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們做糊塌子,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媽媽也解釋不出來,就說她打小也是聽姥姥這麼叫的,不糾結名字了,總之說白了就是西葫蘆雞蛋餅。只是老北京人在吃的時候喜歡配上一碗蒜汁吃,這也是糊塌子和其他主食在吃法上的不同之處。其實朋友們可以從這道糊塌子演變出很多用其他食材做的小餅,不蘸蒜汁就成了非常適合小寶寶吃的輔食,做法簡單,營養又美味,能解決很多小寶寶不愛吃蔬菜的難題。不過我還是每次都配一碗蒜汁,只有這樣才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而且吃糊塌子不用炒其他菜,熬一鍋粥就夠了,我們經常是夏天吃,天熱,不愛炒菜做飯,這樣不用長時間在爐子旁邊大火烤著,而且這樣烙的餅涼了也非常軟,新手也能幾分鐘就做出來。不多說了,先來看看北京人在家是怎麼做怎麼吃糊塌子的吧!
食材:西葫蘆一個(一斤左右),雞蛋2個,麵粉300克,大蒜5瓣,鹽兩勺,醋適量,雞精一小勺,香油幾滴。
步驟:
1. 西葫蘆擦絲。
2. 擦好絲撒上一勺鹽放一旁讓它慢慢殺出水份,。
3. 大蒜搗成蒜泥,放入雞精,鹽一勺,醋,調勻以後在上面點幾滴香油提香。
4. 西葫蘆殺出水份後打進兩個雞蛋,攪散,可別把殺出來的水倒掉哦。
5. 麵粉倒進西葫蘆裡,攪到沒有乾麵,如果太稠可以稍放一些水,稀稠度沒有嚴格要求,只要攤餅的時候能用鏟子抹開就可以。
6. 小火熱鍋,鍋中刷薄薄一層油,用大湯勺盛一勺麵糊倒入鍋中,用鏟子把麵糊向四周轉圈抹開,形成一個小圓餅。
7. 心裡默數30個數,小餅顏色開始透明或中間稍微鼓起翻面,再默數30個數,小餅就差不多熟了,這個時間和你的餅的薄厚也有關係哦,我攤的薄厚度一般就是一分鐘一個。
8. 黃燦燦的糊塌子盛出來直接吃都很好吃,配著調好的蒜汁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注:1.蒜泥不能用刀切,一定是搗出來的,這樣蒜裡的蒜汁才能充分進入到醋裡。2.一次倒麵糊不能太多,餅太厚裡面不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