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去體內溼氣,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下手。中醫提供以下方法,讓你輕鬆除去身體濁重溼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當然,通過中醫藥膳來祛除溼氣也是個簡單易學的方法。
【仙草綠豆水鴨湯】【食材:】仙草60克,綠豆100克,茯苓50克,廣陳皮15克,無花果4只,水鴨1只(約750克)。
【做法:】
先將水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加有陳皮(或柑、橘、柚葉)的沸水中稍焯,撈出沖洗乾淨血沫;
然後,連同其他洗淨的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用:】
仙草(又名涼粉草)性味寒甘淡,善於清熱解暑、利溼、涼血解毒;
綠豆性味寒甘,長於清熱解毒、消暑、利水;
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無花果性味涼甘,功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
搭配性味涼甘,功擅補中益氣、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鴨,佐以性味辛苦溫的廣陳皮,既可健脾理氣、燥溼化痰,使湯補而不滯,又可去除水鴨的腥臊味。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健脾祛溼、開胃消食、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涼血解毒等作用。
適宜於一般人群服食(脾胃虛寒者慎服)。也可用於脾胃溼熱、運化不力或感受暑溼熱毒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藕瓜綠豆墨魚湯】【食材:】 蓮藕500 克,節瓜2條(約500克),綠豆、墨魚乾各100克,豬腱肉250克。
【做法:】
先將蓮藕、節瓜分別削皮,洗淨,切厚塊;
墨魚乾水發,洗淨,切塊;
豬腱肉洗淨,切厚塊;
然後,連同洗淨的綠豆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
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 精鹽調味即可。
【功用:】
蓮藕(煮熟者)性味溫甘,善於健脾開胃、益血補心;
節瓜性味平甘,長於健脾開胃、生津止渴、解暑溼、通利二便;
綠豆性味寒甘, 功善清熱解毒、消暑、利水;
搭配性味平鹹,功擅養血滋陰的墨魚乾,以及性味微寒甘鹹,功能補腎滋陰、養血潤燥、補中益氣的豬瘦肉。
諸物合烹,湯性清涼,清不傷正,補不斂邪, 有良好的健脾開胃、養血安神、補腎滋陰、清熱解暑、祛溼解毒等作用。適宜於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腎虛弱、陰血不足或感受暑溼熱毒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山藥扁豆砂仁豬肚湯:健脾 和中 化溼主要食材及其功效:山藥(淮山)健脾和中而運溼,對腹瀉的諸般症侯都適合,且性味平和,可以配合溫、清、消、補各類湯料來以輔助治療各種症型。平時體虛的人,食山藥是補而不熱,溫而不燥。
扁豆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腸胃有益。
砂仁除了是一種健脾祛溼中藥,還是一種香料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凡溼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
豬肚營養豐富,它所含的胃泌素、胃蛋白酶可以促進胃酸分泌和胃粘膜生長,養胃護胃都很好。
材料鮮山藥100克,扁豆20克,砂仁10克,大棗10克,豬肚200克,豬肉100克。
烹飪1.扁豆、砂仁、大棗提前用清水浸泡15分鐘;
2.鮮山藥去皮後切塊備用,紅棗去核;
3.豬肚洗乾淨汆水。
4.把除了淮山以外的材料一起放進湯煲,加入清水約2000毫升;
5.武火煲沸,再改文火慢煮30分鐘左右;
6.放入山藥,再滾15分鐘,就可以放鹽飲靚湯了。
牛大力淮山鵝骨湯:健脾養腎祛溼醒困主要食材及其功效:牛大力顧名思義,食之能令人增氣力、強體魄和強筋骨,力大如牛,它是為數不多可以入肺、肝、腎三經兼藥食兩用之品,被讚譽為“南方人蔘”。
