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7年,是卡牌遊戲的井噴之年。隨著《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的大紅大紫,不少同質化的卡牌遊戲應運而生,順便還讓DGB(即“Deck Building Game”,牌庫構築遊戲)領域一炮而紅。這種擁有初始卡牌,通過冒險與探索不斷填充自己的卡牌庫的趣味玩法引發了大量關注,連帶著系列經典作品《Dream Quest》也受到了不小的關注。
2017年底,一款品質上乘,表現俱佳的卡牌遊戲《月圓之夜》藉著這股東風扶搖而起,上線以來人氣一直居高不下。其遊戲內容借用了廣為人知的“小紅帽”故事,但又別出心裁的將其改編為一場“黑暗”童話。在移動端釋出的它俘獲了大量“打牌爬塔”玩家的心中所願,更為熟悉的故事、更為便攜的體驗,更為簡單的玩法使得該作同年便一舉奪得“2017年度最佳本土獨立遊戲”的榮譽。
三年的日日夜夜,歷經數個版本的更新與擴充,黑暗森林的故事愈發的浮出水面。事實上,《月圓之夜》的每次更新都會吸引眾多玩家的目光。製作組用三年的時光踐行了他們的理念:“我們想堅持做一款“好玩”而又“良心”的遊戲。比起“肝”與“氪”,我們更加喜歡“策略”與“故事”。希望這款遊戲能為大家帶來快樂。”
那麼,這款遊戲憑什麼風靡至今?迄今為止它又給玩家帶來了哪些玩法與創新?新DLC究竟好玩嗎?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同走進《月圓之夜》的世界吧!
《月圓之夜》遊戲介面,宛如閱讀書籍一般
關於“黑暗童話”的那些事兒說到《月圓之夜》,那便不得不提到“黑暗童話”這個詞彙。相比於童話故事的美好與夢幻,黑暗童話更偏向凸顯現實,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有些恐怖。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夠表現出更為深刻教育意義。
“小紅帽”的故事版本有許多,在《格林童話》中她的結局是被獵人所救,在其他版本中也是依靠智慧逃出生天。倘若追溯到最早的版本,源自於1697年夏爾·佩羅的文學集《鵝媽媽的故事》之中,原版的小紅帽故事走向未變,但是結局卻是以被大灰狼給吃掉告終,悲劇收尾。這個故事也是在警醒世人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保護好自己,因為任何“陌生人”都可能是環伺在我們生活周圍的“狼”!
而《月圓之夜》,也正是這樣一本可以自由探索的黑暗童話書。拋開優秀的遊戲性不談,單純從黑暗森林的隱祕與潛藏著的“真相”來說,都能讓玩家們興趣大增。
前往黑暗森林的真正目的,只是為了尋回“奶奶”嗎?
在整個遊戲史上,類似這樣風格的作品不在少數。但從玩家們的反饋上來看,其實這些作品還挺受歡迎。畢竟,那些熟知的劇情經過二次改編,多少能勾起幾分新鮮感,而其中傳達的某些深層次的含義,也正是引發玩家思考的重要因素。
《愛麗絲:瘋狂迴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黑暗哥特風格的故事與酣暢淋漓的動作元素搭配的相得益彰。而少女愛麗絲的“漫遊仙境”故事,讓人玩到後期不禁懷疑這是否是一部談及精神層面疾病的遊戲作品。不過無論怎樣,它也成為了“黑暗童話”衍生遊戲作品中最好的代名詞之一。
場景多變、內容豐富的《愛麗絲:瘋狂迴歸》
《月圓之夜》是個怎樣的遊戲,它好玩嗎?遊戲的故事圍繞著黑暗森林、古堡的祕密與失蹤的外婆展開,核心玩法則圍繞著多職業與卡牌構築展開,玩家既可以在八大職業中挑選,蒐集各職業特有的卡牌體驗經典的黑森林模式。也可以在小紅帽日記中回憶與小木匠的古堡探險,體驗諸多隨機事件與額外劇情。
經典“黑森林”玩法作為一款卡牌類遊戲,卡牌戰鬥與構築當為重中之重。《月圓之夜》其戰鬥設計則與《殺戮尖塔》較為類似,由多樣化的職業設定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卡牌,是該作具有重複遊玩性的重要設計理念。
遊戲目前版本八大職業各有特色,都由小紅帽飾演(小木匠扮演的狼人職業除外)。每一個職業都有不止一種的卡組組合與攻擊套路,且固定技能與發展流派也不盡相同。騎士的武器狂戰連打流、遊俠的行動力無限流、牧師的拖延時間祈禱流、法師的雷霆萬鈞流、藥劑師的暗影流等等……綜合卡牌與祝福Buff因素,每次開局都千變萬化。
多職業多套牌才是卡牌遊戲百玩不厭的核心所在
高自由度與大量的卡牌選擇使得《月圓之夜》多周目成為可能,噩夢的難度不斷攀升也最大程度的為該作提供了屬於“挑戰者”的舞臺。三選一的道路模式與隨機可能出現的事件,配合上各種套路與卡牌的組合的嘗試,是其最為吸引人的關鍵因素。
