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於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被人類馴養。自此鵝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為人們所熟知。
也因為鵝和人類的不解之緣,鵝被寫進了詩詞裡,一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了流傳千百年;鵝還被寫進了孩子們的兒歌裡;遊戲裡也少不了鵝的身影,《劍網叄》中甚至有“陣營女神鵝”的說法。但是在這些作品或遊戲中,鵝終究只是鵝而已,和自然界中的鵝並無差別。
然而最近,又有大批關於鵝的沙雕圖席捲了網路,這些圖看似各不相同,卻又有著同一個主角——不是人,而是一隻白色的鵝。
HOOOOONK
這些都源於在Epic平臺上線的一款遊戲《無名之鵝》(Untitled Goose Game),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不再是鵝的主人或是別的與鵝有關的角色。這次,玩家自己即將扮演一隻大白鵝。
沒錯,《無名之鵝》正是一款“鵝”生模擬器。儘管外表看起來和大白鴨好像區別不大,但是發出的高亢叫聲和拍打翅膀的姿勢無不證明了玩家不是鴨,是鵝。
《無名之鵝》由來自澳洲的製作組House House製作,起初僅有4人。而一切的起因僅僅是三年前其中一名研發人員Stuart Gillespie-Cook在聊天組中放出的一張大白鵝照片,從此製作組便走上了開發遊戲(研究鵝的行為舉止)的道路。
這樣一款動物模擬器的爆紅讓不少人心生疑惑,畢竟各種各樣的沙雕動物模擬器實在太多,山羊模擬器、鱷魚模擬器、鯊魚模擬器、甚至霸王龍模擬器,每個都可以在遊戲中肆意破壞,甚至攻擊NPC,堪比“GTA模擬器”。
相比之下,《無名之鵝》就要和平許多。在這款遊戲中,玩家並不會、也不能和NPC發生肢體衝突——畢竟只是一隻鵝。而遊戲目標則是在美好的一天進行“鵝”作劇擾亂大家的生活。這聽起來有些枯燥,一隻小小的鵝能對人做什麼呢,但是玩起來卻饒有趣味。
事實上,一隻鵝能造成的困擾已經遠超預期了。玩家可以用喙銜起任何能碰到的東西並在地上拖動,也可以用喙開啟鬆動的插銷,甚至可以趁人不備偷眼鏡,或者開啟水龍頭把一切搞得一團糟。
不僅如此,玩家也可以按空格發出叫聲吸引人類的注意,甚至可以扇動翅膀對人類“示威”。怎麼樣,有沒有想起曾經小時候在鄉下被鵝追著跑的經歷呢。可惜在這款遊戲中並不能拽NPC衣角,不然可能場面會更加混亂。
其實《無名之鵝》的玩法也不僅僅只是搗亂這麼簡單,它是一款綜合了解密、潛行要素的模擬器。遊戲中存在著任務目標,而玩家扮演的鵝就要通過各種物品互動來達到目的。有些時候目標並不是直接能夠觸及到的物品,還需要玩家仔細謀劃才能完成任務。
當然,一個任務的完成方法也並不只有一種。比如遊戲中的一個任務是讓農夫身上溼透,玩家可以開啟水龍頭讓農夫被灑水器灑一身的水,也可以銜著收音機游到湖裡讓農夫來追。這些並沒有唯一解的任務讓遊戲更具探索性,遊戲內容也顯得更加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不同的物品,互動存在著比較大的區別,這增加了遊戲的代入感。譬如偷南瓜時,鵝只能慢慢拖在地上移動,很容易被NPC抓住,但是偷胡蘿蔔則不太一樣,鵝甚至可以叼著胡蘿蔔飛奔——當然還是跑不過NPC的,但是可以通過計謀和NPC“秦王繞柱”達到目的。
除去玩法的趣味性,《無名之鵝》的遊戲音樂也是一大特色。如果玩家只是在移動,是沒有BGM的,就像玩家真的走在鄉間小路上,這大大增加了代入感。然而,如果碰到了NPC,就會出現鋼琴音色的BGM,這和《貓和老鼠》倒是有些類似,主要選用了古典樂器。雖然聽起來並不激烈,但是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此時遊戲中的氣氛。
與大片既視感的BGM有顯著差別,《無名之鵝》的BGM更像是小片段,並無刺激之感,但更能在輕鬆的遊戲體驗中烘托出緊張的氛圍。
這款沙雕又不失精緻的遊戲一經推出就有了極高的話題度,甚至讓同時推出的熱門IP作品《塞爾達傳說:織夢島》有點被冷落了。
甚至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都給了《無名之鵝》5星的高評價,稱其“在別的遊戲都聚焦在暴力和死亡等嚴肅題材時,反其道而行之降低到更輕鬆幽默的喜劇和滑稽範疇,並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時襲來的還有各大主播的沙雕操作,各種沙雕的《無名之鵝》視訊讓人不禁捧腹。除了娛樂向搞笑視訊以外,也有些玩家選擇進行速通挑戰。無論是哪種題材的視訊作品,都給《無名之鵝》這款體量極小的遊戲帶來了極大的熱度。
甚至有人已經做出了相關的手工作品,還出現了各種沙雕表情包,和別的遊戲“聯動”的同人畫作也層出不窮。《無名之鵝》顯然已經掀起了一股關於“鵝”的熱潮。
在疲憊的工作學習之餘,不如來《無名之鵝》體會一下當黑“鵝”勢力的感覺,有趣又減壓。就算不按照遊戲流程走,到處亂叫搗亂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