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凝結出了數項璀璨的文化結晶。無論到哪,吃是人生活的必須條件。隨著社會的發展,地域的區別以及歷史的傳承,吃什麼?便成為了飲食文化。
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飲食不僅是許多人所追求的事物,怎樣吃,以及其中的飲食歷史,也成為不白吃的主要目標。提起明朝,就會想到一個偉大王朝的誕生。作為中國歷史的一個鼎盛時期,明朝皇宮的美食,也一定會使很多人饞涎。
在閱讀相關史料後,縱觀整個明朝的宮廷飲食文化,就會發現,在明朝前期,皇家的食物並不是特別豐美。到了明朝末期,各色獨特的美食,才讓人垂涎欲滴。那麼明初和明末,明朝的宮廷美食都有哪些?其中都有哪些改變?這個便要緩緩道來。
明朝初期儉樸的美食風尚在明朝建國之初,食物遠沒有想的那麼豐富。由於元朝統治者的不作為,不到百年,其統治下的百姓便食不果腹了。為了謀求生存,百姓因為飢餓掀起了推翻元朝的旗幟。而明朝的建立,正是這一大背景下走出來的。
明朝執政的理念與影響,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元朝統治者的影響,在建立後宮的規章制度中,很多還沿襲了宋朝的標準。
所以很多食物的製作,以及食品的命名,都有之前的歷史可循。可是為了表明明朝統治者與天下百姓同甘共苦,所以宮廷的食物並不是特別豐盛。除了一些特定場合的需要,皇宮中平常所吃的食物與平民百姓家無異。
1、“烹龍炮鳳”的玄機
在明朝初期,想要吃一頓好的,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為了表明皇帝的權威,在一些需要的情況下,也要開開葷腥,證明一下國家實力。於是,一道有名的菜品肩負上了這條政治的重任——“烹龍炮鳳”。
龍鳳,作為古代標誌性的權威圖騰,其不僅表達了對龍與鳳的尊敬與崇拜,還表達了對帝王權威的尊敬與崇拜。而一道“烹龍炮鳳”,作為皇家特有的菜品,並且在重要的儀式舉行下才拿出,這可是一道不簡單的菜。
可是史料與事實表明,“烹龍炮鳳”,確實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菜。所謂的龍鳳,在現實生活中都沒有真正見過,更多的是傳聞與傳說。
為了體現皇帝的權威,“烹龍炮鳳”成為了一道“政治菜”。鳳由雄雉替代,龍由牡羊替代,“烹龍炮鳳”,其本質與燒雞、烤羊肉串相似。知道真相之後,“烹龍炮鳳”的玄機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2、從民間購買的美食
除了宴會以及重要的場合,皇家平常所吃的食物,主要根據個人愛好來支配。因為各地的貢品,不一定符合皇家的口味,所以大部分貢品最終都成為了皇帝的賞賜,給了明朝大臣去享用。而普通百姓家所吃的食物,在明朝前期成為了宮廷主流。
如明世宗信奉道教,所以平常所食,皆為齋飯,還有“麒麟脯”、“五色芝”等糕點。明穆宗還喜歡吃民間的驢腸、果餅,東宮皇后喜歡吃“市餳”,這些民間常見的小吃,都是後宮負責廚房的管理人員到百姓家裡去買。
3、“魚肉牲牢”的簡樸
堂堂的大明王朝,其後宮所喜愛的食物竟然來自民間,確實體現了其簡樸的風尚。除此之外,宮廷中常見的主食、甜品、茶葉、酒類等食物,都與民間相差無幾,只是其中的加工手法不同。其樣子與製作時間的花費,成為了明朝初期,宮廷飲食的一大風尚。
如“捻轉”,作為明宮主食,其製作手法與民間就沒有太大差別。“取麥穗,煮熟去芒殼,磨成條,即成”。還有粽子、餃子等食物,在明宮也是平常的食品。進貢而來的茶葉,也並非精品,為了減少花費,甚至還去除了茶餅的工藝,直接用地方散茶作為皇家茶品。
史料中的多種跡象,都表明了明朝前期宮廷的儉樸之風。在當時社會背景的需要下,皇家的儉樸確實使社會得到了大的發展。不久,“仁宣之治”的明初盛世,使全國過上了吃得飽、穿的暖的好日子。
明朝後期奢華的美食風尚隨著明朝的發展,到了後期,國家的財產逐漸成為了皇家的玩物。如萬曆皇帝就派太監到全國各地收取礦物的稅收,來滿足自己奢華的私慾。從最初的為民著想,與民同甘共苦,到最後的強徵暴斂,也導致了皇宮飲食風尚的改變。
