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樹上鳴蟬催燥火,氣熟風熱入伏流”,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暑熱最重的一段時間,暑有著蒸煮的意思,每年的頭伏就在小暑和大暑之間,因此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語。

今年的頭伏是從7月16日開起,從頭伏開始就正式進入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三伏天跟三九天在民間都是頗受重視的,因為大家認為在最熱和最冷的時日裡做好飲食調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且能夠幫助身體抵禦嚴寒和酷暑。

進入頭伏以後,天氣變得悶熱潮溼,這個時候很多地方都會開啟悶熱的“桑拿天”模式,人的消耗開始變大,俗語說“伏天無病三分虛”正是這個道理。

頭伏來臨以後,持續的高溫下要學會忌嘴,這個記得3吃3不吃,把身體調養好,防止病從口入,輕鬆度過這最熱的40天是很有必要的。

頭伏來臨記得常吃這3樣

一,常吃冬瓜

“夏吃瓜,病不沾”,進入三伏天以後正是各種瓜類成熟的時候,其中冬瓜、絲瓜和苦瓜都是非常不錯的應季食材,尤其是冬瓜可以補水利尿,特別適合入伏後食用。

推薦菜譜:冬瓜羊肉丸子湯

所需食材:羊前腿肉、冬瓜、蔥薑末、鹽、料酒、胡椒粉、香菜

1.羊肉剃去白色的筋膜斬剁成餡,冬瓜颳去外皮後洗淨,挖去瓜瓤後切成薄片。

2.羊肉餡中加入鹽、胡椒粉和蔥薑末攪拌均勻,然後使勁摔打上勁,攪打至羊肉表面起膠質為好。

3.鍋中入油爆香蔥薑末,下入冬瓜片用小火煸炒至冬瓜表面透明出水,烹入料酒後添湯。

4.鍋中湯汁在鍋邊微微冒小泡時,把羊肉餡用虎口擠成大小均勻的丸子入鍋。

5.丸子全部入鍋煮至顏色變白以後,開大火使湯汁沸騰,撇去上面的浮沫後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撒上蔥花香菜後即可出鍋。

二,常吃雞肉

頭伏吃雞,二伏吃鴨”,因為頭伏還沒有達到最溼熱的時候,這個時候吃點高蛋白低脂肪的雞肉,可以幫助補充體力和精力,因此才有“入伏一隻雞,半年好身體”的說法。

頭伏吃雞按照傳統是吃小公雞,因為老人們認為小公雞屬“陽”,入伏以後保護陽氣比較重要,所以這個時候要吃脂肪含量少,肉質緊實細嫩的小公雞。

推薦菜譜:雞絲拌涼麵

所需食材:小公雞的雞胸脯肉、手擀麵、黃瓜絲、蒜末、薑片、八角、花椒粒、芝麻、幹辣椒段、料酒、陳醋、一品鮮醬油、蠔油、白糖、鹽、香菜

1.雞胸肉清洗乾淨,然後把洗淨的雞胸肉放入涼水鍋中,加入料酒、八角、花椒粒和薑片開火,煮至雞胸肉用筷子能夠插透沒有血水冒出來時關火撈出,把雞胸肉放入冰水中鎮涼。

2.碗中放入幹辣椒段、蒜末、一品鮮醬油、熟芝麻、鹽、蠔油、陳醋、白糖和香菜末,燒一勺熱油淋在上面,然後攪拌均勻。

3.冰鎮後的雞胸肉撕成絲,碼放在煮好過涼的手擀麵上,放上切好的黃瓜絲,然後把炸好的調料汁淋在雞絲上,食用時拌勻即可享用。

三,常吃綠葉菜

綠葉菜富含葉酸和葉綠素,頭伏裡天氣炎熱,這個時候吃不下飯,多吃點綠葉菜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頭伏開啟以後,市場上應季的綠葉菜有很多,像穿心蓮、木耳菜、茴香、空心菜和莧菜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推薦菜譜:松花紅莧菜

所需食材:松花蛋、紅莧菜、大蒜粒、料酒、蠔油、鹽

1.莧菜摘去老根和黃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會,然後撈出洗淨,松花蛋入蒸鍋中蒸熟取出過涼。

2.鍋中燒水,水中加入鹽和幾滴食用油,水開後下入莧菜焯燙至莧菜變色後撈出過涼,過涼的莧菜攥幹水分後切成段,松花蛋切成小丁。

3.鍋中入油下入蒜粒和松花蛋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去除松花蛋的鹼味。

4.把焯燙好的莧菜入鍋翻炒均勻,加入鹽和蠔油調味後即可出鍋。

頭伏來臨記得這3不吃

一,醃漬的鹹菜最好不吃

進入伏天以後天氣高溫高溼,醃漬的鹹菜如果想要長久保存,勢必會添加大量鹽,尤其是外面售賣的鹹菜,因為鹹菜的氣味本身就愛招蒼蠅,所以這類鹹菜的衛生是堪憂的。

伏天裡本身出汗就多,這個時候吃含鹽量過高的鹹菜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進入頭伏以後不僅鹹菜最好不吃,過鹹的食物也不要吃。

二,生猛海鮮

進入頭伏以後,隨著溼度和溫度的增加,一些海鮮容易受到汙染,尤其是一些近海灘塗養殖的小海鮮。

很多人吃海鮮喜歡吃個生猛,這樣生吃海鮮或吃半生不熟的海鮮是比較危險的,尤其是不經常吃海鮮的人很容易食物中毒,所以進入頭伏以後生猛海鮮能不吃還是別吃了。

三,不吃油炸的食物

油炸食物香味誘人,但是伏天開始以後,人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這個時候吃油炸的食物不好消化,而且也會造成胃腸道的負擔。

頭伏開始以後街邊的油炸食品更是不要吃,因為天氣炎熱這些食物為了防止腐壞會加大鹽和其它調味料的投放,並且這些街頭小吃不可能會及時更換新油,所以頭伏裡這樣的食物還是不要吃了。

進入頭伏以後也是調養身體的好時候,除了要多注意飲食少吃寒涼的食物以外,還要做好個人衛生和防暑降溫,這樣才能舒舒服服地度過這最熱的40天。

1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三伏天太熱怎麼辦?“3茶1湯”家中常備,消暑解渴,平安過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