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第一次到大使館工作時才20多歲,沒有太多參加宴會的機會。每次大使宴請越南官員或其他國家外交使節後,我們七八個年輕人便擁進宴會廳,充當“第二梯隊”,幫助“打掃戰場”。大家風捲殘雲般地把剩下的茅臺酒一飲而盡,這就是我接觸茅臺酒的最初經歷。
詩
30年後我出任駐越南大使。隨著中越關係不斷髮展,大使館的宴請活動也逐漸增多。儘管國內提供的酒品不少,但就知名度來說,越南朋友更喜歡茅臺酒。宴會桌上除談及兩國關係等嚴肅話題外,客人免不了要問及茅臺酒的來歷等問題。起初我因缺乏了解,顯得很尷尬,後來我有意識地找來一些小冊子,補上了這方面的知識。
一次,我無意中看到兩句讚譽茅臺酒的詩“風來隔壁三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便把這兩句詩翻譯給越共中央對外部副部長範文章聽,並開玩笑說:如按詩中的說法,我們中國大使館一旦喝茅臺酒,與我們一牆之隔羅馬尼亞大使館的朋友便會醉倒;距中國大使館約5公里的列寧公園的遊人也會聞到茅臺酒的香氣。範文章對這種誇張的形容甚感興趣,後來還多次在宴會上背誦這兩句詩。
陳
前面曾提到,抗美戰爭時期,國內派來的援越部隊為大使館修建了四個堅固的防空洞。抗美戰爭結束後,其中一個防空洞便成了使館的倉庫。可能由於人員輪換時交接工作沒有做好,有幾十瓶茅臺酒被遺忘在防空洞裡。
90年代發現時,包裝酒瓶的宣紙已經發黴變黑,外層已經脫落。開啟一瓶,只見酒液很濃,顏色比平時見到的茅臺酒黃了不少,估計至少存放了20年以上。誰知這件事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國內,說中國大使館有陳年茅臺,而且經過“文學”加工,酒被描繪得神乎其神。
贈
一次,一位到訪的領導同志表示希望得到一瓶。大使館辦公室主任十分認真,挑選了他認為最好看的一瓶,並把宣紙統統撕掉,用水把酒瓶洗得乾乾淨淨。我看後不禁發笑說,領導同志要的是陳年茅臺,最好是把帶有發黴宣紙的酒瓶原封不動地送給人家,才顯出是“陳年”和珍貴,於是又重挑了一瓶。那位領導同志十分高興。他說拿回去並不是要品嚐,而是要作為珍品放進酒櫃裡陳列。
祝
平時大使館的同志很少有喝茅臺酒的機會。即使在外交場合,飲酒也要求適度,因為外交部紀律明文規定,外交人員在外交場合飲酒不得超過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只有國慶和春節內部集餐時,才能在每桌擺上一瓶。每到這時,大家都會很興奮,在異國他鄉共同舉杯,遙祝祖國繁榮昌盛,家人健康幸福。
作者 李家忠
1963年進入外交部,曾任亞洲司科員、副處長、處長,駐越南大使館翻譯、二祕、一祕,研究室主任、政務參贊。
1994-1995年任駐寮國大使,1995-2000年任駐越南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