冒險模式“小紅帽日記”與經典模式不同,“小紅帽日記”本身算是一個冒險模式。講述了小紅帽與小木匠意外闖入古堡的冒險故事。雖然在遊戲機制方面依然是卡牌構築,但是這個模式會將更多事件的選擇權交付給了玩家本身。職業方面雖然也有觸及,但卻並不限制技能與搭配,特殊事件的高靈活性對卡組的刪減與祝福Buff的抉擇權重更高。
相對的,這個模式下流程可能較為線性,不斷冒險強化自身,面臨最終BOSS並揭開隱藏的故事。雖然不似經典模式一樣可選分支較多,但玩法方面的推陳出新意味著製作者在穩中求變。而全新的故事的呈現也使得這個“童話故事”的內容得到進一步擴容,想象空間更為廣闊。
優秀的畫面與配音美術與音效伴隨著《月圓之夜》一路飽受讚譽,這也是遊戲製作組最大的優勢所在。出色的畫面細節與出類拔萃的角色配音,甚至於每個怪物角色都找到各自的特點,在視覺展現力與玩家體驗感上又更上一層樓。輔以廣為流傳的改編劇本,給玩家呈現了一出不賴的“黑色童話”。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內還隱藏著拼圖小遊戲。也算是在卡牌戰鬥冒險之餘的調劑,可以算作一個不錯的彩蛋。
快樂的拼圖時間
全新DLC“靈魂的契約”做出了哪些變革?在全新的資料片中,《月圓之夜》新增了與死神簽訂契約作戰的第八個職業:契約師。這是一個依靠審判和命運進行戰鬥的法師型職業,需要自損血量戰鬥,也有不錯的續航能力。整體上手難度並不高,牌庫成型後操作行雲流水,強度也十分誇張;冒險模式“小紅帽日記”中則新增了“小遊俠”這個角色,且大幅度優化了遊戲體驗,擁有了更為豐富的卡牌流派、隨機事件與故事劇情等內容。
全新職業“契約師”
幾個“關鍵”詞綴,打造靈魂契約者契約師的能力十分有趣,她的核心機制在於“審判”與“汲取”。遊戲中大量的卡牌都能夠幫助契約師累計審判值,每達到10點,牌庫中便會出現洗入一張名為“死神降臨”的卡牌,能夠造成無視防禦的穿刺傷害。審判值越高,則打擊次數便越多,累積到後期很容易打出成噸的傷害。作為代價,這些力量都需要相應的血量來進行釋放。
對於角色的續航問題,“汲取”卡牌的出現便解了燃眉之急。它不僅能夠吸收敵方的魔法值,更是能夠在其魔力不繼的前提下直接轉化為吸取血量反哺自身,輸出能力與續航能力都十分強勁,其難點便是需要玩家在血量與傷害之間進行權衡。
擁有“汲取”詞綴的卡牌
當然,“命運”與“恐懼”兩個詞綴也非常符合契約師的職業特點。遊戲內擁有不少百分比機率造成額外效果的卡牌,倘若太過“非酋”會導致一無所獲。“命運”詞綴的卡牌則很好的扮演了一次“改命”的機會,所有機率直接攀升至100%,十分逆天;“恐懼”的效果則往對方牌庫裡洗入無用的卡牌,有種汙染敵方牌庫的功效,同時拓寬了職業組卡思路。
新職業的構築思路相信對於玩過DGB卡牌遊戲的玩家對於“精簡牌庫”一次都不會陌生。對於某些職業來說,擯棄無用的卡牌,將連攜與combo儘可能的放在幾張key牌上,是十分常見的做法。
契約師便是最適合這個打法思路的職業,畢竟擁有“審判”高成長性的輸出能力在,快速清空卡組迴圈疊“審判值”的收益十分可觀,且有“汲取”卡牌在,生存和續航都不成問題。
通關Boss的套牌,傷害與回覆皆是上佳
其餘改變與遊戲不足之處關於新版本的其他改變,最大的感受便是惱人的BUG變少了,牌組構建變得更為平滑,流派上更易成型。劇情方面亦有推進,小紅帽向著古堡的更深處進發,和小木匠的故事又將有了新的期待。超過100+新卡牌的增加極大的提升了遊戲的豐富度。“小紅帽日記”被大家詬病許久的流程問題也有了解決方式:噩夢難度下的流程將會更長,讓玩家能夠盡情享受牌組成型的快感;全新的“跳過”機制幫助玩家繞開那些無法應對的怪物並回復一定的血量。當然,它們守護的寶物與卡牌也都與你無緣。
遊戲的不足之處在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優化空間沒有被挖掘出來。要知道,維持一個卡牌遊戲“生命”的,往往是不斷擴充的卡池與持續不斷的新鮮玩法,固定結局讓玩家在每個職業體驗過幾次之後很容易讓人感覺到“膩”。且平衡性方面還需要加強,有些職業後期強的有點過分了,但轉念一想,謀而後動是卡牌遊戲的精髓,酣暢淋漓的連擊倒也不乏樂趣,也便釋然了。
“小紅帽日記”模式下的諸多選擇算是一個好的嘗試
結語對於《月圓之夜》來說,本就不俗的內容搭配上不錯的可玩性,使得它成為了一款獨特而優秀的卡牌遊戲,獲得諸多遊戲行業的獎項實至名歸。劇情和細節的細緻入微,也使得玩家能夠沉浸在這個明月高懸的黑暗森林內探索隱藏的故事。雖然整體上看還存在一些不足,但依舊是瑕不掩瑜的佳作。對於喜愛卡牌的玩家來說,不妨一試!
-
1 #
賴皮哥,我來搶個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