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所謂蕻[hóng],意為蔬菜生長茂盛,“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所描述的正是雪裡蕻,在大雪紛飛之中,只有雪裡蕻依然青綠繁茂,不過這是在中國南方地區。到了中國北方,雪裡蕻便成了“雪裡紅”,因為深秋時節,此菜在北風之中變為絳紅色。由此可見,無論南北,雪裡蕻都是中國深秋時節的經典食材,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老媽的菜園裡,每年也都會種上一片雪裡蕻,這菜生命力很強,不需要怎麼打理就能自己長得非常茂盛,現在已經到了可以採摘食用的時候。作為芥菜家族的一員,雪裡蕻帶著芥菜的那種特殊的味道,卻也有著自己的清香味兒,所以每年這個時候,老媽都會換著花樣給我們做上幾頓雪裡蕻吃。新鮮的雪裡蕻可以炒肉吃,可以跟豆腐一起煮湯,北方人愛吃餃子,雪裡蕻裡邊加點肉餡也是這個季節獨有的味道。

當然雪裡蕻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吃法,那就是製作成醃菜,秋冬季節是製作各種醃菜的時候,而雪裡蕻一定是不能錯過的,這是從南到北都流傳著的老傳統,現代發達的種植技術,雖然在一年四季都有著充盈的食材供應,但是很多人依然保留著醃雪裡蕻的習慣,或許到了現在更能體現出人們對於舌尖的這種傳統美味的執著,而這種執著不再與冬季的食材匱乏有關,只是喜歡雪裡蕻的味道,僅此而已。

如今已經長大成家的我,喜歡每天為家人搗鼓一日三餐,我覺得這種對於吃的熱愛,與小時候總跟著奶奶有關,在我看來,老輩人更懂吃,更會吃,當然與那個年代有關,人們不得不利於僅有的食材,發散思維,變換出不同的吃法,也要為了過冬而想盡辦法儲存食物。醃製雪裡蕻便是那個時代產生的美味,一直流傳至今,而我也已經看過了無數遍奶奶的醃製過程,現在也熟練掌握了要領,並且每年都會為家人醃上一大罐。平日裡煮麵,炒菜,燉魚,蒸包子……因為有了雪裡蕻,餐桌上又增添了不少美味菜餚。

如今,到了雪裡蕻大量上市的季節,價格非常便宜,這邊的菜市場裡5毛錢一斤,我一買就是20斤,又開始忙著醃起來。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從奶奶那裡學到的醃雪裡蕻的老方法,跟著我一起醃,成品翠綠不黃,清脆可口味道香,吃一年都不變質。

材料準備:雪裡蕻,鹽,花椒,幹辣椒,白酒

1、先把雪裡蕻摘一遍,掐一掐莖部,若是掐不動就說明老了,我們最好去掉,此外葉子若是發黃了,一定要摘掉,否則不僅影響風味,而且會將其他的葉子染色,使醃出來的雪裡蕻發黃。

2、摘好以後,我們就開始對雪裡蕻進行清洗,雪裡蕻一般是一整棵來醃製的,那麼我們清洗的時候也是整棵來洗,所以一定要仔細,把莖和葉子都洗乾淨。洗完之後,我們先用力在空地上甩幾下,把大部分的水甩出去。接著懸掛起來,繼續晾曬。這就不僅僅是為了曬掉清洗的水了,還要將雪裡蕻本身自帶的水分也曬出去一些,直到雪裡蕻看起來有些發蔫的程度,這樣更方便後邊的醃製。

3、經過了晾曬這一步,我們開始進行初步醃製,準備一些食鹽,花椒粒,幹辣椒,把雪裡蕻放到一個大的容器之中,將食鹽,花椒以及幹辣椒都放進去,我們最好戴上硅膠手套,以免食鹽傷皮膚,這樣也更加衛生。然後用手去揉搓,包括雪裡蕻的莖和葉,直到把食鹽揉搓至吸收,雪裡蕻的顏色變深。食鹽最好用精製鹽,粗鹽中的雜質比較多,也容易導致雪裡蕻發黃。接著我們把雪裡蕻放到陰涼的地方,醃製兩個小時左右。

4、兩個小時以後,雪裡蕻中的水分會析出很多,這時候我們可以準備裝罐子了。我們可以先把三四棵雪裡蕻放到一起,擠出水分,然後團在一起,這樣可以節省空間。

5、提前把罐子清乾淨,用熱開水徹底燙一遍,倒扣過來晾乾,然後把我們準備好的雪裡蕻放心去,每放一把就按壓幾下,撒上一層食鹽,再放入一把,再放一層食鹽。全部放進去以後,我們再次按壓緊實,最後別忘了淋入一些高度白酒進去封住。

6、接著我們將罐子的口封住,放到陰涼避光的地方保存,一個月以後,就可以吃了。當然其中的鹽分是比較多的,我們在吃的時候最好用清水多洗幾遍,來降低鹹度,在製作菜餚的時候基本就不需要另外放鹽了。這樣醃好的雪裡蕻依然翠綠,而且口感爽脆耐嚼,放一年也依然美味。

【技巧總結】

1、要想避免醃好的雪裡蕻發黃,我們需要記住2點,摘的時候將黃葉老莖去掉,並且裝進罐子醃製的期間,要放到陰涼避光的地方,不要Sunny直射。

2、在醃製雪裡蕻時,除了放鹽以外,裝進罐子之後,還需要加入一些高度白酒,不需要太多,30克-50克即可,白酒的加入可以增加香味,同時可以起到殺菌防腐的效果,可以使醃好的雪裡蕻更加耐保存。

3、關於食鹽的用量,一般來說,製作醃菜,食鹽的比例都在10:1左右,也就是1斤菜1兩(50克)鹽。我們醃雪裡蕻是分了兩次醃製,那麼第一次的時候可以加入少量,在裝罐子的時候將剩下的鹽一層一層加進去。當然食鹽的量可以減少一些,但是最好不要太少,否則溫度稍高一些就容易變質。

8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打豆漿別隻會用黃豆,老保姆教我一招,香濃絲滑,營養滋補老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