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導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還真得學著

1.

中國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一直被稱之為“禮儀之邦”,在餐飲文化方面的禮儀也可謂是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已經發展成了一套完整的餐飲禮儀制度,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現在不單單是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那麼簡單了,它也是考驗一個人社交經驗的關鍵,為此,不論你是主人,還是客人,掌握必要的餐飲禮儀知識也顯得比較重要了。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還真得學著

2.

在中國的餐飲禮儀文化中就有這樣一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

菜不擺三

吃飯的時候,不能只上三盤菜。在古時候,只有在祭祀神靈的時候才會上三盤菜,因為祭祀講求“三三制”,如大三畜,牛、羊、豬組合;小三畜,豬、魚、雞組合,還有三叩首、三鞠躬、三盤點心、三杯水酒、三炷香等與祭祀有關的都離不開“三”,所以上三盤菜的話容易讓人誤解,感覺被當成了祭祀的物件,難以接受。另外,在有些地方,人們過喜事的時候,為了圖個吉利,會在大門口給乞丐專門備一桌飯菜做善事,只上三個菜品,所以飯桌上只擺三個菜,多少有些施捨的意思。除此之外,古時候人們封建迷信思想比較強烈,因為“三”與“散”是諧音,有分散、散夥的寓意。因此,“三”也就被人們作為不吉利的數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還真得學著

筷不成五

筷不成五,從表面意思看,是說餐桌上筷子不能並排擺五雙筷子,其實不是,它是指筷子的長短,不能三長兩短,每個人面前的筷子必須長短統一。在古時候,雖然特別講究長幼尊卑,但是能在同一個桌子上坐下來吃飯的,肯定都是些親朋好友,所以標準也要統一,所用的食物、餐具也都一樣,不然就會讓人感覺到區別對待,心裡面產生其他想法。另外,“三長兩短”有代指棺材的意思,因為棺木由六塊木板組成,上下兩塊代指天地,左右兩塊寓意日月,前後兩塊稱作彩頭彩尾,左右兩塊同樣大小,因而就有了“三長兩短”的說法,然而筷子也是木頭做的,如果吃飯的時候,筷子三長兩短的話,讓人覺得特別的晦氣。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還真得學著

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是指吃飯的時候,一個桌子上不能坐六個人。中國古時候的飯桌基本上都是正方形的,俗稱“八仙桌”,一個桌子可以坐八個人,寓意可以聚財氣,圓圓滿滿。除了正方形的“八仙桌”之外,還有大圓桌,這是後來從西方國家參考來的,一般情況下每桌可以坐十個人。後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家庭成員的減少,現在好多家庭的餐桌都是長方形的,可以坐六個人,這在古代可是非常忌諱的。長方形的餐桌,坐上去六個人,就像烏龜的造型,長者單獨坐首位,像烏龜的頭和尾,其他人坐兩邊,貌似烏龜的四個手足,人們也戲稱為“烏龜席”,也就有了“六人莫坐烏龜席”的說法。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還真得學著

3.

中國有關餐桌的禮儀還有很多種,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很多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環境,被人們革除或者遺忘了,但是這些都是人們從古至今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些在現在也是非常實用的,所以我們應當選擇性學習,在與人吃飯,招待客人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行為,以免失禮,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早餐吃它,不揉麵不發酵,比包子饅頭簡單多了,營養香脆家人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