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提到韭菜花醬,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在吃火鍋的時候,需要它作醮料;喝豆腐腦的時候,需要它作調料;當然還有很多吃法,朋友們大多知道,但朋友們對韭菜花的“來歷”和韭菜花醬的製作方法未必清楚,下面我就給大家捋一捋。

(生長中的韭菜花苞)

韭菜花的“來歷”:

需要說明的是,韭菜花不僅僅是花,還包括韭菜的幼種,因為韭菜花一旦形成,就在花內包裹著幼種

【1】韭菜花的形成:我們食用的露地韭菜,在經過一個春天、半個夏天后,蓄積了足夠的養分和熱量,在入伏前後進行花芽分化,幼小的花包隨著韭薹的升高而逐漸擴大,在花蕾飽滿後破苞而出。由於伏季溫度高,韭菜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下降,所以韭菜薹不能滿足花蕾吸收足夠的養分,所以開花時間較長。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韭菜開花很特殊,它不像別的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而是在形成花蕾時,種子的雛形已經包裹在韭菜的花蕾之中。也就是說韭菜的花和種子共同生長,在種子成熟後期,韭菜花逐漸脫落。

(破苞後的韭菜花蕾)

【2】韭菜花的採摘時間:我們製作韭菜花醬,並不會等到種子成熟後,因為種子成熟後,韭菜花已全部脫落,而種子堅硬,沒有了韭花特有的香味。因此一般在韭花長至七成熟時,進行採收。這時韭菜種子正值灌漿期,吸收的養分達到頂峰;同時圍繞著種子的韭花也蓄積了較多的養分。如果延遲採收,進入成熟期後,籽粒由綠變黑,製作韭菜花後,因養分已經轉化無法釋放,所以製作的韭菜花口感不好。當然如果為了留種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韭菜花長的大、小,品質的差異,跟韭菜生長密切相關。當年種植和移栽的韭菜,由於蓄積的養分少,很少開花。

(盛開的韭菜花)

需要說明的是:露地種植的韭菜,一年只開一次花,從入伏前後開始。如果不留韭花,在入伏前後有韭薹露芽時割一茬,既使後期伏季積溫再高,但蓄積的養分已達不到,所以也不會開花。我們當地的韭花一般在白露前後採收(韭花生長正處在伏季);但如果留種子則要在白露前後。

(入伏前後有韭薹時,割過一茬後,既使積溫再高,由於養分的缺失,也不會不生長韭菜花)

韭菜花醬的製作

【1】選料:製作韭菜花醬,並不是純粹的韭菜花,而是連同韭菜一起軋碾而成。當然當韭菜花少時,只施用少部分韭菜,比例可根據個人口味而定,我們當地製作時,韭菜花和韭菜的比例一般為1:4。製作時,先把七成熟的韭菜花采摘,韭菜收割後,揀出堅硬的韭薹,挑出韭菜中的雜草、摘淨韭菜中的黃葉。並清洗乾淨

【2】製作:①如果韭菜花的花柄,在採摘時留的過長,需要剪去,因為堅硬已無法食用;②把韭菜切碎,越碎越好;③製作韭菜花醬,就是把韭菜和韭菜花軋成醬,因此製作方法較多:如果製作的較多,我們當地依然用石碾軋;也有的去磨坊粉碎;而現在年青人則喜歡用破壁機。不知什麼原因,哪種製作方法制作的韭菜花醬,也不如石碾軋的好吃。類似於鉸的肉餡不如手工剁的肉餡的原理一樣。

(韭菜花已長至七成熟,需要收穫製作韭菜花醬;如留作種子,需要黑種硬殼後收穫)

【3】值得注意的兩點:①不管是哪種方法制作韭菜花醬,流出的水分千萬不能倒掉,一定摻入韭菜花中。如果韭菜花不能保證原汁原味,就是費草;②由於韭菜花保留時間長、食用量小,僅用作佐料,所以要加足夠的鹽,一般500g韭菜花醬需要100g以上的鹽,才能儲存長久。醃製後切勿暴晒、雨淋。在醃製7天后就可食用。

在我們當地,韭菜花醬的食用方法較多,如把煮的花生米拌入韭菜花醬中;把鮮眉豆焯水後拌上韭菜花醬;有時嫩豆腐拌上韭菜花醬,還能在來客人後作應急之需。

(製作的韭菜花醬。純正的韭菜花醬內,不會有磨粹的黑籽)

總之,韭菜花醬雖不是主菜,但它味道獨特,食用範圍廣,把我們的生活點綴的五彩繽紛。又因為它食用方便、易儲存,所以深受我們喜愛。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脆嫩香辣的筍尖牛肉,健脾開胃助消化,2碗米飯下肚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