,吃進肚的吐不出了,不說了,消費者全是淚啊,誰讓自己是弱者呢。據說當年某省監督單位去飛檢,某個公司竟然進了100公斤的阿膠,其他無手續,這100公斤生產了幾百噸阿膠糕?我們無從得知,估計只有當事人明白吧。還好,這比前幾年媒體報道的“太太”阿膠糕好多了,起碼有點阿膠渣。“太太”生產企業直接上黃明膠。2015年,中國食品報曾經做過一個報道,明確指出該種產品配料不合理性,不過此時檢測技術還不完善,讓一小撮人鑽了法律的空子。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我幹微商一個月,掙了38萬!怎麼賺的,我做微商賣假貨被人家打斷了腿,保險公司賠的”一段冷笑話說的就是那幾年的微商。無孔不入的營銷炸圈,各種炫富吸睛、戲精輪番上陣告訴你幹這個活(賣阿膠糕)能暴富,於是大批閒賦在家的孩子媽被當做勵志人物接踵推出,殊不知遊戲規則始終是掌握在個別人的手裡,最後各種小代理壓貨在手,賣不掉後直接扔了。做微商的可不是小部分,據說當年一個團隊就幾十萬人,從事這個行當的累計上千萬人。阿膠糕真不真先不說了,收錢不發貨或者強迫你拿貨升級代理,一幫韭菜一茬茬的被收割,誠信都沒了。牆倒眾人推,然後阿膠糕這個單品讓小型阿膠製品企業沒有市場了。最慘的一個東阿縣公司叫什麼堂,看人家紅火眼紅了,16年把鋼球廠停掉改成阿膠糕廠,結果17年開始,市場萎靡,苟延殘喘的幹了幾個月,然後就沒然後了。

記者近幾年調查了解,真正生產阿膠糕的大型企業也就是能生產阿膠的公司,不屑於與製品公司競爭,大型公司是以產品的品質為基準,長遠發展,如2018年山東阿膠行業協會年會時,福牌董事長楊福安明確提出阿膠糕裡的阿膠不能低於15%,2019年東阿縣行業協會發布的阿膠糕團體標準規定了不能低於10%,轉眼一年過去了,東阿縣的阿膠糕團體標準至今沒執行,有人戲說,一部團標廢了一個單品。為啥呢?10%的阿膠含量相當於成本每公斤40元以上,現在批發價低於成本價,怎麼會執行。唯一欣慰的是像東阿阿膠、福牌、巨集濟堂、華信等大型生產阿膠的企業阿膠糕單品不受外界影響生產等值的產品,但阿膠製品小型公司價格體系的混亂,使得他們這些老牌產品銷售渠道不是那麼美麗,這就是所謂的劣幣逐良幣了吧。

被電商搞壞了

做電商渠道的哪幫人我就不說了,路子差不多,聽說最近山東聊城市要把從14年開始網上銷售的有關稅務濾一下,自求多福吧。

讀者有知道其他阿膠糕牌子沉沒的後臺聊聊,不定啥時就中獎了,畢竟我們送出的阿膠及製品都是經過青島海關技術中心檢測過五項皮源的,保真。

關於阿膠糕的這點事到此了,再細說下就沒意思了,下期還是聊聊這個單品是如何被固元糕搞壞的吧,《固元糕的崛起與混亂》,關注中國食品報三膠報道組、關注膠原產業公號。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椒雞雜蔬奶油麵,意麵配上奶,味道特別奶香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