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因為烹飪技術比較單一,
外國人在飲食上非常依賴醬的調味,
比如說花生醬、蛋黃醬和番茄醬,
尤其是番茄醬,幾乎是外國美食的標配。
外國人吃薯條要番茄醬,
吃披薩、炸雞、熱狗、
薯片、義大利麵等等一切美食,
都可以搭配番茄醬。
特別對不少義大利人來說,
番茄醬的出現,
為他們的生活注入了幸福之光,
因為在他們心中,
義大利麵和番茄醬簡直是天作之合。
曾有留學生吐槽,
在國外感覺每天都要吃好多番茄醬,
甚至有些外國人做中餐都要加番茄醬。
你能想象宮保雞丁或者松鼠魚裡,
都加入番茄醬的情景嗎?
從某種程度上說,
蕃茄醬對於外國人而言,
就好似當年老乾媽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兩者都堪稱國民醬料。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番茄醬在外國叫做Ketchup,
而最早的Ketchup裡並沒有蕃茄,
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魚,
同時Ketchup這個詞,
其實是來自一句中國的閩南話。
中國人有著千百年的“醬文化”,
早在春秋時期,孔老夫子就提出了
“不得其醬不食”的飲食理念,
此後在中國各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醬,
比如東北大醬、郫縣豆瓣醬……
而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當地人用鹽儲存魚蝦,
並將它們發酵成為味道醇厚的醬汁,
這其實就是後來的魚露,
在當時又被稱為鮭汁。
這種風味獨特的海鮮汁,
不僅中國人喜歡,在17世紀的時候,
不少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英國人,
也被這種醬汁所征服,
於是向當地人虛心求教製作方法。
當時的英國人根據閩南人的發音,
將這種醬汁稱為“Ke-tchup”。
而當時歐洲正好掀起中國熱,
但凡是中國的產品,
無論是茶葉、瓷器、絲綢還是其他,
都屬於最受追捧的奢侈品。
毫無疑問,
作為一種來自中國的美味醬汁,
一些英國人就靠著從中國學來的製作手藝,
在英國發家致富。
當時的大部分歐洲人還是很窮的,
價格昂貴的Ke-tchup,
真不是人人都能消費得起,
但大家又很想吃,怎麼辦呢?
於是有人想了個辦法:
就這樣,無數歐洲吃貨們開始瘋狂實驗,
他們用蘑菇、胡桃、黃瓜等取代魚做原料,
嘗試做出同樣美味的醬汁,
但效果都不理想。
可是吃貨的毅力是可怕的,
儘管一再失敗,歐洲人硬是不肯放棄,
在幾代人的接力中,
最終他們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
終於找到了最佳的替代品:
而在這時,這種醬汁的名稱,
也慢慢從“Ke-tchup”變為了“Ketchup”,
原料也從魚變成了蕃茄,從某種程度上說,
其實已經算是兩種東西了。
但即使如此,
外國人依舊承認番茄醬的祖先源自中國,
時至今日,中國人在享受番茄醬的同時,
同樣在餐桌上為魚露保留了重要的位置。
雖然現在說起魚露,
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東南亞菜系,
但魚露毫無疑問源自中國,
並且在現在的福建、廣東等地,
它依舊是人們喜愛的調味品。
特別在潮汕菜中,
魚露幾乎就充當著醬油的作用,
任何菜餚在幾滴魚露的點綴下,
彷彿能讓人吃到海的新鮮味道。
因此當地人常說:
其實從一瓶魚露,一瓶番茄醬身上,
我們能看到中國飲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可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都有過中國美食的印記,
而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地方。
-
1 #
-
2 #
還以為魚露是東南亞的 搞了半天還是我們中國人的
-
3 #
作為一個天天吃海鮮的江蘇人,我竟然不知道魚露是什麼東西……
-
4 #
不好意思,我不喜歡吃魚露。
-
5 #
第一次吃的時候竟然當醋,太太太鹹了
-
6 #
南方用小海魚醃製魚露,北方用小海蝦醃製蝦油,都差不多的東西,一般人會覺得太腥接受不能
-
7 #
作為北方人真的沒留意過魚露,我們吃醬油,放點生抽那味道很鮮美
-
8 #
高致癌的魚露居然被你說得跟瓊漿玉液一樣!魚露千萬不要去碰!
-
9 #
從來不吃番茄醬,吃薯條都不加番茄醬
-
10 #
Ketchup,這是老外番茄醬的讀法,粵語說番茄醬讀“茄汁”,兩者發音相似
-
11 #
沒什麼依據,蕃茄醬不用發酵,類似果醬的做法,和魚露的製作方法完全不同,何談借鑑?
-
12 #
其實我特別喜歡吃番茄醬,還喜歡吃番茄炒雞蛋,番茄,聖女果,我覺得我就是一個番茄精
-
13 #
應該是從粵語茄汁(番茄汁)音譯過去的。在此之前,番茄醬被成為tomato source,而且在專業領域,至今仍然是這樣叫的。
-
14 #
請原諒一下學渣,這個發音。。。。我只能猜能,科區補。。。。????
-
15 #
閩南話的鮭汁?頭回聽說。不是粵語的茄汁嗎?
-
16 #
Ketchup 是茄汁的音譯(廣州音)以前美國華人大多數是廣東人,來自中國的食品就直接用譯音如白菜
這麼說,魚露就是魚的屍水發酵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