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火鍋肉片一燙就熟?丸子一浮就撈?化學黨坐不住:你還真敢吃
火鍋下肚,暖過秋褲~對於不愛穿秋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呷一頓火鍋取暖來得更實在!無論是清湯銅鍋涮羊肉,還是紅湯麻辣九宮格,燙卷的灰白色肉片散發著誘人芳香,戳進麻醬和油碟裡狠狠一旋,入口的一瞬間:灑家這輩子值了!!
對於火鍋發燒友們來說,涮不同食材有著不同的時間要求,比如機器片的薄肉片,下鍋燙變色了就能撈;手切肉片要煮夠10分鐘;毛肚和鴨腸七上八下、三搖三擺口感最彈脆;豆製品要煮2~3分鐘;青菜類一燙能能吃......,可有些朋友為了圖“鮮嫩”,根本不會嚴格參照這種食材涮燙時間,常常用筷子夾著肉片在滾開冒泡的湯水中敷衍地劃拉幾下,表面稍一變色立馬就往嘴裡塞,一邊嚼一邊嘖嘖稱讚:真~嫩~啊~
But,這位親,你知道你這樣吃肚子裡得有多少寄生蟲嗎?
那麼,涮肉時到底應該涮多久才最合適呢?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憑經驗判斷和肉眼識別,常常會出現“時間短了肉沒熟,燙太久又不好吃”的情況,當然,你可以遵循“食物涮燙時間表”,但這也也是種經驗推算,沒有精確到具體數值,所以化學黨們本著科學第一的原則,為廣大火鍋黨們解答了“涮火鍋食物究竟該加熱多久”的問題,可以省略過程拉到最低檢視結果哦~
—————————————— 這裡是科學研討分割線 ——————————————
山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兩位同學通過構建數學模型,將火鍋加熱食物的問題轉變為一維方向或者徑向的非穩態傳熱過程,藉助物理化學原理對片狀和球狀食物的傳熱過程進行了討論,經計算髮現:1.8 mm 厚的肉片在沸水中加熱15 s 時,其中心溫度即可接近100 ºC;而對於直徑2.6 cm 的肉丸,其中心溫度接近100 ºC 需要8 min 以上。
作者設計了片狀食物傳熱和球狀食物傳熱的簡化數學模型,分別對應肉片和肉丸來進行計算,不考慮低溫烹飪下口感和營養方面的問題,以傳統的加熱方式,即接近100 ºC 的高溫為加熱終點。
片狀食物的傳熱把肉片看作是一個薄板,因為相較於肉片的長度而言肉片的厚度很小,在相同的時間內,沿肉片長度方向的傳熱相較於寬度方向的可以忽略。這樣,計算片狀食物加熱所需時間就轉化為沿著厚度方向,從肉片表面向中心傳熱的問題。
假設放入火鍋後肉片兩面受熱均勻,同時火鍋的高湯處於持續沸騰狀態,水的湍動程度很大,導致水的對流傳熱係數很高。為了簡化處理,我們近似認為肉片兩表面瞬間達到沸騰溫度。根據這一假設,我們將肉片的加熱過程簡化為無限大平面的一維非穩態傳熱問題,並建立如圖1所示的數學模型。
圖片顯示,肉片中心的溫度隨時間的延長迅速上升,在15 s 左右即接近100 ºC。由於蛋白質變性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保證食用安全,將肉片放入火鍋中的時間不宜低於15 s。
球狀食物的傳熱將魚丸、牛肉丸、蝦滑等球狀食物假設為理想球體。為了簡化處理,作者採用球座標系,將其加熱問題等效為沿徑向導熱的非穩態導熱問題。設肉丸半徑為R0,初始溫度為T0,肉丸放入鍋中瞬間其表面溫度即等於鍋內溫度Ts,且加熱過程中鍋內溫度Ts 保持不變。由於加熱是對稱的,為計算方便,我們取肉丸中心為座標原點。於是熱傳導方程及相應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為:
由曲線圖可知,將肉丸放入沸騰的火鍋中,161 s後肉丸中心的溫度僅能達到45 º C。據文獻報導,把肉丸放入煮沸的湯鍋中,約2 min後肉丸浮起,此時其中心溫度僅為45.4 º C ,這與我們的計算結果比較一致。這表明以肉丸浮起判斷生熟並不準確。為了達到滅菌效果以保證食用安全,肉丸的中心溫度應接近100 º C,這意味著肉丸加熱時間應延長至8 min以上為宜。
—————————————— 這裡是科學研討分割線 ——————————————
通過化學黨的計算表明,1.8毫米厚的肉片須加熱15秒才能熟,有些被定義為“七上八下”的食材,這種涮燙方式其實時間過短,會導致肉片表面溫度降低不利於煮熟,食用存在安全隱患。
而直徑2.6釐米的肉丸,雖然煮約2分鐘左右即可浮於湯麵,但想要完全熟透需持續滾煮8~10分鐘以上才能保證食用的安全性,所以“肉子類食物浮起來就代表熟了”的觀點是錯誤的,你學到了嗎~
-
1 #
-
2 #
那牛排豈不是寄生蟲肉排
-
3 #
怎麼感覺算了半天都是物理,化學在哪?
