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鋪蓋面,面如其名,方形平整,像是一塊“鋪蓋”,起源於重慶市榮昌縣,發展於川渝各地。重慶小面席捲全國,方形薄如紙的鋪蓋面,你可別錯過這款小眾美味。

北方面側重面,南方面側重澆頭,山西的面種有上百種,西南的湯底也有上百種。

雞湯鋪蓋面、豌雜鋪蓋面,是兩種最傳統的鋪蓋面,肥腸鋪蓋面、牛肉鋪蓋面,又是最年輕主流的兩種鋪蓋面。

其實鋪蓋面和抄手一樣,面能做的味道,它們也能做,酸菜鋪蓋、鱔魚鋪蓋、雞雜鋪蓋、蹄花鋪蓋···

鋪蓋面面館和其他麵館不同,做燃面、牛肉麵的,大多在麵粉店購買鮮面,鋪蓋面和拉麵一樣,下面師傅得親自做面。精麵粉加水調和、揉麵,接著再加水、加麵粉,反覆調和揉麵,直到韌性出來。

有客人叫上一碗鋪蓋面,師傅捏出一小塊麵糰,拉扯到方形,面皮薄到半透明,一塊塊下鍋,一塊塊撈出。

在鋪蓋面面館,可以看到師傅現場扯麵,快手撈麵,落入一碗碗骨頭湯底,淋上特色醬料,一兩七塊,二兩八塊,一日之計起於晨。

老菜市門口的雞湯鋪蓋面,開了不知多少年,爺爺去了爸爸來,爸爸退了兒子上,架門口的大鍋冒著煙火,生生不息,香氣不絕。

豆湯鋪蓋面是小店的主打,川南小城的豆湯與重慶的豌雜不同。豌雜調味料甚多,且豌豆飽滿有嚼勁。

豆湯單用豬大骨湯,少許鹽不放其他調料,黃豆肉臊都加水回軟,吃起來入口即化,重點在於骨湯的鮮。

兒子揉麵、扯麵、切面,快手下面,五六塊齊入鍋。媳婦在旁盯鍋,麵條一熟立馬撈出,落入骨頭湯底,舀上耙黃豆軟肉臊,三四碗齊端上桌。

小店生意旺時,還有一位老太婆幫忙端面。上桌時,老太婆還會熱情提醒,“泡菜自夾!辣椒、醋都自加!”

菜市門口的豆湯鋪蓋面,一小碟四川泡菜,這是菜市小販的清晨慰藉,也是買菜人的飽腹能量。日復一日,為了生計,為了家庭,菜市場在那,豆湯鋪蓋面也在那。

開在老區的雞湯鋪蓋面,麵館裡時而大媽掌舵,時而女兒楊帆,湯汁濃郁,鋪蓋面細軟。

老居民都愛吃這一口,小朋友也愛吃這一口,像是牛奶凝固後的一層薄皮,又像是塊刀切來一片片整齊的嫩豆腐,滑、嫩、暖到心窩。

市中心的紅味鋪蓋面,肥腸湯底鹹香,牛肉湯底醬香,配合勁道的鋪蓋面,湯底一旋轉,帶著湯汁送入口中,鬧中取靜的美味棲息地。

紋身大哥愛這一口,深夜上班族也愛這一口,趕時髦的年輕人,更愛這一口,重口味的湯底包裹韌性的鋪蓋面,市中心的江湖迭起都融入其中。

說到鋪蓋面的歷史,二十世紀初,一個叫陳友全的做面師傅,榮昌縣昌元鎮開了一家麵館,擀出來的面皮薄大塊,下鍋時還要配上油條,稱作“雞婆頭”。

這就是鋪蓋面的前身,直至現在,在川南,還有不少火鍋店也會推出雞婆頭。

1933年,一個叫蘭海雲的少年向陳友全學習了“雞婆頭”的手藝,在獒家巷開了一家新麵館。豬骨頭湯煮麵,豌豆做湯底,兩張八仙桌,常常人滿為患。一碗“雞婆頭”能賣出兩張糧票加錢。

到1982年,蘭氏麵館把“雞婆頭”中的油條去掉,因為面方形平整,於是取名“鋪蓋面”,由此,鋪蓋面正式誕生。經過蘭海雲的表弟林昌元創新改良,用海鮮同土雞魏煨湯,在原本傳統的豌豆醬料上,又多增加了紅燒肥腸、紅燒牛肉。

同時,林昌元招收了大量徒弟,傳授手藝,於是,鋪蓋面開始開花散葉。直到現在,光在榮昌縣就有數百家鋪蓋面,散落全國各地的,又不計其數。

到後來,敖家巷裡的蘭氏鋪蓋面依舊開著,由蘭海雲的女婿田偉掌舵,一代又一代,繼續做著傳統的鋪蓋面。

確實,在層出不窮的麵館競爭下,保持傳統工藝的原汁原味,不失為一種差異化的老麵館經營方式。

而作為一個愛吃麵的饞嘴,當然愛濃郁的湯底,也愛不同口味的醬料,大塊的鋪蓋面,細軟的鋪蓋面,也要大口大口吃入嘴才爽。

你所在的城市有鋪蓋面嗎?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鋪蓋面?你覺得鋪蓋面還可做什麼創新?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和故事,美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這樣做麵包更容易出手套膜,用時少還香甜又柔軟,拉絲也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