奢華的皇宮與內心,自然也少不了奢華的飲食。人生最簡單的志趣,不過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在吃的方面,奢華的皇宮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看似一道簡單的菜餚,裡面的手法與花費,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1、吃素也不簡單
在明朝皇帝中,信奉道教的也不在少數,可是到了崇禎年間,皇帝信奉道教,樂於吃齋,反而導致了進一步的腐化。
由於之前,崇禎皇帝吃的太多奢華,在吃齋飯時,不是特別合胃口。負責御膳的官員為了討好崇禎皇帝,“皆以葷血清汁和劑以進”。意思是說,將素食與葷食的汁液一同吃,這樣吃素食也有葷菜的味道。
在史料中,素食與葷味的結合,還講了具體的做法。如“將生鵝褪毛,從後穴取出內臟,在將蔬菜放進鵝肚,煮一沸,取出,用酒洗盡,另外用麻油烹煮成菜餚”。可想而知,一道素菜,竟然使一隻鵝成為了主要的製作成本。如此一來,齋飯反而成為了“奢華品”。
2、與太監們的廝混
再仔細發掘史料,素食用葷味,其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紅樓夢》中,富貴的賈家都可以消耗的起,一個明朝後宮,還在乎這“九牛一毛”的事物嗎?在與太監廝混的過程中,一種市井中的浮華風,成為了明朝後期宮廷飲食的主流。
眾所周知,魏忠賢是一位無惡不作的奸宦,為了獲得自己的私利,其擾亂了朝廷的正常秩序。那麼魏忠賢是如何擾亂明朝朝廷秩序的呢?其主要目的,是博得皇帝的喜愛,其主要手法,說是美食,那也是一點不錯。
為了討好天啟皇帝的喜愛,在飲食的過程中,魏忠賢可使盡了功夫。為了獲得掌握皇帝飲食的權力,太監成為了主要負責人。當這項權力由太監掌管後,魏忠賢的江湖力量就得以展現在天啟皇帝面前。“屠宰之類,動及千數;肥鮮之味,恆數百品”。
一桌美食,所耗千金,也只是一個小數字。遇到大型宴會的需要,在魏忠賢等人的主持下,無疑成為了一個天文數字。所以明朝後期財政的崩潰,與皇帝的生活習慣,也有極大的聯絡。
3、果盤裡面的數字與學問
如何進一步證明明朝後期奢靡之風的飲食文化,果盤的數字統計最有發言權。因為果盤在明朝前期,以散撮的形式出現,正好滿足了皇族對於水果和甜品的需要。可是到了明朝後期,果盤也由需要成為了擺設,其中的數字變化,也與天文學相關。
在最初,果盤的形式是散撮,但到了明朝後期,是粘砌。粘砌與散撮,有什麼差別呢?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的量,增加了許多倍。就好比一碗蓬鬆的米飯與一碗緊壓的米飯,那麼一定是緊壓的米飯更重。
為了保證粘砌的數量,其中有著嚴格的規定。“果品均用二尺盤粘砌,每盤高二尺,用荔枝、圓眼110斤以上,棗、柿260斤以上,每年共需94900餘斤果品”。可想而知,就果盤的花費,需要有多大的財力來支援。
與御膳管理的逐漸鬆弛有關其實仔細思索明宮飲食風尚的改變,這與管理的失職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明初,皇宮中的飲食,由內外兩個機構組成。在外是光祿寺、太常寺,在內是太監中的尚膳局。那麼兩者有什麼關係呢?
光祿寺與太常寺,在外的主要目的是負責與禮儀有關的飯局。在平時,也負責皇宮中的日常飲食。在古代王朝中,貴族禮法的制定,其主要目的是規範貴族的言行舉動。由於禮法中的細則過多,複雜繁瑣,所以在外的飲食機構逐漸被皇宮所排斥。
而皇宮內部的尚膳局,就成為了皇宮裡的“小灶”。在尚膳局中,皇宮可以滿足自己一切的需要,而且不受禮法的約束。這也是明朝後期的皇帝,大都不喜歡居住在紫禁城中的原因。可是禮法的解放,也導致了奢華腐靡之風的流行。
飲食也是一門大學問在明朝初期,飲食只是宮廷中生活的需要,甚至連馬皇后都要親自動手,烹飪美食。可是隨著國家的實力進一步強大,飲食也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飲食在最初的生活需要,成為了天性的伸展,在味蕾的綻放中,得到了精神上的直觀享受。
不過明朝宮廷飲食文化的改變,也為後人的家庭格局留下了教訓與警醒。大魚大肉固然美味,可是所消耗的財務也不在少數。雖然自己有足夠的財務可以支援,但是平常儉樸的飲食,不僅能保證自己私慾的減少,也會在品嚐大餐的過程中,享受更美味的感受。憶苦思甜,有時候也確實有它的道理。
參考文獻:
《明代社會生活史》
《明史》
《中國史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