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古人賣冷飲

古代冷飲的興起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商朝,其不僅是中國古代最早通過儲藏冰來消暑解渴的發源地,更是古代人們發掘冰的另一個特點,來製作冷飲美食的開端。冷飲種類大致分為冰鎮綠豆湯、冰鎮酸梅湯、冰鎮米酒、冰棍以及與冰淇淋相似的“酥山”等幾類美食。

在冷飲原料、配料都相對較少的古代,人們對冰的運用也逐漸增加,並逐漸反映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當中,古代冷飲的出現對於整個冰類飲食體系架構意義非凡。古代冷飲的發展不是單純的只是用來解渴消暑,而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成為人們養生、增加生活情趣的一種冰類飲食。

一、古代冷飲的時代背景和起源與春秋末期冰鎮“瑤漿”的關係

1、“漿人”發明冷飲

“冷飲”一詞在古代其實並不常見,這是屬於我們現代人們的說法。在古代時期,人們一般很少能吃到涼性的食品,這些食品通常被叫做“涼飲”。在古代,有專門製作瓊漿、鮮榨果蔬之類的技術工人叫做“漿人”。

商朝

在《周禮·天官》裡面就有“漿人”的記載:“漿人掌共王之六飲,凡飲共之。”意思是說漿人是專門製作皇室以及其他人的六種口味的飲料,只要是飲料,都是由漿人來製作、供應。這足以說明:古代冷飲的發明者是漿人。

2、在交通、資源短缺的背景下,並沒有完全解決冷源供給問題

由漿人制作的涼飲,它們的關鍵是冷源的供給。在古代時期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擁有乾冰、冰箱等製冷工具,冷源從何而來?井水是一種溫度奇特的水,一年四季溫度是一樣的,所以可以保持冰的溫度,在冰的選取上,為了給皇室貴族良好的口感,漿人選擇純淨的天然冰。

漿人首次對應的措施便是利用井水和天然冰的方法。僅僅通過井水、天然冰解決冷源的儲存問題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在古代時期,物資缺乏、交通不便等一系列儲存問題的背景下都無法解決。

3、在與大自然和諧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發現了冰井

聰明的漿人在青銅器發達的商朝,發明了能夠成功預防冰塊融化,給予冰塊一個良好的儲存環境:冰鑑,其就相當於鼎一樣,用來盛放東西,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專門盛放冰塊,漿人們在它的設計上增加了一個蓋子,防止冷氣散失過快,使得其作用跟我們現代的冰箱差不多,可以用來儲存易腐爛的東西。

還有一種方法是冰井,在《水經注·河水五》裡面就記載著:“酒然墜冰井,起立豎汗毛。”冰井的存在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它大多出現在冰川高原上,當時朝廷對自然的佔用和破壞程度不高,相對和諧,無論是多麼炎熱的酷暑,在冰井裡面都可以感到寒氣襲人、瑟瑟發抖,就相當於冰窖一樣。

冰鑑

4、古代人們對植物的研究使得古代時期人們對天然冰變成飲食的技術上在不斷提高

“薄荷”作為古代飲品裡常用的食物,它可以散發出清涼、芳香的味道使人頓時感到清爽,古時的人們可以把它泡在帶有冰塊的水中,也可以交給漿人把它弄碎、榨成汁,並與冰塊結合,還有一種方法是把榨成汁的薄荷放進模具裡面,再放入冰窖裡面形成薄荷冰塊,入嘴涼滑,十分清新、涼爽。

在宮廷菜裡,也有把薄荷切成絲與冰塊等其他生菜進行涼拌,或者熬成薄荷粥、製成薄荷糕點等等;愛喝酒的人們,可以把薄荷葉放進冰鎮的米酒裡,也是十分美味,比較還喝茶的人們,便把薄荷晒成幹葉子來泡茶喝,既可以清熱,還有可以促進消化系統,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

在炎熱的夏天,古代的人們也有避暑的食物,無論是高高在上的貴族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可以享受夏天裡的一絲冰涼:對於皇室貴族,他們可以像《周禮·天官》裡面描繪的一樣:“冬飲六漿,夏飲六清。”意思是說,當夏天來臨時,漿人會給皇室貴族們供應夏季流行的低溫性涼飲;在人們對天然冰變成飲食的技術上在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朝廷對於廣大群眾,也提供了一個可以專門儲藏“涼飲”以及冰源的地方,“凌室”的存在便是百姓們獲取“涼飲”的特殊場所。

薄荷

發達的冷藏技術誕生了各式各樣的清新、甘甜的古代冷飲

1、隨著冰源冷藏技術的提高,冷飲越來越精緻化

我們說古代冷飲的發源地是來自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到了華麗繁榮的唐朝時期,古代冷飲的發展隨著技術的熟練和受歡迎程度變得越來越精細化,古代冷飲的製作方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酥山”與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冰激凌差不多,味道十分美味,入口即化。

