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過去很多天了,由於節日裡不停的大魚大肉,導致大家這些天胃口都不是特別好,一日三餐都是比較清淡的食物,甚至很少有油水,不僅僅是因為吃膩了,也想把過年長的肉能減一減。
今天週末,家裡人覺得是時候吃點好的了,畢竟也有一段時間沒吃肉了,不過對於炒菜,興趣並不是很大,都很想吃一頓麻辣過癮的火鍋,本來決定去樓下的火鍋店,可是老媽說外面的飯菜太貴,不如在自己在家做,恰巧過年還囤了幾包火鍋底料,那就在家開吃吧!
吃火鍋我們家人都挺喜歡牛肉鍋底的,相比較清油鍋底,它的味道更加醇香,記得之前買過一包藤椒鍋底,結果把一家人辣得直冒汗,不停的要喝水,而且辣的我胃都特別難受,所以從此我以後見了藤椒鍋底的火鍋,嘗都不敢嘗。
吃火鍋多數人離不開肉,似乎沒有肉涮的火鍋就缺少了靈魂,平時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的袋裝牛肉,這種牛肉卷不僅貴,而且吃著也不香,所以我今天就花了90塊,買了2斤的新鮮牛裡脊,決定自己手切。
說實話本來以為自己切沒那麼費勁,但是涮火鍋的肉跟平常炒菜還不一樣,不僅要薄厚適中,還不能切得太小,要不然一涮就縮沒了。2斤的牛肉我足足切了快1個小時,手腕都切酸了,早知道就應該提前冷凍一下。
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家人吃得開心,一切都值了。牛肉放進鍋裡,幾秒鐘就可以涮好,既有嚼頭,而且還嫩。牛肉纖維比較粗,切的時候要逆著紋理,要是順著紋理切,涮出的肉口感就柴很多。
除了牛肉之外,涮火鍋也少不了毛肚,鴨腸、蟹肉棒、魚丸等等,這些一共花了差不多200塊錢,雖然200 也挺貴的,但是量挺多,比去飯店吃還是划算太多。
今天買的魚丸特別好吃,有兩種口味,一種裡面是魚籽,一種裡面是芝士,尤其是芝士的吃起來特別贊,咬一口外皮是鮮嫩的魚肉,然後裡面是鹹香的芝士,超級過癮的。
鴨腸比較一般,可是是因為還沒完全解凍,下到鍋裡煮的時間有點長,導致鴨腸吃起來有些咬不動。
蔬菜準備了一些茼蒿,豆芽,蘿蔔,蘑菇,火鍋粉之類,都是一些比較平常的,貌似吃火鍋來來回回就是這些,其實我挺喜歡吃貢菜和海帶芽的,只是今天沒有買到,還略有的小失望。
不知道為什麼在家裡吃火鍋,感覺速度都很快,從吃到結束,1個小時就搞定了,在飯店的話,往往都是2個小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