幹品淮山,這個湯中我們沒用鮮淮山,那是因為鮮淮山滋膩有助溼的短板。而幹品淮山和芡實都是常用的健脾祛溼料,且藥性平和不像薏米偏涼,就算多食也不會寒涼傷正。
左鵝、鵝肉和鵝骨,味甘性偏溫,有益氣補虛、祛溼強筋的功效,是食療的上品。
材料牛大力50克,幹品淮山、芡實各30克,鵝掌、鵝翼、鵝腿各一對,紅棗5顆,生薑3片。
烹飪1.藥材都沖洗乾淨;
2.紅棗去核;
3.鵝掌、鵝翼,鵝腿洗淨後斬塊汆水備用。
4.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湯煲,加入礦泉水2500毫升;
5.武火煲滾,後改文火慢熬2小時左右,飲用前再落鹽即可。
香椿蛋角滾瘦肉:祛風散溼 健胃醒脾主要食材及其功效:正所謂雨前香椿嫩如絲,中國人食用香椿由來已久,從漢代開始就遍佈大江南北,尤其是穀雨前後。不過我們廣東人似乎就吃的比較少。
香椿被譽為“樹上蔬菜”,每年春季穀雨前後,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它具有祛風散溼,健胃醒脾、行氣活血的功效,不僅能刺激人的食慾,而且具有防治時令胃腸型感冒的功效。
現代研究更表明,該物富含多酚類抗氧化物質和維生素E,對於心腦血管病人及備孕人士食用很有益處。和雞蛋、瘦肉相配,營養更為豐富。
材料注意:由於香椿容易積聚亞硝酸鹽物質,故必須新鮮食用,儘量不要放過夜。另外香椿為發物,一次使用量不宜過多,而且哮喘急性發作、急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急性發作期的病人,也不宜食用。
香椿芽100g,雞蛋3個,瘦肉沫100g 生薑絲少許。
烹飪1.瘦肉沫加入生油生抽生粉拌醃
2.雞蛋去殼拌勻後加入少量澱粉
3.先將肉末炒熟,再下一勺蛋液,將炒過的肉餡讓如,趁蛋液沒凝固前將另一半蛋皮翻過了蓋住肉末,煎成蛋角備用
4.香椿芽洗淨汆水後下鍋,加水800ml煮開後一起下鍋,同煮15分鐘後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厚朴綿茵陳煲豬橫脷:健脾化溼利膽說起祛溼湯,現在網上最流行的莫過於赤小豆薏米水、土茯苓煲綠豆之類,但其實這個湯並不能很好的解除溼困。因為人體的溼熱有不同部位。
中焦是指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溼困於此時,容易出現脘腹脹悶、噁心欲嘔、腸鳴洩瀉等症狀。所以健脾化溼、利膽退黃就是我們這湯針對溼困中焦要起的功效。
主要食材及其功效:厚朴是植物厚朴的樹皮,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具有燥溼、行氣導滯的作用。
綿茵陳能清熱、利溼、退黃,還有護肝的作用,加上健脾益氣的豬橫脷一起,健脾化溼的效果會更明顯。綿茵陳不僅能護肝祛溼,對治療口腔黏膜潰瘍也有效果。
材料我們可以去藥店買上30克的綿茵陳,煎煮後代茶飲用,次數不限,也可以用此茶來漱口,對輔助治療口腔黏膜潰瘍有幫助哦。
另外,這湯對於溼阻中焦型急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等也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厚朴10g,綿茵陳20g,豬橫脷1條,豬瘦肉250克,蜜棗2個,生薑2片。
烹飪1.藥材洗淨,豬橫脷去白脂後切成小塊備用。
2.綿茵陳和厚朴、蜜棗洗淨後加水1200ml。
3.煮開後改為文火,熬煮1.5小時後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清熱祛溼粥】【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注意事項】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消暑健脾祛溼湯】【成份】 蜜棗、赤小豆、生薑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 清熱解暑、鞏固排洩及消化系統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將瘦肉6兩飛水後與各湯料及六湯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內。煲約兩小時,加適量鹽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