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在,開學再次延期,孩子們都開始了網上學習。
但是,有老師反映,正式上網課後,有學生甚至中午12點還沒起床,躲在被窩裡假裝打卡。
他們開始放縱自己,止步不前,把自己划進“網課學困生”的圈子。
一上課網速就不好,沒有攝像頭,一提問就全員閉麥,上課的時候吃零食、躺被窩、時不時還傳來王者榮耀的聲音。
一組假期遊戲資料顯示:
《王者榮耀》的峰值DAU(日活躍使用者數量)在1.2-1.5億之間;《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億之間,二者皆創下歷史新高。
而這兩款遊戲的使用者絕大多數都是青少年學生,這代表著:
中國2.8億在校生裡,有至少90%的孩子,在自律和放縱之間,選擇了後者。
然而,在這個特殊時期,還有一群人不是在思考該如何偷懶,糾結要不要玩遊戲,而是在苦惱,到底哪裡有網路。
01
一束昏黃的燈光,一張破爛的桌子,一隅寒冷的角落,兩個風中瑟縮的身影。
穿著粉色棉襖的是河南洛寧的14歲女孩郭翠珠,因要上網課,家裡又沒網路,所以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父親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
“白天我們上的名師課堂,晚上老師線上輔導,我爸爸手機流量不夠,所以到村裡學習。”
村支書說,女孩學習很認真,每天都會來這裡學2小時。
桐華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懶散而失敗。
我想這對父女一定都明白,怕吃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
這些現在吃的苦,現在受的傷,終將會成為日後的徽章。
2
同樣是受疫情影響,只能上網課的15歲的女孩楊秀花,每天要爬一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窩在崖壁邊上課。
因為附近只有這裡有訊號。
學校要求每天早上7點45打卡,因此秀花6點就得起床,儘早出門,書包裡裝著饅頭、包子當作乾糧。直到下午5點,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
粗略計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懸崖邊待上至少10個小時。
偶爾媽媽心疼她,會給她送些熱乎的飯菜,但山路陡峭,秀花怕媽媽摔倒,很少讓她來。
她還打趣,說自己還總結了一套找訊號的規律。
“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雖然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當下來說是最好的出路。說實話,在這兒學習我也不覺得辛苦和冷。”
常有人說,一些人成功了,那肯定是運氣好,如果自己有這樣的運氣,肯定也能有一番成就。
而事實往往是,這些耍嘴皮子的人,永遠沒機會“天賜好命”,功夫都花在嘴巴上,說得越多,錯過越多。
當你足夠努力,控制得住惰性,就足以能通過征服自己,去征服世界。
3
前兩天看新聞,就被一個坐在寒冷的樓頂、埋頭苦讀的身影感動了。
南陽淅川高三學生小通,成績優異,班級第一,全縣15名。
他沒有因為假期而絲毫鬆懈自己,堅持每天5點半起床開始早讀。
疫情陰霾之下,學校採用網上開課。小通家中沒有WIFI,只好跟鄰居借網,每天早上8點爬上屋頂,堅持學習。
有人說:“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時間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漫長的假期結束後,鬆懈放縱的孩子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堅持自律的孩子則會越來越優秀。
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放縱地過假期。
放縱的假期,一生的差距。
4
網課,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就像是一種挑戰。
陝西鎮安有兩個村子手機無訊號,多名孩子無法在家上網課。一村民選擇了離家5公里外訊號最好位置搭建帳篷,供孩子學習。
雖當地氣溫低,約在零度左右,但是,仍然有10多名孩子來帳篷上網課。
照片中,我們能看到這些孩子很小,大概都是8、9歲的樣子。
他們或許不太清楚為什麼學校不能開學,不知道大家為什麼要在網路學習,只知道就算路再遠,天再冷,也不能落下功課,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走出大山,讀書最容易的一條路。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要讓孩子知道:
學習是他作為學生的責任,不管喜不喜歡,都應該去做的事情。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讓山裡的孩子改變命運,更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豐富人生,長大後不留遺憾,擁有選擇的權利。
5
因村裡沒網,研一學生李廣勝帶讀職高的妹妹李光琴,以及同村的大三學生李廣琴,3人在村外兩三裡搭棚子上網課。
他們白天在那學習,已上課兩星期。
這讓我想起知乎上的一段話:
“既然整天不思進取,渾渾噩噩,沒有半點目標可言,就不要做什麼英雄式的夢,好好地甘於平庸。既要前程似錦,又要毫不費力,你咋不上天?”
話糙理不糙,記得去年下半年,317名研究生被深圳大學清退;72名研究生被廣州大學清退;多名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學生因為成績太差,直接被降為專科生。
他們也是經過奮戰高考,考上大學的,但是卻沒能好好珍惜,以為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
說到底,這世上最愚蠢的事,莫過於“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享受”。
每一個迷失在舒適區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將他點醒:
不要花自己的時間,去羨慕別人的人生。沒有一份好運是輕易得到的,幸運的前提,是你的努力,你的自律。
6
網課時代,我想上面這5張圖足以讓我們深思:
難道這些孩子,不喜歡睡懶覺,不喜歡玩遊戲嗎?難道他們就天生自律,自覺學習嗎?
不是的,或許他們每一天都想放棄,但每一天又都堅持下來了。
因為他們深知,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有人說越是特殊時期特殊環境,越是分層劃級,但我認為也恰恰是這一根網線,意外地拉平了地域與經濟狀況帶來的教育差距。
這種差距不是師資、不是課外輔導的加持,不是讀書、旅行的閱歷,而是在這一根網線後,你是否足夠努力,足夠自律。
孩子們其實都是一樣,心智尚未成熟,貪玩,不愛學習,但是對於這些連網路都沒有的孩子來說,他們必須要對自己狠一點。
因為沒有傘的孩子就要努力的奔跑,沒有人會給你遮雨送傘,你也沒有時間等待別人的憐憫,那就只能冒雨前行。
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你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你必須在沒有任何保護和依靠的情況下,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
網課時代,暴露的不僅是貧富差距,更讓我們看到了那些在雨中沒有傘,卻努力奔跑的孩子。
他們的在大山上,在石堆上、在屋頂上,在大棚裡學習的身影,應該被每一個人看到,尤其是那些在被窩裡假裝打卡,假裝學習的孩子們。
你若不服輸,就要有資本,若想贏,就不能怕吃苦。
大部分人其實都很平凡,如果你的家境還不錯,請珍惜你手中那把傘。
別因自己的懶散和放縱,最終淋溼了自己衣襟。
— END —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