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夏日的暑氣未消,立秋早已悄然而至。在這夏末秋初之際,一到黃昏時分,我就特別想念父親做的手擀麵。

有人會說,手擀麵而已,什麼時候都可以做,為什麼非要這個季節才懷念?你們平時吃不上嗎?

您說對了。

平時,父親在工廠上班。這家老闆很奇怪,一年中最熱的三個月休息,廠裡的員工也休息。暑假兩個月,最是炎熱,沒有胃口吃東西,只想天天吃涼涼的、冰冰的。手擀麵自然不願意吃。

何況,當時家裡沒有空調,因為天氣的緣故,人只要一動就會流汗。那電風扇都發熱,送不出令人舒適的涼風。

做的人不容易,吃的人沒胃口,這是隻能作罷。

之後的一個月,氣溫有所下降,慢慢地進入秋天,人的食慾漸漸遞增。父親還沒開始上班,我們就會吵著嚷著讓父親做手擀麵。

父親的手擀麵,有他標準化的一套流程。

首先,拔出專門揉麵所用的缽,放進麵粉。一次一次加進水,把麵粉揉成麵糰。這麵糰要硬一點,太軟的,擀成麵條不好吃,沒有韌勁,很容易斷。

為此,母親雖然也會做手擀麵,但是因為她力氣小,自動退出。想吃手擀麵了,都讓我爸上場。

其次,就是擀麵。

把揉好的麵糰放在已經散了乾麵粉的砧板上,用手按壓兩下,使其成為一個大大的厚厚的餅。

然後拿出奶奶手裡留下的1米長的擀麵杖,壓在麵餅上用力一邊往下壓一邊向外擀麵,使麵餅慢慢地變成圓圓的薄薄的麵皮。

等麵皮足夠大,但是薄度還不夠時,只見父親用擀麵杖,放在麵皮的一端的上方,一點點讓麵皮繞著擀麵杖一圈一圈地捲起來。

之後,兩隻手一次一次從中間向兩邊均勻按壓,讓手裡的麵皮越來越薄。接著把麵皮攤開,用一樣的方法從側面一個方向再做一遍,攤開,再換方向再擀麵,要使麵皮的形狀基本是圓形。

很多次,父親也會失手,擀麵出來的麵皮是多邊形的。我們當時就會開玩笑,說老爸技術退步了,不似從前了。這時,父親會為自己開脫:“麵條的味道好就好,樣子,反正自己吃的,等切面條下到鍋裡,誰還看得見現在的樣子啊!”

切面時,父親先把又大又薄的麵皮從外向裡,以對稱的方向一層一層摺疊起來,形成一長條,再切成均勻的麵條。

父親說:“把麵皮擀薄,刀工均勻,就是為了使麵條厚薄均勻。擀麵只是基礎,只有基礎紮實,後面的事情才能做好。”

我喜歡手擀麵,不僅僅是因為父親的手擀麵好吃,更是因為這個季節的手擀麵,它的配料,很好。

土豆是夏季豐收的,但是農家,一般都會留下一部分,放在通風之處,除了做菜,就是下面條;還有芋頭,比土豆晚一些,秋季早已收割進家門,下面條可好吃了。

因此,只要是麵條,一般少不了土豆或者芋頭。因為秋天,青菜還沒有成熟,可能是剛剛播種,又不願意去菜市場賣青菜,覺得太浪費。自家醃製的鹹菜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切成塊的土豆或者芋艿,要與煮麵條的冷水一起下鍋。等水沸騰了再放麵條和鹹菜。鍋裡二次沸騰後,揭開鍋蓋,讓麵條在鍋裡翻騰一會兒,這會兒可以給麵條調味。直到土豆或者芋艿煮透,裡邊的澱粉和麵條、麵湯融合在一起,使得味道發揮到極致時,可以關火。

父親每一次做手擀麵,喜歡用老式的大鐵鍋煮麵,滿滿一鍋,讓我們吃個夠。灶下生火的事情,就是我們小孩子幹。我們很喜歡,都搶著做。

每一碗手擀麵裡,麵條、麵湯、土豆或者芋艿、鹹菜比例均勻,吃麵前按各自的口味,再一點,是一點點自己家裡的辣醬,太多受不了,上下拌一拌,美味極了。

吃了還想吃,不吃到肚子撐,根本停不下來。

鍋裡剩下的麵條,父親則會裝在一個大碗裡。第二天早上,起火熱一熱,加上第一天中午的剩飯或者做一些麵疙瘩,又是一頓。

“爸,我覺得這冷麵條比昨晚的還好吃。”

“是好吃,因為早上的麵條比昨晚的更透了。這就是基礎紮實的好處。麵條本身硬氣,經過高溫燒煮後變軟爛,這才是非常好吃的。最怕的是麵條本身,因為揉麵時水放多了,導致很軟,擀麵時不用很費力。但是這樣的麵條禁不起高溫燒煮,它會很快變坨變糊,影響口感。煮麵條時,火候不給力,麵條一樣會坨、會糊,不好吃。不要看作麵條簡單,就那幾個步驟,但是裡邊的學問,可不少哩。我們做人要像做手擀麵一樣,要紮紮實實。因為任何事情,騙得別人一時,會毀掉自己一世。”

我牢牢地記住父親的話。是啊,我們做人要像做手擀麵一樣,要紮紮實實。因為任何事情,騙得別人一時,會毀掉自己一世。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到了秋天,香菇這樣做才好吃,滑嫩味美賽鮑魚,一人一盤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