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作為河南人,總覺得得為家鄉菜說點什麼。說點什麼,不是鼓吹什麼,地地道道做人,實實在在說菜。中國有八大菜系,魯、川、粵、蘇、浙、閩、湘、徽。每個地方也似乎都有“十大名菜”、“八大好吃”、“四大美味”。

其實作為豫菜,沒能成為八大菜系,自然有它的原因。了解八大菜系由來的人,自然懂得豫菜的地位,豫菜自然也有普遍認同的“十大名菜”。而十大名菜之首,頭菜便是著名的“鯉魚焙面”,但鯉魚焙面真的擔當起魁首之名嗎?討論討論再說。

做鯉魚最好的——是範偉

認識鯉魚焙面,是從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開始。作為一個河南人,竟然不知道鯉魚焙面是河南的十大名菜之首,有些慚愧。不知何時,豫菜沒落到如此地步了,連自己人都覺得陌生。總覺得家鄉菜有很多好吃的,但讓我說上幾個能上得了檯面的,好像又說不上來了。

範偉:“鯉魚焙面,延津做法。”李雪健:“大災之年,這個,過分了。”

這句臺詞真的是太讓人印象深刻了,一個是影帝,一個是資深表演藝術家。把這段戲演的是精彩絕倫。尤其是李雪健指著菜欲拒還迎的演繹,讓人對這道菜產生了無限幻想:

一、這個菜,是上得了檯面的名菜,招待省長(那時候還叫省主席),夠面兒;二、大災之年,日寇入侵,屍殍遍野,吃這個菜,不合適;三、做都做了,不吃也是浪費,嘴上說不吃,身體很誠實。這道菜,誰都想吃!

電影沒火,這道菜卻在不少吃貨的心中火了。不得不說,還得靠宣傳吶,豫菜若想振興,宣導力度不能小。

孟元老可能吃過鯉魚焙面,但是忘了記載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開封可以說是豫菜的代表地和發源地。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最為輝煌的時代,恐怕莫過於宋朝時候的“東京”。鯉魚焙面,也是從宋朝開始流傳。宋人吃貨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本身記載了當時的汴梁各色吃食,網上說從那個時候就記載了鯉魚焙面,害我專門翻了一遍此書,結果大失所望,書中並無關於鯉魚焙面的記載!倒是寫了不少果子吃食。嗐!

不過鯉魚焙面確乎是由兩道名菜組成,一道味糖醋鯉魚,另一便是焙面。糖醋鯉魚大家都知道,但焙面是什麼東西,這個值得一說。

據《如夢錄》載:明代開封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所謂“龍抬頭”之日,為呈吉祥,官府、民間都以細面相贈,稱之為“龍鬚麵”。起初面用水煮食,後來,不斷改進,過油炸焦,使其蓬鬆酥脆,吸汁後,配菜餚同食,故稱“焙面”。

這便是焙面的來歷,也可以簡單認為是油炸過的面。這個面可以說是鯉魚焙面的精髓,是區別於其他菜的一個重要特色。本身酥脆蓬鬆的面,吸收過澆在鯉魚身上的糖醋汁之後,變得綿軟可口,又層次分明,還味道酸甜開胃,是上佳的開胃小吃。無怪乎吃鯉魚焙面有個講究:先吃龍鬚,再吃龍肉。這麼文縐縐的叫法,可真是讓這個菜,上檔次了。

這個菜,還真是上檔次,不為別的,就為它的歷史地位。去開封的百年傳統名店“又一新”,可以吃到正宗的鯉魚焙面。服務員上這道菜,十有八九會給你說:“這是趙匡胤吃過的。”也就是說,宋朝的開國皇帝,吃過這道菜。更有甚者,流傳說,趙匡胤是在陳橋,吃了這道菜,才下定決心,黃袍加身的。為何?因為普通的鯉魚加上淡黃的焙面,這是啥意思?鯉魚躍龍門即可化為神龍,現在躺在盤中的鯉魚覆蓋著焙面,就如同黃袍加身一般。所以這道菜,也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所以,宋朝開國時候,就有了這道菜了。到孟元老那時候,肯定是比較流行了。不知為何,吃貨孟元老咋不在東京夢華錄裡寫一寫這個菜呢?

