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再多的美食,都忘不了老媽親手做的各種餡的包子,也得益於此,自己很小就學會了怎麼做包子,無論是怎麼拌餡料還是擀麵皮都學得很到位,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
但是到外地後自己嘗試做過好多次,就是沒有老媽做的那麼蓬鬆好吃,要麼麵皮有點硬,要麼就是感覺面有點夾生,自己變換了很多方式來做,依然是沒有得到徹底的改善,直到上週回家整個過程觀摩老媽的做法,才找到了原因。
其實從和麵發麵到調製餡料包包子,我的方法都是沒有問題的,唯獨是在後續上鍋蒸的時候,一個小細節弄錯了,這才讓包子麵皮沒有理想的好效果,那就是包子上鍋蒸,鍋裡是冷水還是燒開水後上鍋蒸。
估計有不少人會納悶兒,咱們都知道蒸肉的時候,一定要蒸鍋底部的水燒開再放肉的,而蒸包子則恰恰相反,鍋裡放冷水後直接上蒸鍋擺上包子,然後開啟旺火蒸,雖然這個時間會長一點,但是蒸出的包子香噴噴還很軟和,有蓬鬆的好口感。
看到這兒不少夥伴有些懵了,這與以往咱們心裡的想法有些差別啊!到底是為何會這樣呢,下面就給大家細細的分析一下,看完你就會恍然大悟了。
做傳統的麵食包子,饅頭都要經歷和麵,發麵,醒面,而包好包子後還要加一個醒面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二次醒面也叫(餳面),這樣做出的包子更有彈性,但是這期間在自然環境下,無法通過靜置加蓋獲得比較理想的醒發的效果。
比如冬季天氣冷溫度上不去,夏季溼度又有些差強人意,即便是包好的包子再靜置醒發20分鐘,看上去有一定效果,但是離最佳的醒髮狀態還是有差距的,許多人一看時間到了,包子外形也差不多,燒開水就上鍋蒸了,結果出來就是麵皮不夠軟和整個不好吃了。
而在二次醒發後的包子,冷水上鍋蒸,冷水燒開的整個過程,就是二次醒發後的再一次補充,促進了包子更好的醒面,且一個蒸籠裡的包子狀態也很均勻,接著大火蒸也更加容易熟,而發麵時間長會發酸,醒面時間長則麵皮發乾,都是不可取的,相比較而下,建議大家做饅頭包子,上鍋後10分鐘左右醒面相比更佳。
如果是因為各種原因,二次醒發時間縮短了也沒關係,冷水上鍋蒸的時候開啟小火,等到鍋裡面開始冒熱氣後再轉大火蒸,也不會破壞醒面要的狀態,其他中式的麵點無論是包子饅頭還是花捲,這個方法都很適用。
冷水蒸的包子表面潔白有彈力,按壓有回彈不會塌,自然更加的好吃,再配上成功的餡料加入,那全家人都能美美噠吃上一頓了,整個過程可能比熱水蒸要多花5分鐘左右,但是出鍋效果就很明顯,小夥伴可以分享給身邊的人,也可以收藏著有時間試著做做,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