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人在異鄉、胃在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吃到故鄉的早餐?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鄉。

10月21日上午8時,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開播,首集節目走進吐魯番一家經營20多年的烤包子店,展現新疆地區獨特美食烤包子和淳樸可愛的風土人情。

與大多紀錄片不同,《早餐中國》系列紀錄片每集只有五分鐘,觀眾完全可以邊刷牙、邊洗臉、邊收看,以此開始新一天的幸福生活。第一季節目豆瓣評分為7.9,共35集,從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里“酸湯粉”、廣東潮汕“豬血湯”,再到福建福安“水煎包”……帶領觀眾早起重回故鄉,尋找地道的中國早餐。

△《早餐中國》第一季豆瓣評分

總導演王聖志在接受媒體採訪中曾表示:攝製組在挑選店家上有三個規矩。第一,它儘量要是一家無名小店,而非坐落於旅遊區內的網紅大店;第二,早餐產品要儘量單一,它不會什麼都做,可能只有一兩樣東西,但卻延續了兩代人以上;第三,它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氣,周邊社群老百姓每天都會去吃。

第二季沿襲第一季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特點,除了記錄早餐和小吃店,還深入更寬廣的地域、聚焦更豐富的美食,把鏡頭瞄準美食製作者和遠道慕名而來的食客、看見更廣大的有情人世,用一頓早餐遇見一天的美好。店家珍重烹製,食客珍愛食物,以慢應慢,這其中有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彌散出其樂融融的氛圍。

在第二季第一集中,節目組帶領觀眾走進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老城東路的“闊希瑪克拉”烤包子店。闊希瑪克拉在維吾爾語中的含義是雙胞胎。這是一家有20多年曆史的烤包子店,烤包子(維語叫“薩木薩”)是維吾爾族喜愛的食品之一。如同北京夾肉燒餅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樣,很受當地顧客歡迎。

△ 位於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老城東路的“闊希瑪克拉”烤包子店

烤包子店的店主牙克甫·艾買提向節目組透露:皮薄肉嫩、酥脆可口的新疆烤包子在當地一天可賣2000個以上。在被問到烤包子如何製作才能美味時,牙克甫在分享食材時提到牛肉。不同於新疆傳統的烤包子店,闊希瑪克拉店採用上等鮮牛肉替代羊肉,羊尾油與牛肉丁充分攪拌,香濃純粹的口味平衡孜然帶來的過於火爆的口感。

△烤包子食材表

除了特色的食材,店主家的烤包子製作方式也是講究——將包子放在鹼土坑裡,用地道的土坑烤法將包子裡食材的味道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店主往300℃的鹼土坑灑鹽水以迅速降溫,雙手快速進出,用手一個一個將生的包子貼在坑壁。待包子在火烤與孜然粉的幫助下自然成熟,重新灑入大量鹽水使麵皮在火苗的親吻下變成誘人的金黃色。

△ 即將出爐的烤包子

25分鐘的炙烤將這些軟趴趴的白麵團變得酥脆、金黃,並緊緊連在一起。出炕的時候,用鐵桿子把他們三三五五地敲下來。出爐後的包子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彷彿要將早起每一個排隊的人映在這酥嫩焦脆的表皮上。

△ 精心烤制已出爐的烤包子

經過層層工序精心烤制的包子,讓人食慾暴漲,等待的食客早已垂涎欲滴。

△左:店主的哥哥 亞森·艾買提; 右:店主 牙克甫·艾買提

牙克甫雖是一店之主,但店鋪實屬“家族企業”,他和哥哥分工協作,共同打拼,讓原本普普通通的包子店在當地做出了一些名氣,每天在門口大排長龍的顧客們就是最好的證明。烤包子的美味不僅在當地廣為流傳,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節目上線後,不少觀眾表示:“這樣的烤包子看上去過分好吃了!”“看得口水直淌,這節目不適合空腹看,簡直太餓了”。

△當地觀眾評價烤包子

據悉,《早餐中國》第二季致力於講好100集中國早餐日誌傳奇故事。之後節目將呈現更多豐富多元的早餐美味:熱辣香麻的重慶小面,鮮嫩多汁的赤峰對夾,湯鮮料足的寧波面結面,細膩嫩滑的銀川羊雜碎......這些街巷間流傳的經典味道,以及美食中承載的人文情懷,節目都會一一捕捉,用真實的記錄手法,為觀眾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美食與人的故事。

坊街串巷,聞香食味,樸實的鏡頭,家人的口味,傳承的早餐,有趣的老店,忘我的食客。一群有著平凡夢想併為此執著打拼的早餐店主,他們迎曦而出,沐夕而歸,你吃的是”早餐“,他們做的是“夢想”。雖然形式多樣、口味各異,但每道美食都是每個不同地方的人記憶中最難忘的家鄉味道。在每一天的早餐,用美味開啟你一整天的活力。但也正因為有了他們,讓每一座城市有了晨光微熹的光芒。

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如此慢食樂享的氛圍無疑是逆潮流的存在,卻讓人生出眷戀和不捨。誰希望自己的人生如高速公路似的快快走完?

只需早起,慢食慢享,任那一口紮實的生活氣息,充盈肺腑,褪去疲憊、枯燥,擺脫鬱氣,喚醒一天的元氣,這才是生活該有的質感。

早餐中國第二季節目,《新疆吐魯番·烤包子》

觀察者網,《誰把中國人的早餐拍了100多集?出來捱打》

中國新聞週刊,《早餐中國: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花甲洗完還是有沙?老漁民:別隻會用鹽泡,加點它,花甲自動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