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晚立秋,註定了後面我們還有一場酷熱的硬仗需要打。所謂“熱在三伏,秋後一伏”,立秋處在三伏天的中伏,而中伏又是三伏天中最熱的一段時期,可想而知並不是立秋到了,氣溫就會立馬下降。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轉為陰盛的時期,也是人體陰陽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這個時期人體消耗大,常常會感覺疲憊乏力、乾燥,精神狀態差。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除了要堅持適度的運動鍛鍊外還要適當地進補。古時人們會在立秋時懸秤稱人,如果比立夏時瘦了就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其實夏天氣溫高,損耗大,適當地補一補也有利於身體健康。“貼秋膘”也是有竅門的,不能來者不拒,也不能挑著吃。寶媽建議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吃“秋補4寶”,滋潤防燥。
“秋補第1寶”-茄子
農諺有云“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秋後的日子雖然個頭不大,但是肉感十足。民間還有“秋後茄子似臘肉”的說法,可見立秋後的日子口感有多好。立秋後還有“啃秋”的習俗,茄子就是其中的一種食材。
推薦食譜:茄子苞
食材:茄子2個、五花肉100克、蔥、姜、小米椒、雞蛋、蒜子、料酒、生抽、老抽、鹽、食用油、紅薯澱粉
①我們把茄子的皮削掉,切成片。放入水中搓洗幾次,瀝乾水分放入碗中蒸。水開後蒸10分鐘後取出來,加入1個雞蛋、一點點鹽攪拌均勻。少量多次加入紅薯澱粉,一邊攪拌一邊倒,攪拌成麵糊狀即可。
②鍋中燒油,把筷子插入鍋中。筷子四周冒小泡泡時把茄子麵糊擠幹成小球狀放入鍋中炸。待到茄子苞金黃鼓起大泡泡時就炸好了,撈出來,瀝乾油。
④倒入開水沒過食材,開大火煮開,再改成中小火煮。
⑤待五花肉可以用筷子插進去時倒入炸好的茄子苞,繼續小火燜煮。
⑥茄子苞柔軟後加鹽調味,繼續燜煮一會兒。
⑦撒點蔥花、小米椒點綴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小提示:這道菜燜得久一點,茄子苞就更入味。吃起來滑溜溜的,一點也不油膩。
“秋補第2寶”-花生
夏末初秋花生就可以挖出來了,脆嫩多漿。它被人們稱為“人參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花生屬於平肝潤肺的食物,可以生吃、可以涼拌、可以鹽焗等。《滇南本草圖說》:"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入秋後適當吃點花生,既可以解饞又能補充夏季損耗。
推薦食譜:紅豆花生紅棗粥
食材:紅豆30克、花生20克、紅棗適量、紅糖1勺
①我們把紅豆、花生淘洗幾次,放入碗中。加水沒過,放入冰箱冷凍一夜。第二天早上把紅豆、花生倒出來,再加入搓洗乾淨的紅棗。
②所有食材倒入燉鍋我中,加入400毫升的水,開始煮。
小提示:把花生和紅豆加水凍起來然後再煮,這樣豆子容易煮開花。
“秋補第3寶”-冬瓜
冬瓜既然有個“冬”字,為何在夏天就有呢?其實是因為成熟後的冬瓜表皮上面有一層白白的粉末,類似霜,所以叫冬瓜。立秋後的冬瓜表皮逐漸變白,這也是它成熟的象徵。成熟的冬瓜吃起來口感更佳,水分更足。它的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也豐富,熱量也不高,大部分人都適合食用。
推薦食譜:冬瓜蝦乾湯
食材:冬瓜500克、河蝦乾30克、蒜子、姜、料酒、生抽、老抽、味精、鹽、食用油、小米椒、蔥
①我們把冬瓜去皮,搓洗乾淨後切成片。
②河蝦乾放入碗中,加入冷水沒過,泡20分鐘。記得用冷水泡,泡發率高。
④倒入冬瓜,爆炒幾下。等冬瓜表面炒透明時倒入1碗開水,開大火煮。
⑤加入生抽、老抽上色,開小火煮一會兒。
⑥加鹽調味,再撒點蔥、小米椒、味精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小提示:河蝦乾用冷水泡發,再放入鍋中稍微炸一下,這樣口感更好。
“秋補第4寶”-辣椒(不辣的或者彩椒)
有人可能奇怪,不是說秋天乾燥,不宜吃辛辣的食物嗎,為何我還要推薦辣椒呢?一是辣椒的價格不高,;二是秋後的辣椒皮薄,口感佳;三是辣椒能刺激食慾。最重要的一點是辣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礦物質等。
推薦食譜:醬燒辣椒
食材:辣椒350克、蒜子、鹽、食用油、蠶豆醬1勺、味精
①我們把辣椒的莖和籽都去掉,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把辣椒排開,用刀背拍一拍辣椒,便於入味。
②鍋底刷油,放入辣椒煎一下。等辣椒一面煎出虎皮後翻一面繼續煎。兩面都煎好後盛起來。
④加1勺開水進去煮,再加點鹽和味精調味,爆炒一會兒即可出鍋。
小提示:辣椒要挑不辣的或者是彩椒。
結語:已經進入立秋了,別不把“貼秋膘”當回事。試試“秋補4寶”,滋潤防燥,價格也不高。我是寶媽,一個喜歡搗鼓飯菜的上班族。每天圍著灶臺、鍋碗瓢盆轉,累並快樂著。所有食譜均為原創,禁止搬運、抄襲。如果您喜歡請給我點贊、收藏、轉發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