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富含蛋白質,其氨基酸的組成比起豬肉等更與人體相近,是想要長高的孩子的首要選擇。
我家就很喜歡做牛肉,像是蒸牛肉呀、蔥姜炒牛肉、蒸牛肉啊、蔥姜炒牛肉啊……數來數去就只有這兩種。
中式做法雖然也有很多,但是我家就只會做這兩種,吃都要吃厭了,但還是放不下牛肉那滋味,偶爾就想換個方式吃一吃——牛排。
但是呢,要怎麼吃好牛排呢?
牛排的出生
要想怎麼吃牛排吃的好,首先要了解其中歷史文化。
與中國不同,歐洲由於農業生產水平低下,人口數目少,對耕牛的需求是較少的,所以牛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的。歐洲人牛肉的食用最早要追溯到中世紀,僅僅也只有貴族才能食用,而平民只能較為常見的豬肉、羊肉。
而牛排的食用,實際可能要從文藝復興時期算起。當時貴族仍然享有特權和擁有鉅額財富,但是隨著小資產階級這些“new money”的出現以及各階層生活越來越好,貴族已經越來越少地方能展現他們自身的優越的身份和地位了。
為了彰顯貴族的優越性,他們慢慢的開始挑剔食材,動物的下水不吃,像腳、耳朵這一類位於身體邊緣的部分不吃等等。貴族區分了並開始吃烤乳豬、火腿、精選的牛排肉這一類一般平民無法享用的昂貴食材。
但是呢,當時歐洲的烹飪手法就十分單一了,基本就是烤和煎。本身大塊的牛排肉煎烤的難度太大,於是就切成片塊來處理。牛排這麼就出現了。
而往後,隨著小資產階級和市民階級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像牛排及其製作、調味方法等一系列貴族飲食習慣開始流入民間。
西餐禮儀
要說怎麼吃牛排,有好多來說了。牛肉在西方屬於高階料理,因此牛排是一個講究比較多的料理。很多人將食用牛排看作用餐禮儀的一部分。從哪隻手拿拿刀叉,到牛排應該要熟度,一直以來都在爭吵,都快比得上甜鹹豆腐腦戰爭了。
那在這就簡單說一下吧。
在的西餐禮儀中,一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但我認為不必過於拘泥刀叉分別在哪隻手,吃得順手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使用刀叉時,一些基本的禮儀還是要記住的。在說話時刀叉可以不用放下,但是也不要因為手勢動作而揮舞刀叉;不要在一手拿刀叉的時候,用另一隻手去做另外的事;在放下刀叉時不要將一端放在餐盤上而另一端放在桌子上等等。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在與他人出去吃飯時,他點了8分熟的牛排,該怎麼做我才不會尷尬”引起了廣泛討論。有人堅持“既然吃西餐,就按照他們那套‘奇數熟度’來做”,也有人說“既然在我們國家吃飯,為什麼一定要按照他們的習俗來,我們吃的開心不就好了”。
其實,在西方根本就不用數字來表不同的熟度,數字也只是熟度進入中國慢慢約定俗成的產物。一般西方的牛排分為Black and Blue、Rare、Medium Rare、Medium、Medium Well、Well Done,這六種熟度分別是從近生到全熟,直譯也都並非“一三五七十熟度”或是“二四六八十熟度”。
其實更多時候,我們用餐的時候,只要關注他人的感受要尊重他人,其他事只要自己開心就行了。
牛排分類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分別,分別取自牛身上的不同部分,擁有著不同的口感。
每每聊到這個話題,我的潮汕人小夥伴總是不屑“他們這算個啥,我們潮汕人分得更細好嗎!”真以為所有人吃個牛肉都跟潮汕人那麼“喪心病狂”呀,直接把一整頭牛直接分得一點不剩。
一般西餐廳都有以下四種牛排:
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來自潮汕人口中的“吊龍”,是身上的裡脊肉,肉質細嫩,幾乎沒有肥肉。深受少女喜愛。一般推薦二三、五六、七八分熟。
肉眼牛排
肉眼牛排取自於牛肋,肥瘦相間,煎烤制之後賊香。這種牛排三四分熟就足矣了。
沙朗牛排
沙朗牛排則是牛的外脊肉,有肥肉也有肉筋,韌性較強。牙口好的少年可以嘗試。這種牛排熟過頭就咬不動了。只用五六分熟就行。
T骨牛排
T骨牛排是裡面最奇特的了,就只有它才長了這麼帥的一根T形骨,是牛的脊骨肉。它的一邊肉多一邊肉少。其實它是兩種牛排的結合體,較小的一邊為菲力牛排,而較大的一邊是沙朗牛排。適合勤儉持家的人食用,花一份錢,吃兩份肉。這一款“雙拼”,則三、四、五六分熟即可。
不能再說了,再說我得餓死了。我得快點去找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