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西貝一個饅頭賣21,你怎麼看?作為一名營養師,定價策略咱不懂,但是“富人不吃主食”這是一件值得傲嬌的事嗎?看來是時候再聊聊碳水主食的重要性啦!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裡關於健康飲食的第一條建議就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穀類為主是我們中國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穀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的最經濟和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也是提供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所以每餐都吃一些主食,堅持穀類為主。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

1、 提供能量

2、 構成組織結構及生理活性物質

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質比如抗體、酶的組成成分,也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參與。

3、 節約蛋白質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不夠的時候,機體會為了滿足自身對葡萄糖的需要,透過糖異生作用產生葡萄糖,主要動用蛋白質。如果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充足,就不需要動用蛋白質,蛋白質就可以被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即碳水化合物有節約蛋白質的作用。而脂肪在體內分解代謝,需要葡萄糖的協同作用,如果飲食中碳水不足,脂肪分解代謝中脂肪酸不能徹底氧化而產生過多的酮體,酮體在體內蓄積,會產生酮血癥和酮尿症。如果飲食中碳水充足,就可以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了。

不吃主食的危害

1、 容易頭暈、低血糖、大腦反應慢

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遠遠不夠滿足人體需要,容易頭暈、低血糖,還會導致大腦思維活動受影響。據研究,大腦每天需要約130克澱粉主食提供能量,若不足,可產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焦慮不安等,嚴重影響大腦思維。

2、 浪費蛋白質,增加腸癌風險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經濟的能量來源,葡萄糖不但在體內釋放能量快,而且代謝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我們不吃主食, 身體為了滿足自身對葡萄糖的需要,透過糖異生作用,讓蛋白質產生葡萄糖來代替碳水化合物供能。蛋白質本該去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今卻用來供能,簡直是大材小用,好煤當成柴火燒。而且蛋白質分解供能還會產生大量廢物,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促進大腸的腐敗菌增殖,增加腸癌風險。

3、 增加心臟病風險

不吃主食,靠吃菜吃肉吃飽,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脂肪、膽固醇的攝入,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4、 內分泌失調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不吃主食還有可能會引起掉髮、失眠、月經不調、閉經等內分泌失調問題。

5、 增加死亡率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總熱量攝入的40%)或過高(>總熱量攝入的70%)都會增加死亡率。

所以,不但中產要吃主食,窮人富人都一樣要吃主食。其實主食不但要吃,還有講究,一是要適量吃,二是粗細搭配,不能吃得過於精細。至於21元一個的饅頭,難道像網友調侃的那樣“一塊錢的饅頭,20塊錢的專利費”?我想大多數人是不會買賬的~

34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宴選單“5熱3涼2湯”已備好,照著做不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