唐代流行的夏季小吃“冰棍”和我們常吃的雪糕一樣,可以消暑,給人們帶來清涼;在街頭賣的各種冰糕,軟糯、清新,宮廷裡為皇帝娘娘提供的冰糕更是雕刻精緻,具有藝術性。還有十分養生的“冰粥”,不僅可以清涼祛暑,還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酥山”製作的方法步驟要比商朝時期的冰鎮薄荷米酒要繁雜的多,《楚辭·招魂》裡面的“挫橫涼飲,炥清涼。”就描寫了作者品嚐“酥山”後清涼的美味。“酥山”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酥”,另一個是冰,“酥”的製作方法比較複雜,它需要反覆的加熱和一層一層的篩除,最後得到的軟糯的“酥”直接放到盛滿冰的碗裡,加上甜美的水果榨汁,就可以盡情享受了。冰淇淋的前身——“酥山”的出現可以證明:隨著冷藏技術的提高,冷飲越來越精緻化。

2.隨著社會的開放性逐漸增強,讓中國冷飲文化走向全世界

詩人杜甫曾寫道:“公子調冰水,家人雪藕絲。”

冰塊降溫

每一句當中的每一個字都滲透著唐代冷飲的冰涼清爽,以及冷飲在社會的普遍程度極高,“雪藕絲”便是百姓們把冰塊弄碎,摻和到平時的冷盤裡面,從表面上看起來晶瑩剔透。

在《馬可波羅遊記》當中,就提到當時很盛行的“冰粥”,冰粥的出現最早來自廣東省,其做法不僅十分簡單,裡面有十分豐富的水果,甚至還有一些健康的粗食,而且還具有祛暑養生,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十分的受人們歡迎,隨著社會的開放性逐漸增強,不僅是我們中國,在泰國、越南等地也流行這種祛暑小吃。

3.宋元明清時期強大的民族包容性,出現具有西方獨特特點的冰鎮奶油等食品

在宋元明清時期,最受人們歡迎的便是酸梅湯,相傳在街頭賣酸梅湯的商販們所供奉的“祖師爺”是朱元璋,一傳十,十傳百,人們便都說朱元璋就是酸梅湯的祖師爺。

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裡面,就提到酸梅湯頗受人們喜愛的事實,並以北京為例子:“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以為上好佳品。”

酸梅湯當中的烏梅,也是中藥之一,如果有失眠、身體發虛等症狀,可以和酸梅湯來輔助排解身體疲憊之感,也是保健的一種方法,還有許多愛美的女子,在酸梅湯里加入玫瑰、蜂蜜等美容養顏的食物,來達到保護面板光滑自然的效果。

酸梅湯

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還描繪出酸梅湯的製作方法:“其以烏梅和冰糖熬製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身,且祛暑也。”

況且,酸梅湯在我們現代的日常生活當中也十分普遍,周王室中給皇中貴族所供奉的“六飲”其中之一就是酸梅湯,它既有利於我們的消化系統,還可以清涼解暑,是古今中外的夏日避暑必備冷飲。

到了具有強大的民族包容性的元朝,“冰酪”在這時期算是比較高檔的食物,然而,冰酪在宮廷裡已經是人們認可、熟悉的夏日避暑冷飲之一,在百姓眼裡一般都是皇上御賜給大臣或者皇親國戚等奢侈品,畢竟乳酪在當時屬於貢品,在古代中國大陸是十分稀有的。

《馬可·波羅遊記》當中,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曾經記載他曾經吃過冰酪,冰酪其實就是現代冰激凌的前身前世,在《中國製冷史》當中就講述了關於冰酪的製作方法,隨著馬可·波羅的離開,傳入歐洲,最終形成我們常見的冰激凌。在社會開放程度比較高的元朝時期,乳酪等西方上的餐桌文化逐漸融合到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上。

馬可波羅

三、總結

由於夏天的炎熱,人們萌生了冰鎮冷飲的飲食製作方法,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技術的不斷提高,聰明的古代人利用大自然的一切發現了清新的薄荷、純淨的天然冰、解渴的酸梅湯,可以填飽肚子的冰粥,在元代時期,古代冷飲文化的發展達到高峰,人們對食物的研究發展到牛奶、乳酪等西方餐桌文化上,隨著思想的進步和開放的社會,讓古代冷飲的發展越來越豐富多彩。冷飲文化中歷史悠久的關於冰的運用的飲食傳統文化,古代冷飲的發展在飲食文化美食藝術文化的雙向傳承中影響至今。

參考文獻:

1、《周禮·天官》

2、《水經注·河水五》

3、《楚辭·招魂》

4、《中國製冷史》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包陷的餃子蘿蔔焯水之後,直接擠幹裡面的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