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大家知道,Switch一經發售,便成為了眾多中小型獨立遊戲廠商超級青睞的去向。

同一款遊戲,相比Steam等其他平臺,Switch上的首發銷量普遍要好不少。

話題作品《空洞騎士》的Switch版在發售後兩週內銷量便突破25萬套

不過,隨著遊戲絕對數量的日益增多,現在Switch也正逐漸成為一個競爭慘烈的紅海平臺。

這裡以目前Switch eshop美服的介面佈局為例:

從上到下依次為“搜尋遊戲”、“最新發售”、“精選”、“特價”、“暢銷榜”、“即將推出”和“輸入兌換碼”。

遊戲有可能獲取曝光的版塊為中間五個,即“最新發售”、“精選”、“特價”、“暢銷榜”以及“即將推出”。

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是:

如果一款遊戲各方面表現並不出眾、無法完全憑藉自身的力量(遊戲素質得到任天堂青睞、從而獲得feature位,以及發行公司自己的宣發力量等)脫穎而出,那麼它在經歷了“進入‘即將推出’板塊->從‘即將推出’板塊移出&進入‘最新發售’板塊->從‘最新發售’板塊中淡出”這一過程之後,便等同於宣告了自己在eshop上曝光的終結。

其實講道理,任天堂本身算非常厚道的了。所有遊戲無論體量大小,無論是3A大作還是相對默默無聞,均有機會按照發售時間順序進入上面所說的“最新發售”和“即將推出”板塊,也就是說所有遊戲均有機會獲取到第一屏展示。對市場發行有所了解的讀者,一定清楚“第一屏意味著什麼”。

第1、3、6均為化石級冷飯遊戲。這種待遇也是公平得沒誰了(此圖為較早期的eshop,那時還沒有“精選”板塊)

因此,各廠商為了能在以上五個板塊的前列停留儘量久的時間,將eshop的規則機制掰碎了分析,並使出了渾身解數。

最直接的一個方法,是“早早地提前將遊戲掛到‘即將推出’板塊中”。

而且請注意:這當中的很多遊戲是老早就已經制作完成、掛上eshop之後可以直接付費預下載、頂多等到發售日再下個首日補丁就可開玩的。有些“還未製作完成、只是掛了個名字上去”的遊戲,獲得曝光的時間就更長了。

由於“即將推出”板塊中的內容並不是可無限下拉的,即使排名靠後(即發售日靠後)也能獲得不錯的展示量。因此早早掛上去能享受到“從掛上之日起到遊戲發售日”這期間的曝光機會。現在這種操作無論是廣大第三方,還是任天堂自身,都已經非常輕車熟路。

第二種方法,便是“打折”。

廠商們仔細分析了一下戰況:

第一:打折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進入到eshop的“特價”板塊中。只要你的遊戲正在打折,那“特價”板塊裡就肯定有你。

第二:而“特價”板塊又擁有按照折扣力度等排序的功能。要知道,進入該板塊的使用者最常見的行為,就是進行各種排序操作。折扣力度大,或者折扣後價格驚人,你就又有機會排名靠前。如果一款遊戲的折扣力度大到了“僅用買遊戲時返還的金幣便可購買”的地步,這能多麼顯著地刺激玩家的購買意願?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到目前為止,eshop的“暢銷榜”的排名標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販賣拷貝數量”而不是“販賣金額”。

請特別注意上圖中排名第二的《ぷよぷよeスポーツ》。這款遊戲可以說是Switch上打骨折的“先驅”,以2.6折的折扣霸佔了很久暢銷榜的前三名。

聰明的廠商們很快就總結出來:

“打骨折->短時間內銷售軟體數量大幅上升->進駐暢銷榜”,完美的操作!

也因此,利用這個機制,基於廠商們:

1、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直接銷量;

2、迅速積累起種子使用者(多見於強PvP對戰的、對玩家基數有要求的遊戲);

3、提升遊戲以及廠商的知名度;

等多種訴求,形如“0.3折”(97%off)之類的骨折遊戲應運而生。

事實也正如廠商預料的那樣。

冷飯遊戲《Draw a Stickman: EPIC 2》在打7折(30%off)之後,日銷量提升了10倍。

而在今年8月,廠商更進一步、以0.99美元(原價6.99美元,相當於1.4折、86%off)的價格開展促銷活動後,日銷量提升了1000倍。

Metroidvania類遊戲《A Robot Named Fight》的製作人叫做Matt Bitner。他在聽取發行商的打折建議後,一開始還有些擔心“這樣會讓遊戲本身貶值”。不過鑑於該遊戲已經上架一年多了,最終他還是接受了建議,以1.99美元的折扣價格(原價12.99美元)展開促銷。

血條的樣式像不像《洛克人ZERO》系列?

很快該遊戲成功登陸暢銷榜。與此同時還帶來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好處:很多媒體報道了這一現象;不少玩家開始直播該遊戲;tweet等社群也開始形成話題。這些間接的好處最終也體現到了銷量上:據Bitner聲稱,“已經足夠讓自己繼續做遊戲了”。

《Membrane》是另一款打骨折的遊戲,曾有“0.1折”(原價9.99美元,打折後0.09美元)的壯舉。在遊戲以該折扣突破10萬份銷量的時候,製作人Seth Scott表示“這10萬用戶當中,只有1%的人是以全價購入的”。

《Membrane》。據說製作人Seth Scott的畢生心願之一便是“能在任天堂主機上出一款遊戲”

《グーニャファイター》是一款風格非常奇特的對戰遊戲,玩起來手感有點像《人類一敗塗地》,也支援多人對戰。遊戲原價2750日元,而為了迎接放暑假的青少年玩家,遊戲非常大膽地於七八月打出了100日元(也大約相當於0.3折,97%off)的優惠價。要知道遊戲本身才剛於6月27日發售!

筆者也購買了本作。沒錯,就是100日元時買的(其中還有85日元是用返還金幣支付的)

該遊戲的發行商MUTAN並未透露具體的銷量資訊,但所有人能看到的結果是:遊戲連續2周排在暢銷榜的第一位。

打折結束後這款遊戲還有短時間的餘威,拳打火紋腳踢鎖鏈。請注意這是“所有遊戲”而非“僅下載專用”頁面

話說回來,廠商們再怎麼打折,也都在eshop的遊戲規則之內。就我個人看來,目前這樣的機制更有利於中小型公司(可以迅速建立起知名度、製造出話題),而對較大、較成熟、使用者群體已形成的公司來說,風險要更大一些——當然,任天堂會不會在之後對機制進行調整,也是一個未知數。

————自我介紹隔遠點————

最新評論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遊戲首班車:二五仔遊戲重返Steam,玩家表示真香也是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