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氪體」電競派www.ecosports.cn
鬥地主電競,靠譜嗎?
特約作者/ 令山
老港星、新生代影視藝人、職業電競選手,什麼樣的場合才能集齊這些人物?8月26日-28日期間,北京國際電影節「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揭開了答案。
8月28日下午,一場跨界對決也在北影節會場展開。一半是職業選手、一半是明星斗地主愛好者。在看過這種專業牌技與明星個人特色融合的新賽事產物後,彈幕區更是熱鬧空前。
這場圍繞「鬥地主」展開的電競比賽,讓粉絲們感到驚喜,也給鬥地主電競的綜藝化嘗試開了個好頭。
這種狂歡在棋牌圈已經盛行了好幾年。憑藉鬥地主賽事脫穎而出的職業選手JJ高源在抖音就擁有近600萬粉絲,獲贊達到了2300多萬次,其部分內容受歡迎度甚至逼近帶貨紅人羅永浩。在這場明星賽的直播中,JJ高源的呼聲也完全不輸於各路明星。
步入2020年,這種關注還在不斷走高。此前受疫情影響,傳統體育賽事復甦緩慢,主流品牌與使用者開始全面擁抱電競賽事。而使用者基礎良好的鬥地主,在打造全民電競賽事上更是具有先發優勢。
在這場熱鬧的跨界對決面前,一個現實的疑問也擺在面前,體娛結合會不會成為鬥地主電競接下來破圈的重要籌碼?
01.鬥地主插上了電隨著各方勢力不斷加碼,電競現在登上了萬人追捧的新殿堂。不過,相較於動輒百年曆史的傳統體育賽事,電競行業被正名不過數年時光。然而,鬥地主卻有著更加久遠的發展歷史,線上下更擁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
更加不同的是,傳統電競賽事主打年輕化路線,而鬥地主電競賽事所能覆蓋的受眾面廣泛。且傳統電競賽事受眾型別多來自於線上玩家,而鬥地主電競賽事還有廣泛的線下受眾。龐大的受眾規模,以及更低的欣賞門檻,也讓鬥地主電競賽事有著更強的延展性。
過去多年來,各項資料也都表明,鬥地主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是值得孕育頭部賽事的品類。
JJ鬥地主冠軍盃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其最早起源於2009年,當時還叫全國鬥地主錦標賽,比賽形式以線下為主,條件相對初級。由於直播基礎設施還不成熟,JJ鬥地主賽事最初採用的是人工展示現場選手牌面再配以轉變畫面的形式。
然而,從鬥地主到電競化的道路並不平坦,無論是公平性問題還是賽制問題都需要解決。所謂電競,在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看來,就是體育競技+科技,「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相對而言線下很容易做,但線上更復雜」。
比賽要考慮如何實現公平競爭,當時整個棋牌行業都面臨著不正當資訊傳遞的普遍難題,JJ鬥地主引入了橋牌專案中使用的桌上螢幕,防止選手之間互相遞暗號。
2017年起,全新開發的電子比賽系統開始啟用,賽事從傳統的線下模式全面轉向電競化模式,資訊傳遞的難題終於迎刃而解,賽事觀賞性與參賽選手體驗都進一步加強。
2019年,JJ鬥地主賽事升級,更名為「JJ鬥地主冠軍盃S1」採用更加專業電競模式,全程同步在網上直播。選擇體育路徑思路後,賽事規模、參賽選手水平都有較大提升,今年JJ鬥地主冠軍盃將參賽隊伍增加到了24支,獎金在12年間漲了60倍,根據官方公佈的訊息,今年賽事全年總獎金已近600萬元。
