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家樓下是夜市,半夜十二點,整個小鎮都陷入沉睡時,那條街才剛剛熱鬧起來。
樓下不遠處一家大排檔,晚上經過時常能看到一群群的人圍坐在一起,中間是幹鍋裡徐徐上升的煙氣,大家熱熱鬧鬧說笑著,旁邊是幹了好幾瓶的啤酒。
我家也常去那,環境簡陋的大排檔,四個人圍坐在一個小圓桌旁,餓著肚子等著雞煲。
等雞煲一上桌,金黃色帶點醬汁的雞塊上反著油光,有些肉塊粘在了鍋壁上,發出滋滋聲響。雞塊上鋪著一層香菜,小清新的香味中和了油膩,揭開鍋蓋的瞬間,熱騰騰的香味迎面而來,這種混搭味兒瞬間開啟味蕾。
我們通常喜歡在隔壁市場買些河粉。河粉是最後放湯時煮的,放進鍋裡涮一下就熟,盛入碗裡,喜歡重口味的加點蒜泥、醬油汁和辣椒醬,那滋味,算是為這頓美味的幹鍋雞煲劃上圓滿句號。
我們一家四口總是點份量最大的,老爸愛啃雞爪、吃煎豆腐;老媽愛吃雞拐、雞脖等骨頭多的地方;老弟愛吃雞胸肉,肉越多越好;我愛吃雞腎,其他也都吃。這彷彿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每次我們都這樣預設分配著吃。
後來讀書工作,其他地方的雞煲我也曾吃過,但不管大排檔還是餐廳,沒有一家的味道比得上樓下那家破舊的大排檔。我想那味道一直埋在我記憶深處,除了熟悉以外,更有愛的味道,因此獨一無二。
現在我和老弟工作在外,和父母不在一個城市,一家人比較難聚齊,吃幹鍋雞煲的次數也減少了很多。但從此後,不管是吃雞煲還是在其他事情上,我們總會把最好的留給父母。
雞煲
小公雞半隻 小洋蔥/洋蔥20g 青紅椒半個
蔥段 薑片蒜粒5顆 香菜 橙皮一小塊
鹽2g 澱粉1小勺 黃酒2大勺 植物油2大勺
醬:柱候醬15g 海鮮醬15g 鮑汁10g
醬油10g 黃酒10g 老抽3g糖3g
-步驟-
1.小公雞剁成小塊沖洗乾淨,撒上少許鹽或者黃酒捉醃片刻,最後放少許澱粉抓醃
2.青紅椒切菱形,小洋蔥切頭尾去皮,香蔥、香菜切段,蒜片拍扁,新鮮橙皮去白壤切絲
新鮮的橙皮代替老陳皮,用於提鮮,家庭操作更加簡便
3.所有醬調料混合均勻
加鮑汁是讓雞煲更鮮更香,沒有的可不加
4.耐熱砂鍋/鑄鐵鍋大火燒熱後,倒入2大勺植物油,放入薑片、蒜煸至表面微黃、香氣逸出,保持大火,倒入雞鋪平,煸約6-8分鐘,炒至表面微微焦黃
5.加入調好醬汁翻拌均勻
6.加入小洋蔥、橙皮、香菜、青紅椒翻炒均勻
利用鍋的餘熱即可煸熟蔬菜,口感爽脆
7.立刻蓋上蓋子關火,沿著鍋邊澆少許黃酒上桌
開鍋的瞬間,香氣撲面而來。
雞肉在猛火之下,牢牢的把肉汁鎖住,雞皮受熱呈現出焦黃的狀態,加上蔥姜的香氣,還沒出鍋就勾得人魂兒掉。
現在這個舒爽的天氣,最適合來一鍋了~
咬一口,外脆裡嫩!猛火將汁水牢牢鎖住在雞肉裡,一咬就“滋”地爆在嘴裡,鮮香無比!
吃多一碗米飯,是對它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