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
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滷豬、滷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都不陌生,這是相聲界裡有名的貫口《報菜名》,裡面的菜式,也是以滿漢全席和老北京經典菜系為背景編排的。
別看菜式繁多,卻少有素菜,絕大多數都帶著葷腥,因為當時的統治者——滿清貴族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習慣,特別崇尚吃肉,即便是素菜,也常常拿來“葷做”,更別說肉食了。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這《報菜名》裡的第三道菜:蒸鹿尾兒。
鹿諧音同“祿”,在古時候就被視為祥瑞,鹿尾也是大補之物,在滿清時期,蒸鹿尾兒可是道“宮廷菜”,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一條尾巴上鍋蒸”。
據說“鹿尾”只是這道菜的外皮,裡面的骨頭被剔掉,經過泡水、陰乾去脂後,還會加上鹿茸,再上鍋蒸制而成,這些食材與熊膽、虎骨是同一個級別,價值也非常高,只有貴族才能吃得起。
平民百姓別說吃了,見都沒見過,光聽一遍都能滿嘴流油。
因為相聲形成於清朝末期,當時說相聲的也都是些窮漢子,《報菜名》中的很多菜,都慘雜著他們對“皇宮貴族生活”的想象,並沒有切身實際的見過。
但“高手出於民間”,往往就是依靠著那一點點的想象,很多菜到了老百姓手裡,稍作改良,就成了人人可食的美味。
現在的“蒸鹿尾兒”,經過300年的“縮水”,人人都吃得起,但您看了實物後可別罵街,現在這版本,就跟夫妻肺片、魚香肉絲一樣,只佔個名,與鹿一點關係沒有。
廚行裡有一句話:菜就是自己的兒子,想怎麼取名就怎麼取名。
前面說的“鹿尾皮”加“鹿茸”,是流傳的“宮廷版本”,到了民間,就精簡了許多,與現在的豬血腸相似,但裡面包著的不是豬血,而是“豬肝”。
現代版本的“蒸鹿尾兒”將豬肝剁碎成泥,除了加入芝麻醬、香油、花生等調料外,還有核桃仁、松子仁、杏仁、桃仁、南瓜子仁、榛子仁、白果仁、三七、百合等乾果仁。
當然這些果仁並不是全都加進去,它們的搭配也跟隨者季節變化,講究個“春去溫、夏去暑、秋解毒、冬滋補”。
之後再用豬大腸做腸衣,將攪拌好的“肝餡”灌進去,每隔20一定距離,用繩紮緊分段,上鍋蒸熟後,形似“鹿尾”。
這種做法類似於“羊肝羹”,只是那個時候並沒有玻璃或者塑料容器,所以用“腸衣”包裹是最簡單直接的。
吃法蒸好的“鹿尾”可不能直接咬著吃,需要將它切成2公分的片,碼在盤中再上桌。
在切的時候下刀必須要快,不能讓腸衣把“肝餡”給勒出來,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美觀程度,食客也不容易從盤中夾出。
——輕肥說——豬肝補氣明目,與我們常見的滷製肝不同,蒸制後更加鮮嫩滑口,雖比不上真的“蒸鹿尾兒”,但這道菜從洗大腸,到剁肝泥、再到蒸熟出鍋,往往需要半天的時間,也是極下功夫的。
而真正的“蒸鹿尾兒”,它的出身就決定了結局,畢竟貴為“滿漢全席”的代表菜,當時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本享用。
所以從清王朝滅亡的那一刻起,“蒸鹿尾兒”也隨之消失,現在只能流傳於“窮漢子”們的相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