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傳統名菜之一,屬於川菜。主要原料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麻來自花椒,辣來自辣椒,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麻婆豆腐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南方做法多數會放些許肉末,而北方就是單純的放置辣椒和花椒。其口味獨特,口感順滑。

菜品歷史

陳麻婆豆腐(人們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兩旁是高欄杆,上面是抓魚,繪有金碧彩畫的橋亭,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陳興盛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伕。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裡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製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製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 們喜愛,陳氏所烹豆腐由此揚名。清朝也有相當的文字記述,可佐證其對民眾的吸引力之大。

清末就有詩為證: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老闆娘面上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名為;陳麻婆豆腐;。據《成都通覽》記載陳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為成都著名食品。由於陳麻婆豆腐歷代傳人的不斷努力,陳麻婆川菜館雖距今一百四十餘年盛名長盛不衰。並揚名海內外,深得國內外美食者好評。

歷史地位

麻婆豆腐屬川菜系,四川菜歷史悠久,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四川古稱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位於長江上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盛產糧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斷,家畜家禽品種齊全,山嶽深丘特產熊、鹿、獐、狍、銀耳、蟲草、竹筍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江團、雅魚、巖鯉、中華鱘。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特產資源,都為四川菜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川菜是以成都、重慶兩個地方菜為代表,選料講究,規格劃一,層次分明,鮮明協調。特點是突出麻、辣、香、鮮、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鮮姜。調味方法有乾燒、魚香、怪味、椒麻、紅油、薑汁、糖醋、荔枝、蒜泥等複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風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為小煎、小炒、乾煸和乾燒有其獨道之處。從高階筵席“三蒸九扣”到福斯便餐、民間小吃、家常風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穎,做工精細。它的代表菜有:宮爆雞丁、乾燒魚、回鍋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樟茶鴨子、乾煸牛肉絲、怪味雞塊、燈影牛肉、魚香肉絲、水煮牛肉等。

流傳變化

麻婆豆腐廣受歡迎,流傳各地,做法也有許多不同。最大的改變之一,是“陳興盛飯鋪”自己所調整,亦即將材料的牛肉改為豬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嚐。該店後來又改回用牛肉,但以豬肉為料的作法也已廣為各地廚師和食客接受;其次則是增加了豆瓣醬。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黃牛肉。烹飪手法是先在鍋中將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後放一大把辣椒末,接著下牛肉,煮到幹酥爛時再下豆豉。之後放入豆腐,稍微加水並鏟幾下調勻,最後蓋上鍋蓋用小火將湯汁收幹,起鍋前再灑上花椒末。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製作麻婆豆腐時,油必用花生油,肉則不拘牛豬。肉炒熟後,加入豆瓣醬、豆豉、紅椒粉、醬油、鹽、糖,爆香後再加入豆腐片、高湯,滾煮後加入蔥、姜、蒜,以水調太白粉勾芡,起鍋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與程式已有些變化,口味強調麻、辣、燙、鹹。

國際影響

麻婆豆腐遠渡重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洲等國安家落戶,從一味家常小菜一躍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國際名菜。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一次吃兩碗都不夠的早餐,做起來也很簡單,營養好吃,還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