02.電子競技 VS 傳統體育競技鬥地主電競賽事主辦方多有做頭部頂級賽事的野心,但現實也擺在眼前——如何才能打造出真正頂級的頭部賽事,取得真正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滾出一個「大雪球」,而不是在一個小圈子裡自嗨。
作為電競入亞的主要推動者之一,魏紀中一直在主張電子競技和傳統競技體育的深度融合,以期電競專案可以正式加入奧運會。這其實為電競賽事運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思路。體育競技內容自帶Sunny、健康、積極向上的屬性。它的消費門檻不高,可以跨越各個年齡層。走體育化路線,為玩家提供公平的競技體驗,顯然,這是JJ鬥地主過往主要的發展思路。
不過,擺在行業面前的問題是,傳統棋牌類賽事無法摒除運氣成分,天然存在對局初始條件不平等的特點,鬥地主職業賽事原則上很難完全競技化。
這也正是JJ鬥地主冠軍盃的特別之處。為了規避棋牌類專案運氣成分造成的不公平元素,早在2010年,JJ棋牌專家研究制定了「複式團體賽」這一比賽模式。即比賽雙方分為紅隊和藍隊,各派4人出場,在A、B兩桌分坐不同方向進行鬥地主比賽。兩桌打相同的牌——兩隊在兩桌「牌運」完全相同,且每副牌中地主與農民都分屬兩隊。
03.文體結合:一條更有效果的路就像影視行業都說要講「迪士尼」的故事,各項體育賽事也一直希望成為「NBA」。早在1984年,大衛-斯特恩在擔任NBA聯盟Quattroporte後,先後通過廣泛的商業包裝、明星戰略以及國際化推廣手段,將NBA發展為世界領先的職業體育聯盟賽事。此後才有了圍繞其進行的多達30支隊伍的成功商業故事。
通過娛樂的手段賦能體育,這已經不是新話題。多年以前,當電視臺和網路平臺獲得世界盃、NBA等頭部體育賽事版權時,都優先考慮的是製造娛樂化效果。在賽事中加入娛樂化元素,去吸引更多外部人群的關注。
但問題在於,如何把握這個度?如果服務的是體育類核心人群,過度娛樂化的機制,會讓賽事本身失去更多幹貨,從而遭到這部分使用者的抵制。而想要吸引外層人群,則需要更多話題點。娛樂明星雖然自帶流量,但如何才能完美地和鬥地主賽事本身相結合?
這方面,即便是全球頂級體育賽事在吸引新一代年輕使用者與女性使用者時,更多的還是採用簡單直接簽約明星的方式:例如NBA簽約了流量藝人蔡徐坤做新春大使,還簽約了人氣組合UNINE作為「NBA 5v5 推廣官」,NFL則先後簽約了陳偉霆、吳亦凡、阿雲嘎作為超級碗推廣大使。
相比高舉高打,砸重金換效果,JJ鬥地主冠軍盃選擇了一條相對穩健的道路,堅持體育競技化的核心+娛樂化的運營手段,平穩加快步伐。
無論是賽事本身的架構設計,解說、教練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公會、俱樂部等發展機制的組建等,都需要下更多功夫。一個生態的繁榮,必然建立在各項機制健全的前提下。
目前,JJ鬥地主冠軍盃正在全面豐富自己的賽事內容,形成包含主賽、外圍賽和娛樂賽等多樣化的賽事的架構體系。在選手培養上也開始走多條路線,除了專業競技類選手,也會根據選手自身特色打造包裝偏娛樂化的競技明星。
不過今年的賽事看下來,JJ鬥地主冠軍盃基本上還是在死磕「一手牌」。從這一層面看,其成績本身也將更加紮實。另一方面,為了讓競技體育的衝突感更強,目前從賽事設計上,JJ賽事主要聚焦PK體驗與省份對決幾大競技元素。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賽事更具看點。
04.用做綜藝的手法做電競通常而言,福斯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介於硬核體育競技內容和娛樂化內容中間的融合體,既不需要門檻可以輕鬆的欣賞,又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體育氛圍。
