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第六君。
本次推送,和大家介紹一下光遇古老的版本。早期的光遇畫面的華麗程度與現在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家第一個畫面,是這一扇門。登入光遇遊戲時,這扇門中間會高亮,白光消散之後,會浮現出第一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家。這是連線好友的港口,也是開拓新領域的入口。每一個像墓碑一樣的燭臺,都是你的好友。
這個應該就是光遇星盤的雛形。 在中間的石碑打坐,就可以通往下一個場景,也就是空巢。
空巢第二個場景就是空巢。
其實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鳥巢,這個場景的正式名字是Aviary,直譯過來就是鳥類飼養場,養著我們這樣一群“鳥人”,而空巢在我們的語境中,主要形容子女客居外地,獨守空房的老人。
但為了尊重光遇玩家的習慣,在這裡也將其稱之為空巢,這個空巢就是光遇現在的遇境。
在光遇空巢,雲霧繚繞,漂泊遠古的寂寥,像一座空中的城堡。走著走著,就可能被氣流推起來,在雲海間迷失方向。 那些建築物隱沒在雲層當中,給光遇平添一份仙氣。令人想起秦觀的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光遇的空巢中間有一塊石碑,石碑上有兩尊雕像,他們圍繞著雕像,左右相侍,左邊是光之子,右邊是先祖,這塊石碑上,記錄著古文明曾經的輝煌與衰落覆滅後的憂傷,但黑暗最終也無法掩蓋希望。
空巢的景色,遠比遇境更華麗,美到絕塵,洗滌人們的靈魂。因為太美,導致早期的光遇玩家不願意跑圖,也不願意開拓場景,僅僅是在這裡停留,聊天,彈琴,練習飛行技巧,就已足夠。
這可不行,這背離了TGC創作光遇的初衷,要知道,光遇玩家身上肩負著拯救先祖,拯救光之王國的神聖使命。
為了讓這些沉迷美景,忘記使命的光之子迴歸正途,TGC的小陳忍痛刪掉了光遇最初的家和空巢,將其合併替換為遇境。 這個理由令人啼笑皆非,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光遇的空巢何其美麗!
獻祭進入暴風眼之後,透過重重關卡,最終會來到伊甸,途中有個小彩蛋,似乎暗示暴風眼是用巨人先祖的身體建造的。
在古老版本的光遇中,伊甸和現在很不一樣,在伊甸獻祭時,畫面的震撼程度,與黑暗程度,比現在更有感染力! 那扇發光的門,走過去就是重生之路。
在黑暗盡頭,驟然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被最接近透明的藍色,溫柔擁抱,重生之路的畫面很乾淨,好像被洗滌過一樣清新,玩家和先祖的石碑懸浮在天上,腳底下是紛擾的塵世,真的有一種涅槃重生的感覺。
既然說到伊甸,順便說一下最近光遇伊甸的改動。
很多玩家都發現,在伊甸獻祭時,掉翼速度太快,導致無法拿到預期的紅蠟燭。其實這是因為光遇對獻祭機制改版了,為了防止玩家反覆去世,在伊甸停留超過20分鐘後,掉翼的速度就會倍增。 所以,想在獻祭時多拿蠟燭,速度就要夠快。
光遇的古老版本令人神往,可惜,我們只能在古老的影片與資料裡一睹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