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1》

前幾天聽朋友提起,他懷疑自己得到了稀世好茶。

如此高的評價,究竟是何方神聖?

“昨天我偶然發現,存了3年的白毫銀針竟然有股淡淡的巧克力味,聞著很舒服。”

心裡默默翻了個大白眼,反問他“你是不是太久沒上網了?”

沒想到朋友竟然頻頻點頭,說自己最近總是抱著一本茶書,苦心鑽研。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不。

這是活在了被淘汰的世界裡。

由於書中沒有提到老白茶中會出現巧克力味,於是朋友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得到了珍寶。

實際上,只要到各大網路平臺上的搜尋欄中輸入“巧克力味老白茶”,便能一探究竟。

這同樣印證了一點,社會的進步是在不斷推翻和重建中進行。

茶文化的發展,亦是如此。

《2》

老白茶中為什麼會出現巧克力味?

很簡單,被存壞了。

相信此話一出,肯定有人要拍桌而起,“胡說!這種巧克力味明明聞起來很舒服。”

無論再怎麼喜歡這種味道,也不得不承認,巧克力味不該出現在白茶中。

老白茶中豐富的香型,大部分都能在新白茶身上找到影子。

比如,從草藥香轉變為了藥香,野蘆葦香轉變為了稻穀香,花香變得愈發沉穩,並且還生出了老植物所獨有的蒼老的陳香。

但巧克力味,是由什麼味道轉化而來?為什麼在新白茶時期不曾出現?

答案只有一個,那並非白茶原本的香氣,而是過度發酵後所產生的味道。

眾所周知,白茶在六大茶類中,屬於微發酵茶。

工藝簡單、樸素,以萎凋和烘乾為主,目的就是為了儘量把茶葉做幹,標準含水量在8.5%以下。

滿足了這個要求,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白茶,才值得久存。

但在儲存的過程中,也可能因為密封不當、儲存環境過於潮溼、溫度太高等等情況,讓茶葉內的養分受到損耗。

當白茶吸收了外界多餘的水分之後,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便會過度發酵。

由此,生出了奇怪的巧克力味,同時內質受損,香氣滋味變得寡淡,品質直線下降。

驚訝地發現,不僅有茶友自己存出了“巧克力味老白茶”,甚至有人花高價,從茶掌櫃手中購買。

他們非但不批判巧克力味,反而將它包裝成為高等級白茶的標誌。

在自己眼中,這純屬瞎掰,可卻令一些新茶友深信不疑,自願掏錢。

實際上,只要把白毫銀針暴露在空氣當中,讓空氣中的水汽與茶葉盡情的接觸。

不出兩個月,你也能擁有所謂的“巧克力味老白茶”。

當然,這只是句玩笑話。

優質的白茶,必然需要良好的儲存,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缺一不可。

存茶,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3》

老白茶中應該有哪些香氣?

藥香,是老白茶最基礎的一種香型。

不論是哪種品類的白茶,存老了以後都會出現一股沉鬱的藥香。

其實,藥香並非老茶的專屬,在新白茶時期,也能捕捉到這股美妙的氣息。

只不過在時間沉澱下,藥香變得愈發突出、迷人。

老白茶中的藥香,是一股類似於根莖類的中草藥的味道,像是當歸、熟地、防風煮熟之後,所散發出的濃郁、雄渾的香氣。

毫香,也是必不可少的香型。

一款優質的白茶,不管是新還是老,都應該自帶馥郁的毫香。

但有些茶友卻反映,“白茶存老了以後,感覺毫香變弱很多。”

其實,在良好的儲存下,白茶中的毫香並不會消失,只是換成了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新白茶中的毫香,類似於野蘆葦草的氣息,清新鮮嫩,滿滿春天的氣息。

而隨著陳化時間的增加,毫香漸漸轉為了成熟的稻穀香。

就好像一間堆滿了糧食和稻穀的倉庫,推開門後,撲面而來的熟美的穀物清香,讓人不禁食指大動。

花香,為老白茶增添了一份多情。

新白茶中的花香,俘獲了眾多茶友的芳心。

比如沖泡白牡丹新茶時,你能夠聞到變化莫測的香型,似茉莉,似梔子,似玉蘭,鮮妍妖嬈,應接不暇。

但老白茶中的花香,褪去了青澀的模樣,變得沉穩、細幽。

簡簡單單,不搶眼也不奪目,卻始終伴隨著白茶,在中調和尾調上輕輕盪漾著。

粽葉香,它出現的時間稍微晚一些。

雖然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泡到八九衝左右時,其它香型都微微變弱了以後,才是粽葉香的主場。

一種煮粽子時,從蒸籠裡飄散而出的淡淡的粽葉清香;又像是清晨的早市裡,嬌嫩欲滴的箬竹葉散發出的氣息,美妙難言。

但也存在特殊,有些老白茶從第一衝到最後一衝,都飽含著清鬱的粽葉香。

比如,已經絕版的荒野冬片。

再比如,秋分餅,湯水稠滑綿柔,迷離的粽葉香遊蕩在唇齒之間。

《4》

看到這兒,可能很多茶友該著急了,為什麼沒提到棗香?

因為,棗香是十分難得一見的香型。

並非所有老白茶中都會出現棗香,它需要3個必要條件的加持。

第一,必須是品質好的白茶,同時滿足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

第二,梗粗葉大的白茶,出現棗香的機率更大。

第三,經過壓餅後,細胞壁破裂,細胞液溢位,與微弱的空氣進行物質交換,才有機會生出棗香。

散白茶中,是不可能存出棗香的。

優質的老壽眉餅中,出現棗香的機率極高,前提是要經過良好的儲存。

棗香,並非單純指甜膩的紅棗味,而是一股清新的氣息。

就像是蒸紅棗糕時,掀開鍋蓋,迎面而來的那種淡淡的棗香,清甜卻不膩人,恰到好處的濃郁。

棗香的出現,是一種機遇,更需要悉心的照料。

但並不是說,沒有棗香的老白茶就不是好茶。

老白茶明明有那麼多豐富且馥郁的香型,為何僅僅拘泥於棗香呢?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秋分餅,以與荒野冬片極其相似的粽葉香,以及自己獨特的風味特點,同樣俘獲了眾多茶友的芳心。

可見,棗香真的不是唯一。

《5》

各個品類的老白茶,香氣表現不盡相同。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存老了以後,原本的毫香和花香漸弱,反而是藥香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存在。

而壽眉呢,成為老白茶依然能體驗到細幽的花香。

老壽眉餅裡,還有可能出現溫馨的棗香。

仔細想來,存白茶的過程,有點像是抽獎遊戲。

誰都不知道,自己買到的這款白茶在數年以後,會散發出什麼樣的香氣和滋味。

一切,都交給時間去檢驗吧。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百分百的細心和耐心,對待好茶。

人不負光陰,光陰定不負你。

6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第一次吃“回民”宴席,16菜2湯,都是硬菜,包桌才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