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無論多忙,建議吃“3紅,忌3樣”,老傳統別忘,安穩入秋
眼下正處於三伏天,三伏天還沒過,立秋已經來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預示秋天即將到來。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涼風至【《禮記》作盲風至】。西方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立秋作為秋天的開始,帶來的是滿地的金黃,秋天的到來也帶來了收穫的季節,老話: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立秋並不是秋天到來的標誌,儘管有“立秋之日涼風至”一說,但是,諺語“秋後一伏熱死人”、“三伏不盡秋到來”,古人把立秋分三候,每候五天,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有詩曰:世間最有蟬堪恨,送盡行人送盡秋。既說明曆法如何規定伏天的,同時也表明立秋節氣內還會有一段熱天等到秋蟬哀鳴的時候,說明秋天真的來臨了,
立秋之後,無論多忙,建議吃“3紅,忌3樣”,安穩入秋。
3紅:
1、紅蓮
有詩云:夏欲盡頭秋欲初,紅蓮沉醉白蓮酣。蓮子是一味很有價值的中藥,為滋補元氣之珍品。紅蓮子外表為紫紅色,長橢圓形,是蓮子成熟後從蓮蓬中取出來,除去果皮乾燥後即成,實際是比白蓮子多保留了種皮部分。而紅蓮子經過加工去皮後就成為白蓮子。蓮子分紅蓮和白蓮,紅蓮補血白蓮補氣,秋季紅蓮比較適宜,紅蓮子具有清熱瀉火、補充營養的功效。
推薦吃法:三紅米糊
2、紅莧菜
語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紅莧菜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紅莧菜含有豐富的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紅莧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而且不含有草酸,不影響鈣質吸收,非常適合老年人及小兒補充鈣質。
推薦吃法:紅莧菜炒飯
紅莧菜洗淨,稍微甩幹水,切碎,蒜切末,鍋中放油,放蒜炒香,放紅莧菜碎翻炒,把米飯倒進鍋裡翻炒,適量調味即可出鍋。
3、赤小豆
很多人一直分不清楚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認為它們是同一種食物,其實不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如此記載赤小豆“三青二黃時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飯、餛飩餡並良也”。赤小豆的外形要偏細長一些,味甘性平,可入藥,有消熱毒,散惡血,健脾胃的功效,同時更偏向“食補”,十分適合在燥熱的秋季食用。
推薦吃法:赤小豆鯉魚湯
碗湯,是用赤小豆鯉魚冬瓜煲湯,赤小豆50克,冬瓜200克,一條500克以上的鯉魚,陳皮10克一起熬湯,赤小豆(紅豆)洗淨,用清水泡6小時,泡透泡軟為至。鯉魚宰洗乾淨,去掉腥線。將冬瓜、赤小豆、陳皮、鯉魚、姜全部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煲至水滾,用小火煲1小時,儘量少放鹽和其他調料,喝湯吃魚,醫家認為,鯉魚本身就是利水的食物,和冬瓜、赤小豆一起煮以後,作用就更加強了,適合一家大小飲用,十分適合在燥熱的秋季食用。
忌3樣
1、忌辛辣燥熱之物
立秋後“乾燥易上火”,這時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如尖辣椒、胡椒等,多食甘涼滋潤的食物,尤其是生薑,俗話說:“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立秋有“貼秋膘”的習俗,很多人都大魚大肉補起來,其實剛入秋腸胃還是比較脆弱,應少吃油膩食物。
2、忌寒涼之物
在酷熱的夏天,人體消耗非常大,經歷了各種燒烤、啤酒、冷飲的歷練,嘴巴最快活,而脾胃功能卻減弱了,脾胃相對較虛,應少吃些寒涼食物。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3、忌以藥代食
秋季進補,以食物為主。藥補不如食補,食物是用來養生的,食補應以潤肺生津、易消化的食品為主,如奶製品、魚、瘦肉、禽蛋、豆類、新鮮蔬菜,多吃山藥能補脾胃,生活中常見的核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