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提到中國的代表酒,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先聯想到白酒,但其實中國歷史更為悠久的酒類其實是黃酒,還曾是白酒的“老大哥”。而現在說起黃酒,有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反而是:黃酒是廚房做菜時去腥用的料酒嗎?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黃酒一直到清末都屬於高階酒,是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的偏好。比如李白就在《客中行》下描繪黃酒的色澤似琥珀: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杜甫也在《舟前小鵝兒》中提及:鵝兒黃似酒,對酒愛鵝黃。
那麼,曾經輝煌無比的黃酒,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沒落,甚至在人們心中淪為“調味酒”的?原因其實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白酒的崛起
隨著釀酒蒸餾技術的出現,白酒開始在當時的社會上盛行,而且因為當時白酒的成本相較黃酒更低,所以能喝得起白酒的人群也更多,而不是隻限於上流社會。
因此,白酒不僅迅速“走紅”,成為當時的“網紅飲品”,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不斷髮展,逐漸取代了黃酒的高階地位,使黃酒逐漸走向沒落。
二、黃酒的成本高
首先是黃酒的地域性很強,脫離了當地就很難再生產出來,也不像白酒一樣發展成多香型並存的局面。這一點極大地限制了黃酒的發展,畢竟大家都知道,地理環境條件是很難複製的。
而且雖然黃酒和白酒的釀製一樣都是糧食,但是黃酒的出酒率相較比較低,也就是說成本會更高。所以即便黃酒酒香馥郁、口感優質,但能消費得起的人不多,商人們也就生產得少了。
再者就是時間成本極高,要知道白酒存放個三五年就能獲得不錯的口感了。而喜歡黃酒的朋友都知道,真正優質的黃酒,貯藏時間是越久越好,最好是在十年以上。如此高昂的時間成本,又有幾個廠商願意堅持?
三、“不高階”
也正是因為上面兩點原因,目前願意下高成本釀造優質黃酒的廠商越來越少,導致市面上的黃酒品質十分普通,人們紛紛投向白酒、啤酒或者紅酒的“懷抱”。而且黃酒自身也“劍走偏鋒”,開啟了“料酒”之路,因而在很多人看來,黃酒就是“不高階”。
畢竟在國內,酒可不僅是隻做飲用一種用途,還能用於送禮或者收藏等,飛天茅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在多數人看來不夠高階的黃酒,也就逐漸走向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