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轉眼就到處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意漸濃,晝夜溫差加大,人們容易對夏秋之交、由熱轉涼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此時,我們的飲食起居都要做出調整,從“防暑”過渡到“防燥”,明日處暑,牢記“3忌、3宜”,常喝3碗湯,順應時節,全家都受益。

處暑3碗湯

百合蓮子湯

食材組成:新鮮百合 2個、幹蓮子 30克、幹銀耳 10克、冰糖 適量

做法:幹銀耳和蓮子一起浸泡1小時,銀耳泡好後剪掉銀耳根,把銀耳撕碎備用。新鮮百合掰開後仔細地清洗乾淨。先把銀耳和蓮子放入鍋裡,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45分鐘,再放入新鮮百合煮15分鐘,關火前下冰糖調味,關火後再放入枸杞即可。

酸蘿蔔老鴨湯

食材組成:老鴨 半隻、酸蘿蔔 適量、生薑2片

做法:老鴨剁塊後用清水浸泡15分鐘,沖洗乾淨後冷水下鍋汆水備用,酸蘿蔔切成條,鴨塊倒入鍋中,接著加入酸蘿蔔、1湯匙料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左右,關火前放入鹽和少許白胡椒粉,就可以吃肉喝湯啦。

花生木瓜排骨湯

食材組成:排骨 500克、木瓜 1個、花生 50克、生薑 2片、食鹽 適量

做法:排骨剁塊後冷水下鍋,水沸騰後撇掉浮沫,把排骨撈起備用。木瓜去皮,對半切開,挖乾淨裡面的木瓜籽,然後切塊。把排骨和花生放入湯鍋裡,放入2片生薑,6~8碗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煲30分鐘,再放入木瓜煮30分鐘,關火後放鹽調味,湯清味甜又滋潤。

三忌

一忌:過早添加衣物

入秋後,總是能看到“春捂秋凍”這句話,秋凍是什麼意思呢?處暑後,雖然氣溫由熱轉涼,但不宜過早地添加厚衣服,秋凍是為了增強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和耐受性。

秋凍也有講究,無論什麼季節,脖子和肚子都是需要保暖的部位,切忌空調對著吹。另外,老人和幼兒體質較弱,應當根據天氣變化適當的增減衣服。

二忌:吃辛辣食物

處暑前後還處在短期回熱的天氣期內,氣候比較乾燥,這個時節忌吃辛辣燥熱的食物,特別是麻辣火鍋、炸雞等油膩又重油的食物,不僅會加重“秋燥”,還容易上火不適。

三忌:貪涼喝冷飲

上面提到,處暑時節天氣還會短暫地回熱,特別是南方地區,高溫乾燥的天氣裡容易讓人口乾舌燥,很多年輕人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渴解暑,過食冷凍寒涼,會損害脾胃。

三宜

一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適合處暑節氣食用的食物有銀耳、百合、鴨肉、蓮子、蓮藕、黃魚、芹菜、葡萄、菠菜、糯米、梨、大豆及牛奶。除了飲食清淡,多喝水,我們還要注意烹飪方式,儘量以清蒸、燉煮為主,少煎炸。

二宜:開窗通風

入秋後早晚都會比較涼爽,儘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少開空調或不開空調,秋季空氣本來就很乾燥,如果再整夜地吹空調,會容易因乾燥引起喉嚨不適,也容易受涼感冒。

三宜:散步運動

入秋後,蕭瑟的秋景容易讓人產生苦悶之感,情緒容易低落,此時我們應該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多到戶外活動,散步、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對,全身都有好處。

9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內行人才知道的“買酒內幕”:買前先看3行字,輕鬆買到純糧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