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地區,包括印度、泰國等國家都種植秈稻,一年可以三熟,但口味差,沒黏性,吃到嘴裡像渣渣,所謂“稻香”只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和我們中國產高品質梗米是沒法比的。中國產的梗米,燒好飯,開啟蓋子,真的是有一股香味的。
山海經講,世界上除了穆斯林和耶穌基督以外,一切神佛的發源地都在古印度,但是有了歐洲幾百年的奴役,古印度文明斷了傳承,現在的印度文明傳承一塌糊塗,信仰也難以理解,就說他們現在使用的超長大米吧,山海經講述:它是眾神的食物,偶爾的打打牙祭,這種大米的名字叫龍牙米,因為中印的關係,他們不宣傳我們,相應的官方也不怎麼報道他們的民生,就是說了也是一句話新聞,相對的民眾對印度也通過官方了解的少。
印度大米,又幹又散,吃嘴裡乾巴巴的給人一種扎嗓子的感覺,煮的稀飯清湯寡水就像過去四川一帶出產的二茬米(現在都餵豬吃)似的。經常吃那種米後突然換吃銀川大米和東北大米就感覺好像我們的這種大米有油性,黏稠度高,尤其是煮稀飯粘得象儒米一樣,所以你若經常吃那種長米粒的米的確不好吃。
口味和習慣問題,我喜歡吃蒸子飯,即水燒開,下米煮一開,再撈出大米,將之放在鋪了紗布的蒸籠裡蒸熟。我喜歡粒粒分開的米,不喜歡沾乎乎的米。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倭人因壽司必須將米煮成沾乎乎的像糯米般的飯,否則咋成型?
印度的大米其實我們中國也有,叫野米,現在要吃只能吃野生的了,賣的挺貴,曾經我們也是使用這種米的,後來袁隆平教授搞出了雜交水稻產量比這種長長的米高得多,而且這種長長的米人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才放棄了種植這種大米。南亞大米生長期短細長品相好但無黏性,煮不成黏稠的粥,做成米飯也是一粒一粒不互粘,適合做成手抓飯。不適合中國大多數人的口味,誰吃誰知道。如果是從六、七十代過來的長江流域的人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水稻種植有兩種,一種是種雙季早稻和晚稻,另一種是單季種中稻,其中的早稻就是秈稻,這種早稻米做飯就是不粘,比較散而硬,一般都不用來做米飯,而是煮稀飯。
只要是亞熱帶一年兩季、三季的大米都是秈米,尤其是東南亞的秈米,食之如同嚼蠟!本人吃過最好的泰國秈米,前幾年開車帶回來20代給親戚朋友們……對於吃慣北方大米的人來說,吃秈米如同嚼蠟,一點都不誇張!對於南方地區來說,亞熱帶氣候,土地面積小,眾多人口壓力,只能種植秈米,倘若把南方的橙子大面積弄到北方來養,肯定不行,北方的蘋果弄到南方來種也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