-
4 #
豬肉導熱係數取0.5w/mk太低了,豬肉內部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在加熱過程中會發生遷移和蒸發,所以導熱係數不可能這麼低,也不可能是常數,隨著溫度升高會逐漸增大,而且是非線性變化,溫度越高,導熱係數增大速率變快很多,所以需要輔助一個實驗來進一步測量實際的導熱係數。最後簡單說明一下,豬肉片不能用簡單用固體傳熱過程來近似。
-
5 #
大家一起吃火鍋,我這麼等下去,怕是什麼也吃不到了。。。
-
6 #
還有,出鍋之後的降溫過程也要計算加熱殺菌時間。不可能出鍋一瞬間,內部溫度都降下來了,應該有個平滑曲線。另外,不應該計算加熱到一百度的持續時間,應該查閱醫學生物學資料,看看常見病菌蟲卵殺菌需要多長時間多少溫度。一般而言,超過六十度就已經開始有殺菌效果了,溫度越高,效果越明顯。這裡推薦積分來算,你用的硬卡溫度點。此處引入大量錯誤。綜上,計算有大量誤差,模型構建有大量錯誤。
-
7 #
有寄生蟲的話為什麼能過檢疫?
-
8 #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以後再也不學化學了!
-
9 #
火鍋肯定不是100℃,溶液的沸點比水高,這個是初中就學的化學啊
-
10 #
都特麼錯了,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鍋裡的食物在你沒有吃到嘴裡的時候是處於熟與不熟的疊加態,也就是既生又熟,只有當你吃到嘴裡,波函式坍縮,這是你嘴裡的食物才會表現為熟或者不熟其中之一!又根據量子隧穿效應,就算溫度不夠,食物也能煮熟!最後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寄生蟲是以波函式機率分佈在肉中所有的位置,只有當波函式坍縮,寄生蟲才會變現為常態出現在肉中某一特定位置!由此可知,吃火鍋特麼的就該順其自然!
-
11 #
有人說工科生腦袋死板,但正是這種嚴謹,讓衛星在幾百公里外精準的執行為地球服務。
-
12 #
吃完火鍋後,火鍋的味道會滲透到你衣服的每一個角落,揮之不去,歷久彌新
-
13 #
就算吃生的,又怎麼樣,你告訴我,它好不好吃,就完了,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與其每天為了不讓自己在飲食上不犯一點錯誤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活到一百歲,我寧願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快快樂樂的度過我比你們短暫的人生。
-
14 #
你家肉片是像玻璃片一樣表面平滑還是像塑料袋一樣裝水不漏?吃個火鍋還計算公式 還中心點!說讀死書的怕就是這種人吧!
-
15 #
這化學化工學院的同學是從三傳一反的角度切入的,而我們應用化學系隸屬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所以傍友,5-(丙硫基)-2-苯並咪唑氨基甲酸甲酯了解一下,又名阿苯達唑,腸蟲清實在不放心就來兩片,當然是應急,標準操作請按化工學院同學建議的搞:要煮熟
-
16 #
關鍵肉丸肉是熟肉啊!不是生肉
-
17 #
傳熱學。只學了點皮毛,公式全忘了,但是還依稀記得研究熱傳導,固體有導熱係數,熱阻,熱輻射有黑度的概念,熱對流就不記得了
-
18 #
本來就是熟加工的丸子 真有必要再加熱到100度?
雖然我看不懂,但是你的資料是沸水溫度也就是100度做基礎,這就不對啊,火鍋雖然不算是沸油,但是那麼多油沸騰溫度應該不止100度吧?基礎溫度一變必然帶來最終資料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