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說說與美食有關的話題,中國有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大菜系,通過各地的特色美食可觀其地域文化特質,本文講一段與湘菜和浙菜有關的故事。
濃厚的湘菜八大菜系裡的湘菜即湖南菜,雖然不像川菜那麼廣為流傳,但含有“湘”字的著名餐飲品牌也有"望湘園"、"湘鄂情"、"湘里人家"等好幾家。
貌似“無辣不成湘”通常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似乎“無辣不成湘”,如經典菜品"剁椒魚頭"、"農家小炒肉"、"蘿蔔乾炒臘肉"等等,山河一片紅,都以辣著稱,色澤鮮豔,味道濃烈。
其實,以個人親身經歷來看,“無辣不成湘”的看法存在偏差,通常兩種場合下的湘菜一點也不辣,一是過大年,一是辦酒席。這兩種情況下的湘菜是這樣的:蒸蛋餃、紅燒草魚、幹豆角燉肉、海帶燉蹄膀、蒸瘦肉等等,都看不到辣椒,以香、酥、嫩、軟為主,也很受歡迎。
辣椒:來自美洲的你飲水思源,關於辣椒的來歷,其原產地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當地的瑪雅人在公元前5000年就開始吃辣椒。直到公元1492年,也就是中國的明朝中期,歐洲探險家哥倫布首次發現新大陸,一併發現了辣椒並將其帶回歐洲。
到了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國,距今不足500年,從成都人管辣椒叫“海椒”,也從側面印證了辣椒本來源於海外。在辣椒未傳入之前,國內也有刺激性調味品,主要有“姜”、“蒜”和“花椒”,但相對於辣椒,無論是辣度還是產量都更低,同時其種植、採摘難度也更高。
辣椒的第一大功用為禦寒祛風溼,夏能驅溼,冬可禦寒,常說“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經引入這些溼熱地區便大受歡迎,形成善遍嗜辣的食俗,也從側面印證了清朝歷史上的大規模移民,“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三地飲食本就同根同源。
辣椒的另一功用為開胃振食慾,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從而增加食慾,尤其是過去生活條件較困難,再難吃的食物有了辣椒相伴都容易下嚥,由此養活了更多的人口,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長,辣椒也貢獻了獨特的力量。
“不吃辣椒不革命”近代有三場持續時間相當長的戰爭,和辣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一是從1851年到1864年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只是在維護儒家教義的號召下,在主帥曾國藩的帶領下,視辣如命的湘中讀書人和山民,組合在一起站到了朝廷的一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二是從1927年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1949年解放的燎原之勢持續了22年,流傳一句“不吃辣椒不革命”,當時紅軍長征隊伍有很多人都是從江西、湖南一路過來的,因為從小的習慣大都喜歡吃辣椒,爬雪山過草地也少不了辣椒的幫助,也就有了這句玩笑話。解放後論功行賞授軍銜,吃辣椒的湖南人、四川人,十大元帥佔七成,十大大將佔七成。
三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百年孤獨》所描繪的,持續了70餘年的哥倫比亞內戰,至今尚未完成達成和解,算起來都有幾百年了,在辣椒的發源地——南美洲,誕生了一大批革命家,如切•格瓦拉、卡斯特羅、玻利瓦爾等等。
鮮淡的“杭幫菜”有幸在江浙滬地區生活了十餘年,對其風土人情及歷史文化十分感興趣,曾多次到訪博物館勝地——杭州,除了常見的歷史博物館、名人紀念館;還有與地理有關的大運河博物館、西湖博物館;甚至還有與生活物品相關的刀劍剪傘博物館、茶葉博物館;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江洋畈公園內有一座杭幫菜博物館,滿滿的人間煙火味。
杭幫菜重視原料的鮮、活、嫩,以魚、蝦、禽、畜、時令蔬菜為主,講究刀工,口味清鮮,突出本味。“清淡”是杭幫菜的一個象徵性特點。這一特點使它容易吸收南北各地菜餚的精華,現在的杭幫菜更像是 “萬能菜”,容易博得南北食客的喜愛,特色菜品有東坡肉、龍井蝦仁、老鴨燉筍乾等。
"譚家菜":湘浙一家親晚清有位出生於湖南茶陵的官員譚鍾麟,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杭州知府、杭嘉湖道、浙江巡撫,其曾經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兒子譚延闓也生於杭州。
說到譚延闓還有點離奇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之中,譚延闓本來憑藉才學高中狀元,但譚延闓的名字和譚嗣同相似,並且同屬湖南同鄉,於是慈禧便懷疑譚延闓是譚嗣同的遠親,最終將其狀元名號給取消,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
譚延闓不光能讀書,會做官,還熱衷於美食和廚藝。著名的“譚家菜”,即由譚延闓及其家廚所創立,以“原材料選取精良、刀工處理精細、烹製技藝精湛、味道調和精準”的理念贏得了人們的青睞,被冠以“湘菜之源”。
主要得益於他的兩位廚子,一位是來自江浙地區的主廚譚奚庭,以烹調鮮淡菜品為主;一位是湖南籍主廚曹敬臣,以烹調濃厚菜品為主,相互取長補短成就了美味佳餚,上文所說的不辣的湘菜,正是從江浙滬地區的菜餚中吸取了各種養分。
人也好、菜也罷,剛烈與綿柔、辣與不辣,互相搭配更能相得益彰,例如兩任總理和主席,就都屬於江浙籍和湖南籍相得益彰的典型代表,飲食塑造性格,看來也有點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