眾所周知的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NBA在2002年就開始在全明星週末推出名人賽。參賽隊員不僅有NBA球星,甚至有明星藝人。賽事本身更多的是在表演,發揮不同型別參賽選手的特長,讓賽事更具有娛樂屬性。
這也是JJ鬥地主冠軍盃設計娛樂賽事的初衷。畢竟,體育賽事本身無法預設過程,但綜藝類內容卻可以經過後期的製作和加工,賦予一定觀賞性。因此,在賽事內容方面,JJ鬥地主冠軍盃也正在走媒體化的思路。除核心賽事內容進行直播外,還將非賽事時段的內容進行多樣化編排,補充賽前賽後場間故事等等,豐富選手人設,補充觀眾對賽事的想象空間。
簡單而言,JJ鬥地主冠軍盃是用綜藝的思路做一場賽事。實際上,這種媒體化的思路甚至可以養活一個平臺,在大洋彼岸的ESPN,就是憑藉體育媒體內容支撐起百億美元市值。它的核心行業邏輯是,一方面對豐富的賽事內容進行轉播,實現大量的曝光和傳播,另一方面還可以吸納商業贊助與廣告。
當然,這也意味著後期的傳播工作更復雜。在正片內容之外,還要有預告、花絮、選手個人集錦等等一系列碎片化內容。最終,通過在多平臺持續化露出,實現在福斯心中持續建立影響力,逐步孵化賽事IP。
05.時勢造頂級電競賽事幸運的是,鬥地主電競正處在一個好時代。
短視訊風潮來襲,直播熱度不減,新媒體平臺開始成為流量重地。隨著遊戲對福斯生活的不斷滲透,抖音、B站、快手等平臺對電競開始不斷加碼,投入更多流量扶持。快手平臺上,與遊戲相關的短視訊內容觀看人群就超過了3億。在抖音平臺,專注解說鬥地主賽事的JJ高源已經擁有近600萬粉絲,且漲勢凶猛。
體現在內容粘性上,JJ高源的內容點贊率也遠遠高於其他頭部大V,一直位於抖音直播高熱榜前三甲。正是因為職業化的鬥地主解說同時擁有強烈個人風格表達,使得高源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至此,已經很難說鬥地主電競還是小眾狂歡了。
JJ高源也只是整個JJ鬥地主冠軍賽事中的一類代表,現在圍繞賽事,JJ鬥地主冠軍盃正在全方位打造戰隊、選手、主播個人IP。在短視訊、直播等新渠道崛起的背景下,這些人可以更好的利用短視訊、圖文等碎片化內容打造個人影響力,通過直播內容維護重度使用者粘性,「電競造星」也成為新的熱門話題。
相較於普通電競專案較短的職業生涯,J鬥地主冠軍盃的職業選手可以有著更長的生命週期,這也將更好地激發選手個人的積極性。
隨著JJ鬥地主冠軍賽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壯大,還會有一批越來越年輕的90後鬥地主職業頂尖選手湧現,未來明星主播生態的繁榮會和賽事本身互相成就。
其實,許多賽事在最初電競化的幾年,運營方多是賠本賺吆喝。因此許多人也持懷疑態度,電競化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的運營方向?直到一個標誌性事件發生——2018年夏天,電競正式加入雅加達亞運會。
一些業內人士表態,「這是行業的拐點,它代表了社會對電子競技的認可,代表了那批年齡更大的老人們,對這個新專案的重視。」那之後,各地電競政策如雨後春筍般落地,也有越來越多的賽事得到了官方認可,進入了更廣闊的天地。
今年上半年,JJ鬥地主冠軍盃S2夏季賽正式開賽後,一共吸引了24支戰隊參戰。不少明星選手、知名戰隊也伴隨著JJ鬥地主冠軍盃的進行逐步形成名氣,並擁有了自己的粉絲。
如果說,未來在電子競技領域一定會有一個全民賽事IP誕生,為什麼不能是鬥地主電競賽事?當然,這可能是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但眼下已經有人走在了這條路上。