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作者|張億博

編輯|Kevin

2020年12月20日,電競行業從業者都需要銘記的一天,這一天,發生了一件令人細思極恐的事情。

故事的主人公被廣大從業者戲稱為“月餅俠”,而得此名原因也是他特別喜歡各傢俱樂部做的月餅。

而這還只是開始。

模糊部分為血腥內容

但這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情,再加上又是深夜,很多朋友紛紛打電話告知重慶當地的朋友參與救援行動。

而割腕的主人公,當天也以“暴雪前電競總監”的身份,拿到了KPL秋季總決賽的門票,順利入場觀賽,並且由重慶當地電競從業者安排了酒店。

凌晨3點時分,他在近10個群裡發了訊息,告知自己已沒有大礙,且已經在醫院進行了包紮。

也許這個事情可以到此有個完美的結局。只不過一些細心的電競同仁看出來了一些端倪,這下問題就來了。

“他是誰?他是幹嘛的?他要做什麼?”

我和他認識,是在今年8月底博鰲全球騰訊電競峰會後的酒局上認識的,他跟著圈內一個朋友向我介紹了自己,當時他說自己是:“暴雪前總監,明年入職騰訊,未來做KPL相關賽事運營”。而在行業盛會的晚宴上,多貪了幾杯的我,一時間並沒有深究這個身份的真實情況,在那個全是電競從業者的飯局上也不會有人去追問其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

他知道我有個行業群且有一定知名度,自那以後便隔三差五的要求進群,於是在剛好群少人的情況下,我通過了他的申請。

事情就這麼鬧大了。他開始用“暴雪”的身份把群裡人加了個遍,並且開始給一些需要幫助的群友提供“賽事授權”服務以博取信任。

於是我們在將所有人的訊息進行了彙總後,拼湊出了以下資訊。

此人自稱畢業於香港大學,後在英國劍橋畢業,身份是前暴雪電競賽事運營總監,由於競業協議的存在,明年會入職騰競(也有說法是騰訊),負責KPL的賽事,並且和多地政府文化局體育局還有電競協會有關係,也混跡於coser圈,不僅可以落實暴雪和騰訊相關賽事授權問題,而且在前不久揚州的電競產業大會上給許多人表示他會將KPL落地在揚州。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在我們調查的過程當中,電競人海濤分享了一個他的經歷,早在幾個月之前QG俱樂部落地重慶時,他以為“月餅俠”的身份是騰訊KPL的賽事運營,並且和“月餅俠”一桌聚餐的還有圈內的另一位大佬,因此他的身份等於得到了這位大佬的背書,肯定不會被懷疑。

而這件事也符合他“混圈子”的套路。

一開始,先假冒一個身份,這個身份比較有講究,一般不會被人公開質疑的。

想盡一切辦法滿足群裡人的需求,比如寫下棋的攻略,記住每一個群友的生日,並第一時間發出祝福。

這時這個身份會被不同的人背書,甚至他還會幫助一些朋友真正的解決相關的問題。

比如,“月餅俠”認識了A,隨後求著A,去介紹並認識一下B,B以為是A的朋友,那麼B也會放鬆警惕,而A和B都不會質疑對方月餅俠是做什麼的,裡外裡這麼一交流,C看到“月餅俠”和A和B都是朋友,那麼C也會認同“月餅俠”的身份。

例如這樣

而筆者作為一個習慣性打假的媒體人,在群裡公開質疑自殺鬧劇的時候,群內依然還有被矇在鼓裡的朋友對筆者進行攻擊,說筆者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

隨後,筆者第一時間將“月餅俠”清理出群。第二天早晨,安排他就住在重慶的電競從業者,查詢了酒店相關記錄,“月餅俠”於4時已經辦理了退房手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在電競圈內被宣告“社死”。

而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已經到醫院包紮,已經安頓好,請大家放心。

他曾經以暴雪電競前賽事總監的身份參加過行業論壇

電競版的電影“貓鼠遊戲”暴露這個行業的什麼問題?

一,“月餅俠”暴雪前總監的身份,此前為什麼沒有人挑明?

因為暴雪在中國的特殊性,分暴雪和網易暴雪合作部,兩家之間對於招聘人事等招聘也是分開的。而他對外的身份一直是“前”暴雪的身份,這也就使得真正在暴雪的從業者不會第一時間去質疑,畢竟誰也不會沒事挑事兒。

二,“月餅俠”對外宣稱自己明年入職騰訊(騰競)做KPL,為什麼沒人質疑?

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對外號稱自己明年入職騰訊(也有對外說是入職騰競體育)。到底是騰訊做KPL還是騰競做KPL對於他來說彷彿不那麼重要,但就這樣順利的騙過了所有人,卻沒人去質疑。

大多數人的心理還是會認為,如果他的身份過去確實是“大哥”,那麼往後還是可以“依靠”的,自己沒必要做一個刺頭非要去點破這些。

三,他為什麼非要問行業里人要月餅?

逢年過節的時候,各大俱樂部、賽事公司和平臺等都會準備一份屬於自家IP的伴手禮。而電競又是一個非常講求品牌和IP效應的行業,一方面,發放這些禮物的企業希望更多行業裡從業者認同公司的文化;另一方面,收到更多這種禮物的人,在拍照發朋友圈之後也可以“炫耀”自己在行業中的知名度和地位。而“月餅俠”深知這一點,不僅需求要月餅之外,連電競周邊的JK小裙子也一口氣要走不少。

電競行業慢慢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而隨之而來的,是這個行業的入行門檻低,年輕從業者居多,且圈子內的圍城效應極具明顯。

這些年電競行業由於資本的湧入,離錢越來越近,也吸引了大批的“月餅俠”們的關注,他們是這個行業裡的寄生蟲卻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月餅俠”事件其實也是給行業的一個警醒,為什麼一個人能在一年內靠不存在的履歷騙過所有人?而且不單單是電競行業的基礎從業者被騙,被騙者中不乏頂級俱樂部、頂級賽事機構甚至頂級廠商。

而“月餅俠”利用這些頂層關係資源大肆下沉,去電競行業的外層空間中施展他的各種技能,哄騙了小俱樂部,小MCN公司,甚至這些人還會反過來把他塑造成一個可以解決行業問題的大佬形象。

事件被曝光之後,有不少人表示,他是一個是非常適合做商務的人才。而筆者認為,這個觀點除了調侃之外完全站不住腳,電競行業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這個黃金時代,靠的是踏實做事、解決問題,而不是靠嘴、靠騙。

電競百態,我們樂於描寫這個行業裡電競從業和愛好者最普通的事情,“月餅俠”這種一場鬧劇終會結束,但新的一天也剛剛開始。

未來肯定還會有新的“月餅俠”去要月餅,但他們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少。行業內出了這麼個“人才”,雖有陣痛,但幽默的電競人將這一場鬧劇迅速轉化成了各種段子並流傳開來,現在相互加好友時候都要附帶自己的工作在職證明等等,這種樂觀的態度和韌勁兒,也是一個行業慢慢成熟的表現。

33
最新評論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低至 32 元,Epic 上那些券後不過百的好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