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秘魯,雖然國土面積不算大,卻是個美食大國。秘魯的美食像它的地形一樣豐富,從安第斯山脈到太平洋沿岸,多種多樣的地形、氣候條件孕育出豐富的農產品,多元的文化和優秀的廚師成就了豐富的秘魯美食,融合了許多來自歐洲、亞洲和非洲美味的傳統菜餚。

馬丘比丘是秘魯最響亮的一張名片,位於其中部安第斯山脈深處,絕大多數遊客探訪這座“世界第八大奇蹟”,都會先抵達庫斯科(Cusco)。這裡最著名的一道菜,就是“烤豚鼠”。這是風靡秘魯的一道美食,不僅在庫斯科,秘魯很多城市寫著“Cuy”的豚鼠餐廳,就像美國的漢堡店一樣遍地開花。

豚鼠,俗稱“荷蘭豬”,英文常用名“Guinea Pig”,“Cuy”是秘魯當地稱謂。這種可愛的小傢伙就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早在公元前5000年,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土著部落(今厄瓜多、秘魯和玻利維亞)就已經開始飼養馴化豚鼠作為食物來源。因為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南美洲沒有豬,草食動物豚鼠就是安第斯山區居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其毛皮還可以加工成為服裝。秘魯土著居民還會將豚鼠作為禮物,或巫醫將其作為通靈的媒介診病。秘魯和玻利維亞還曾出土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之間的豚鼠雕像,主要用於裝飾和宗教場合祭祀。直到現在,一些傳統部落的居民還認為豚鼠的內臟有藥用價值。

庫斯科的印加土著

13世紀到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這一地區仍然把豚鼠作為食物來源。殖民者帶來了豬等其他食材,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才逐漸轉變為符合西方人口味的肉類,例如豬肉、雞肉、牛肉等。由於豚鼠體積小便於攜帶,它們被大量運往歐洲,還曾一度作為歐洲水手們航海時補充蛋白質的重要肉類,在德語裡被稱為“鯨豬(Sweinswal)”。這些小傢伙們到了歐洲,由於憨態可掬的外表,不再作為盤中餐,搖身一變躋身上流社會,成了皇室流行的時髦寵物,就連伊麗莎白女王也曾養過它。但更多的豚鼠依然沒能逃脫悲慘的命運,一度被用於各種慘絕人寰的科學實驗,甚至作為哺乳動物被髮射到太空裡。直到上世紀中葉,因對其基因瞭解不足,做實驗時才換成了小白鼠。

扯遠了,還是說說秘魯烤豚鼠吧。不少遊客都在庫斯科嘗試這道菜,但建議提前預訂,否則至少要等1個小時。正宗的做法和烤制其他肉類沒有太大區別,掏空內臟,用當地醬料提前醃製,內部填滿香草,明火炭烤。直到外皮香脆,裡面的肉剛剛見熟,呈鮮嫩的粉色即可上桌供客人享用。

豚鼠烤好的樣子有點讓人難以接受,很多餐廳就在它的頭上罩一個掏空的西紅柿或是戴個小帽子。有人說中和了兔肉和雞肉的味道,也有人說像是鴿子肉。

無論遊客是否能接受吃烤豚鼠,庫斯科還隱藏著一處跟這道菜有關的“彩蛋”。

作為昔日印加帝國的都城,今天的庫斯科記載著曾經的榮耀和屈辱,也保留著複雜的歷史故事。傳說遠古時代,印加人4男4女下凡,彼此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印加人不懂不能近親結婚這回事兒),手持一根黃金手杖,落到位於今天秘魯境內的的喀喀湖中的太陽島。他們披荊斬棘,締造家園,最終長兄妹&夫妻曼科·卡帕克(Manco Cápac)瑪瑪·奧克略·瓦科(Mama Ocllo Huaco)找到了一片他們認為的聖土,插入手杖,就命名為庫斯科,並在此定居下來。曼科·卡帕克就是第一代印加帝王,在位時間約為公元1200-1230年。他建起雄偉華麗的庫斯科城,並以這裡為中心,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成為安第斯文明的最高峰。

古城依照美洲獅的形狀而建:西北一座建有防禦工事的小山崗就是獅頭,宮殿與神廟組成了獅身,前後兩爪之間是一大片廣場,獅子的尾部是平民社群,尾巴尖處,正是兩條環城運河的交匯點。今天從空中依然可以俯瞰其輪廓。

庫斯科形狀

庫斯科標誌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絞死了末代帝王阿塔瓦爾帕,將黃金珠寶文物洗劫一空。這座巨石搭建的城市又經過幾次地震和二百多年的拉鋸戰,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殖民者並沒有把印加人的神廟、城牆完全銷燬,而是在其基礎上建起自己的教堂,有些印加帝國時代的街道、宮殿、廟宇等建築保留至今。兩種文明在這裡水乳交融,被譽為“西班牙-印加”獨特的建築方式。

在巴洛克和哥特式風格建築林立的街頭,穿梭於16-17世紀的古老建築中,彷彿經歷了一場時光倒流之旅,親眼見證秘魯歷史文化的更迭。西班牙人留下的成果,如今烙著最深的秘魯印記。

南美洲每一座大城市的中央廣場都叫“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庫斯科也不例外。廣場中央矗立著印加末代帝王圖帕克·阿馬魯(Túpac Amaru,1545-1572年,1571-1572年在位)的雕塑。他本是殖民者立的傀儡,但他誓死抗爭,1572年兵敗後被俘,就在廣場上被斬首。他臨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大地母親見證我的敵人們如何使我流血。

廣場北面的庫斯科大教堂(Cusco Cathedral)始建於1559年,就是殖民者改變原住民信仰的最好見證。西班牙人從薩克薩瓦曼(Sacsayhuaman)搬來大塊巨石,1559年開始動工,直到1654年持續近百年才完工,400餘年間歷經4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

大教堂左右分別為建於1733年的耶穌瑪麗亞教堂(Jesus Maria)和建於1536年的艾爾·特諾夫教堂(Templo del Triunfo),也是庫斯科最古老的教堂,出生於庫斯科的著名的印加歷史學家Garcilaso de la Vega長眠於此。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藝術品外,還收藏有魯本斯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1983年,大教堂連同庫斯科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步入教堂,撲面而來的華麗。記得曾經在西班牙托萊多、瓦倫西亞都看過類似的教堂。銀色聖壇對面有雕刻華麗的17世紀的唱詩班席。教堂裡掛有數幅壁畫,右手邊牆上有一幅大型壁畫,幾乎每個來此的遊客都要駐足觀看。這就是秘魯畫家Marcos Zapata(1710-1773年)模仿達芬奇傳世名畫創作的《最後的晚餐》。

粗粗看上去,這幅畫和大師的名作相去甚遠,人物排列方式也不同,為何如此受人追捧?原因就出在桌子上的食物——烤豚鼠。畫家將這道印加傳統美食融入了天主教題材的油畫中,和這座城市的故事結合得恰到好處。

在武器廣場就能眺望遠處的安第斯山脈,低低的雲層襯得這座古城愈加雄偉,也愈加落寞。這裡的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歷史的迭代,記錄著這座古老城池的風雲變幻。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4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奶茶終於對中秋月餅下手了,我品嚐了一口後,先吐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