名起於在清末民初

若說到歷史名人和此菜的淵源,還有一位權力人物必須得提,就是慈禧太后。據說太后在八國聯軍入北京時候,倉皇西逃,途經開封,吃到此菜。讚賞有加,甚至題了兩句:“龍肉甘美滑如玉,龍鬚焦脆細如絲。”

不僅僅是慈禧,據說蔣介石、張學良等一眾名流,都來過又一新吃這道名菜。但鯉魚焙面或者說是豫菜真正火起來,得益於袁世凱和飯莊“厚德福”。

在民國之前,沒有什麼“八大菜系”,豫菜就是豫菜,魯菜就是魯菜。各地都在北京開飯莊。厚德福,就是其中的豫菜館子。但直到袁世凱當政,位高權重的河南人袁世凱,才真正的讓豫菜也變得“味”高權重了。一九一六年,袁世凱稱帝,這座河南館子,更是成為了北京城最火、最有實力,名流雲集的菜館了。

吃貨梁實秋就與厚德福有很深的淵源,三言兩語難以講清。但在他的筆下,我們還是可以從其《雅舍談吃》中簡單感受得到,厚德福曾經的輝煌和豫菜的美味。

片好的魚片外面裹的也不是麵糊,而是蛋白粉芡。溫油入鍋,炸黃,然後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熱加上一勺熱油,澆在炸好的魚塊上,最後撒上薑末,即可上桌。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卷成瓦塊形狀,上面一層黏稠而透明的糖醋汁,品來酸甜,焦脆,嫩滑,令人叫絕。

鯉魚焙面火起來,很大的原因,更應該是歷史的原因。

鯉魚,想說愛你不容易

鯉魚真的美味嗎?不可否認,焙面細緻蓬鬆,酥脆可口,但也終究是個麵食。鯉魚焙面,著重還是鯉魚的味道。但鯉魚是否真的超級味美?從歷史典故里,我們知道,趙匡胤吃鯉魚,那是在戰場上;慈禧吃鯉魚,那是在逃跑中。歷史上有名的兩位“帝”級人物,如果在慌亂中吃到美食,發出慨嘆,也就不奇怪了。吃慣了山珍海味,又處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能換換口味,吃個差不多的食物,就覺得非常好吃了。

我們知道,老外是不吃鯉魚的。第一,鯉魚刺多,吃起來相當麻煩;第二,就是老外認為鯉魚吃的都是淡水裡的“髒東西”,吃了這種東西,會造成毒素的累積積聚,非常不健康;另外,他們沒有中國廚子,對於鯉魚,也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個人認為,鯉魚不好吃且刺多,吃起來也麻煩。比鮮嫩,能比得過鱸魚、鱖魚?比美味健康,能比得過大海里的各種海魚?比名氣,毛主席的“才引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裡的武昌魚也毫不遜色。

最後,實實在在和本地菜比,十大豫菜裡的“扒廣肚”,採用魚肚部位,處理好以後,全部平鋪在竹扒算上,再用上好多奶湯,小火扒制而成,做出來的美食更是柔,嫩,醇,美,湯汁更是白亮光潤。口味上,比鯉魚焙面,有過之而無不及。通常作為高檔宴會的頭菜出現,實在是高大上又好吃。

鯉魚,就算是做出花兒來,也實在一般。鯉魚焙面,作為十大豫菜之首,有些名過其實了。

豫菜如豫

豫菜,就像河南一樣。有人說豫菜是各類菜的“母系菜”,它地處中原,四通八達,東西南北匯聚於此,雜糅匯合而成豫菜。河南的曾經,相當輝煌,輝煌的文化和經濟,才造就燦爛豐富的各色美食。

但河南,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名聲不太好,“偷井蓋兒”成了河南人抹不去的標籤,還總作為被黑的物件,簡直是被黑得體無完膚。但在近幾年,這種現象有所改觀,尤其是經歷此次疫情之後,“燴麵胡辣湯”表現出來的擔當,讓全中國人民看到了河南真實的一面。

“河南沒贏過一次網路暴力,卻也沒缺席過一次民族大義。”我覺得說的非常好,很多河南人不善言辭,但其實身上有很多閃光點,缺少的是表達和宣傳。

豫菜,也是一樣。

最新評論
  • 1 #

    以前生活條件差 鯉魚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 所以顯得珍貴吧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可選擇的多了 就不太受歡迎了 不過餓幾天再嚐嚐 絕對又覺得好吃了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來了十幾個人,婆婆就做了一個冷盤,大家圍桌坐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